本文原刊登於《中嬰商情》2020年1月嚴選。
2019年已經過去,看多了蕭條,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但是,有一道光從濃霧中透進來,照亮了資本的寒冬。近年來,圍繞著兒童的消費場景越來越多,除了兒童遊樂園、兒童攝影、早教中心、親子餐廳等兒童業態外,一個新物種吸引了我們的眼球:Mr. Zoo小小動物元。
它是一個開在商場裡的室內mini動物園,通過不到 500 平米的空間,給逛商場的家庭提供一個與小動物們親密接觸和互動的休閒娛樂場景。據悉,Mr. Zoo小小動物元 2019 年已完成了第三輪融資,三輪合計融資金額達數千萬元。在整個資本市場都蟄伏著等待春天的時候,Mr. Zoo 小小動物元一年內完成多輪融資,向大家證明了他的硬核實力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室內動物園的前景可觀。
其實,室內動物園最早起源於國外,近兩年在國內也掀起一股熱潮。自2017 年武漢的 Zoolung 開業後,陸續有不少品牌進場,表現在 2018 年集中爆發,有媒體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三十多家門店開業。連鎖品牌還包括廈門 超 級 萌 物 、青 島 自 然 之 城 KAKAZOO、杭州嗒咪動物奇幻樂園、鄭州FUTURE ZOO 未來動物城以及上海Mr. Zoo 小小動物元等,這些室內動物園多選擇在一二線城市的高客流商圈裡。在整個業態擴張的迅猛勢頭之下,2019 年,京東和居然之家也開始試水和布局。這麼快速的發展背後,其實是室內動物園這個新興的兒童業態之下,高客單價和高流量的紅利誘惑。
據悉,武漢的Zoolung剛開業的前三個月平均每個月的營業收入可以做到1500 萬元,到目前運營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做到 7000 萬元的營業額。其中,門票收入佔比 60%,餐飲區佔比 25%,商品銷售佔比15%。
在寒暑假這樣的旺季,單天平均客流在 1500-2000,而周末、節假日高達1800-2500 的高客流量是室內動物園這種新興業態快速擴張的原因,而大部分的室內動物園的主要資金流來源於門票。以Mr. Zoo小小動物元為例,成人門票98元,兒童門票138元,一大一小親子票198元的價格,即使放在一線城市的商場裡也並不低。
不同於Zoolung展覽+餐飲+禮品的經營模式,Mr. Zoo小小動物元的差異在於展覽+體驗+銷售(小寵)的閉環,也就是不僅可以參觀觸摸,還可以順帶買一隻帶回家當寵物養著。在面積上,與動輒幾千平米的大型室內動物園相比,Mr.Zoo 小小動物元的面積是最小的,只有500 平米。展示動物品種達到 150 多種, 近 1000 只小動物。據相關媒體報導,小Mr. Zoo 小小動物元的成熟平效高達6000元,月度生物損耗率不超過5%,且流程和布局都偏向標準化和專業化,複製速度極快。
對於這樣的室內動物園,你是不是有一絲期待?本期,《中嬰商情》的編輯親身參觀體驗了一把室內動物園,下面讓我們一起跟著鏡頭走進這家位於上海滬亭北路九亭金地店的 Mr. Zoo 小小動物元吧!
周日上午,來到Mr. Zoo小小動物元的門店已是 12 點多了,現場參觀的人還挺多的,基本上都是帶孩子過來親近小動物的。
整個裝修設計有種洞穴風,深棕色的原木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讓你瞬間像是進入了動物的原始世界。
辦好了門票手續後,小編就隨著導遊由左手邊的進口進去了,外面看門頭不大,但是裡面可謂別有洞天。整個動物園分為五個區域,海底動物、叢林動物、洞穴動物、雨林動物、農場動物,每個區域的內景和地面介質都有各自的特色,讓你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迪士尼電影《海底總動員》中的角色尼莫(藍吊魚)和馬琳(小丑魚),通過導遊對小動物們生動的講解,瞬間拉近了小朋友們對這些動物的好感和代入感。
你還可以近距離觀察烏龜的身體構造和龜背的紋路,並學習相關動物知識。海龜吃水母,而海洋裡漂浮的塑膠袋像極了水母,海龜因為誤食塑膠袋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不在少數。導遊在給我們講這個知識的同時還提醒我們平時少用一次性塑膠袋,保護環境。這樣的教育比普通的說教更有意義。
你還可以伸手去抓一隻小海星,親自感受下海星的觸感。
導遊要求海星不能拿出水面,因為海星離開水體大概 20 分鐘就會難以呼吸,身體僵硬,會死掉。「海星的背面是長有眼睛和嘴巴的。」這些你平時去海邊是看不到聽不到的知識,導遊都會一一介紹給你,相當於上了一堂生物課。
你可以透過透明玻璃柱,看裡面的水母繽紛十色,翩翩起舞。
你還可以學習海洋中的帶刺居民的生活特點和遇到敵人時不同的攻擊或防守方式。
在洞穴式室內牆壁上,不僅僅展示著動物們的生存習性和狀態,也有環境汙染帶來的傷害,通過這種身臨其境的消費者教育,也體現了商家的環境
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頓時讓消費者產生了好感,黏性由此而生。
每個展示區都有不同的生態系統的展示,告訴你不同區域的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怎樣的。加上導遊熟練且站在兒童視角的講解,讓難以理解的科普知識傳達得更精準更走心,相對單純遊覽的室外動物園來說,室內動物園有其優勢和差異化。
隨處可見小科普知識,即使小如昆蟲、蝸牛的小動物,也有他的獨特展示方式。
叢林動物區,最受歡迎的應該是小鳥們,整個動物園環繞著清脆的鳥叫聲,而且,這些小鳥們並不怕人,已經習慣了被餵食的他們看到你伸手,就會飛過來,停留,並啄食鳥食。這對於平常沒有機會與小鳥親密接觸的孩子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導遊說,蛇也是可以觸摸的,但是我們去的時候這條蛇處於蛻皮期,蛇的脾氣相對暴躁、兇猛,所以不讓摸。
洞穴動物區,以蜥蜴、蛇類等爬行動物為主,因為室內環境比較昏暗,曬不到太陽,所以園區根據需要設置一些紫外線燈,並有控溫控溼的裝置,以保證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熱帶雨林區的地面鋪設的是樹皮般的材質,加上參天的大樹的裝飾,讓人有種進入雨林區的既視感。
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耳熟能詳,讓孩子們停下駐足在青蛙的面前,學習動物進化的秘密。帶有科普性的故事加上實物比在家講 100 次《小蝌蚪找媽媽》都要強。
像雨林區的生物,生活在亞熱帶的我們平常是看不到的,室內動物園提供了一個可以觸達的場景。
據導遊介紹,這裡的有毒生物都經過了特殊處理,與他們近距離接觸是很安全的。現場,導遊小姐姐還抓了一隻蜥蜴給我們講解它的特點,並讓我們觸摸。這種真實感受不同於參觀大型戶外動物園的猛獸,遠遠地觀望和近距離的觸摸的體驗還是不一樣的。
最後的農場動物區,將平時比較常見的小動物集中展示,而且小柵欄的展示讓消費者能近距離接觸這些小動物,讓農場的氛圍變得更熱鬧。但是同時,密度大、空間小、有異味、人多就擁擠,沒辦法長時間停留地走馬觀花也是評論區常見的槽點。
農場動物區的小豬「佩奇」和小羊最受歡迎。因為是常見的動物,導遊的講解不多,但是會拿出食物給小朋友,讓小朋友親自給小動物們餵食。
近距離的互動式體驗讓這場45分鐘的動物園遊學很有意義,孩子們意猶未盡。走出動物區,外面等待我們的是購物區,由動物們衍生出的IP紀念品、文創產品、早教類繪本、兒童玩具應有盡有,而主打把動物帶回家的萌寵套餐以及寵物醫療、寄養等產業鏈式服務更是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圍觀。
其中,一隻大膽在購物區踱步的鴕鳥更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讓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活躍起來了。
總體遊覽下來,還是有很多亮點值得推薦的。尤其是對於周邊距離不遠的消費者來說,在逛商場購物消費的同時還能帶著孩子進來看看小動物,順便學點知識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室外動物園動輒半天1天的時間、精力消耗是現代快捷生活節奏所不允許的。室內動物園推出的輕動物園的概念更符合一二線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那麼,從母嬰行業延伸業態的角度來分析,室內動物園有沒有潛質呢?從室內動物園完全可以作為母嬰行業的延伸業態,可以結合母嬰店的客群做親子互動體驗式營銷活動,強強聯合,實現共贏。首先,室內動物園的消費群體與母嬰行業是呈直線嫁接的,可以精準轉化。室內動物園是親子活動的好去處,其消費群體大多為3-10歲的兒童,是母嬰店0-3歲客群的延伸。母嬰店服務的人群從孩子不吃奶粉開始就在不斷流失,而室內動物園這種新業態,恰好可以精準對接這些流失的客群,作為延伸業態,拉長了消費周期。而且,在萌寵經濟盛行的當下,參觀室內動物園的不僅是兒童群體,也有越來越多的90後參與,這也是未來幾年母嬰行業的服務對象。其次,作為一種互動體驗式親子互動模式,室內動物園給母嬰店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營銷互動場景。室內動物園這種與小動物親密接觸,還能達到科普教育目的的活動場景豐富了母嬰店的動銷活動場景,能為母嬰店引流、鎖客,增加會員的黏性,實現會員的高轉化。母嬰店完全可以與室內動物園這些業態合作,互補引流的同時實現共榮共生。再次,作為服務型的新生兒童業態,室內動物園對於以零售為主的母嬰店是新的盈利增長點,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室內動物園是集動物體驗、休閒娛樂、科普教育、親子互動於一身的新型兒童業態,服務屬性很明顯,有實力的母嬰店完全可以增加項目投資,精準轉化客群,從這個角度來看,室內動物園未來可能是新的盈利增長點。綜合來看,相比傳統的室外動物園,室內動物園營造了更好的場景體驗,科普教育因更具人性化更容易入心入腦,其整合的餐飲、寵物、購物、教育等服務在延長和完善產業鏈條的同時塑造了自己的差異性,也是這一業態的競爭力所在。作為一種新業態,室內動物園必然要進一步接受市場檢驗,但母嬰店仍可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把它作為找增量、增黏性、拓市場的一種新方法,為度過寒冬加一把力。小編工資漲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