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Contact》中的科學:從宇宙信號到星際穿越

2020-12-28 桃子讀書會

1997年,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香港回歸,我也初臨人世,恰巧電影《Contact》也剛好上映。也許這不是一部有趣的電影,但它卻富有內涵,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將科學與宗教的藝術展現地淋漓盡致。

《Contact》又名《超時空接觸》,改編自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於1985年的同名暢銷小說。

「contact」意為「接觸的」,在這裡引申為接觸,有和人通信的意思,結合主題來說,有與外太空文明接觸之意。

整部電影講的是女主角艾莉受父親影響,自幼對無線電通訊情有獨鍾,長大後她成為了一名研究太空外來信號的天文學家,因為她堅信外星文明的存在。

可在人們眼中,這一項研究就像相信世上有聖誕老人一樣可笑,因此,艾莉的團隊不僅拉不到贊助,政府也在考慮收回借給她的雷達。

就在絕望之際,艾莉發現了來自織女星的陌生信號,起初代表了一組素數,後來又斷斷續續接收到了一組視頻信號,是當年希特勒演講的畫面,艾莉不相信這麼簡單,終於在視頻信號中發現了疊加在信號中的密碼文本,密碼破譯後,居然是製作時空機器的圖紙和說明。

之後,各大國家聯合斥重金製作時空機器,機器完工後,歷經波折的艾莉擁有了登上宇宙飛船的機會,艾莉到達了宇宙的某一處,她遇到了她早逝的父親。

艾莉回到地球後發現記錄儀裡只剩下一片雪花,而艾莉在太空裡的十幾個小時,在大家看來只有飛船掉入大海中的一瞬間。

艾莉到底有沒有到達外星球?也許那一瞬間便錄了十幾個小時的雪花視頻可以證明。

這部電影有關科學的地方還是比較嚴謹的,我大學時候的專業課老師就帶著我們將這部電影細緻地捋了一遍,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當在探測站發現了一個來自宇宙的未知信號,科學家們是如何做的?

一、發現新信號的處理步驟

在電影中,一共有八個步驟,分別為:

1. 記錄信號坐標

2. 系統自檢

3. 音響放大信號

4. 確認信號源坐標

5. 保存原始數據

6. 排除外界幹擾(地球和太空)

7. 找信號規律(質數)

8. 查找織女星資料

9. 通過第二個觀察站驗證(坐標、強度)

新的信號出現了,首先便是記錄信號的坐標,好不容易發現了宇宙信號,可不能讓它跑掉了。不知道是不是研究信號的科學家都有一副好耳朵,反正影片中,這個信號是女主角是用耳朵聽出來的。

接下來是系統自檢,在發現新的信號出現時,我們首先要排除系統的問題,確定系統是正常運行的,女主角調校瞭望遠鏡,她的小夥伴們矯正坐標,從而確定觀察到正確的信號位置。

緊接著,趁著信號沒消失,用大音響放大信號,即增加信號幅度,對於聲音信號來說就是調大音量,這樣做是為了進一步觀察信號。

鎖定目標後,接著就要確定信號是從哪個位置發射出來的,女主角和小夥伴們發現這是從織女星發射出來的信號。

但在觀察之前,我們還需排除外界環境對該信號的幹擾,就像我們錄了一個音,要去掉嘈雜的背景聲一樣,宇宙信號的幹擾信號主要來自於地球和太空,因為地球和太空中充滿著電磁波,這些幹擾波會與信號波相疊加,讓目標信號的波形走樣兒。

排除幹擾後,科學家便可以開始觀察信號,並探索它的規律,然後他們發現這組信號(脈衝序列)居然是一組質數,即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

這組信號很有規律,不可能是自然產生的,那會是外星人發射出來的嗎?

接著科學家們查了織女星的資料,這個星系太年輕,不像有外星生物的樣子,三個人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不管這個年輕的星系裡會不會有外星生物,這個信號都是存在的。

於是為了排除系統誤差,即排除由於儀器或者測量步驟的不完善所導致的誤差等,以證明確實發現了新的信號,女主角拜託了另一個科學站的科學家觀察,看其坐標和強度是否和第一個觀察站檢測出來的一樣。

如此一來,便可以確認確實從織女星發射過來了一個宇宙信號。之後,通過對這組信號的分析和解密,他們發現了一個製造宇宙飛船的圖紙,各國人民聯合起來斥巨資打造出了這臺機器,經過一番波折,女主角登上了飛船。

可惜她在飛船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沒有被錄下來,而在人們眼中,她坐上飛船後,發射的瞬間就連人帶機器一起墜入了海中,看起來就是失敗了,於是女主被帶上了法庭。

女主說她在人們眼中的瞬間裡在外太空度過了大約20個小時,被質問這樣瞬間到達宇宙另外一個地方的理論——蟲洞,是不是只是一個理論推斷?蟲洞確實是理論推斷,所以質問者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女主啞口無言。

那麼如果女主沒有到達宇宙中的另外一個地方,那她是怎麼在兩秒鐘內,錄製了十八個小時的雪花屏呢?

二、有關宇宙穿越的理論

時空穿越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話題,而有關穿越最經典的三個理論便是黑洞、蟲洞和白洞。

l 黑洞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黑洞,就是一個黑色的洞,不過,雖然我們觀察到的黑洞是黑色的,但其實黑洞究竟是什麼顏色,我們是看不見的。

我們看到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實際上是被物體反射的光的顏色。我們看到的大紅色的花朵,不是因為花本身發出紅色來,而是因為在光照在花朵身上,只有紅色的光不被花朵吸收,反射了出來,被我們的眼睛捕捉到,所以我們看到的花是紅色的。

如果把這朵花放在沒有一絲光透進來的地窖裡,花朵沒有能反射的光,我們也就看不到花的顏色了,也就是說,沒有光,就看不到顏色。

而我們所說的黑洞則是一個引力大到連光都逃不出去的星球,就算它有顏色,它反射出來的光也逃不出來,到不了我們的眼睛裡,所以在我們看來,它就是黑色的。

那麼我們又為什麼說黑洞是一個洞呢?

我們平常說的洞,就是山洞、地洞之類的,也可能是衣服上破了一個洞,他們都一個特性就是,會掉進去東西。而我們剛剛說到,在黑洞中連光都逃不出去,可見,無論是什麼,都會被黑洞吸進去,它就像一個無底洞,掉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所以,黑洞又被稱為「洞」。

那既然我們看不見黑洞,也不能近距離接觸它,我們又如何才能找到一個黑洞呢?

l 如何找到一個黑洞?

要找到黑洞,我們需要了解一個新的概念,它叫做引力透鏡,首先我們得明白什麼是透鏡。

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有人戴近視眼鏡,眼鏡本身就是一個透鏡。它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改變了光的運動軌跡。

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在兩種介質間,光的傳播角度會發生偏折。假如我們把一根筷子插進一碗水中,我們就會看到這根筷子,仿佛發生了彎折。

這就是因為,光線在水中和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不同,使得光線從水中進入到空氣中時,偏折角度變大。然後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是已經發生偏折的光線。沿著這條偏執的光線看回去,我們看到的就是偏折了的物體,其本身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個位置。

而我們所說的引力透鏡,跟光的折射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光線的運動軌跡發生了改變。之前我們說到過黑洞具有足夠大的引力,足以使光線都難以從它之中逃離。

那麼我們可以假設這個黑洞後面,還有一個會發光的恆星體,那麼恆星星體發出的光線,在經過黑洞時,會被它巨大的引力所吸引,使光線發生偏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引力透鏡。

直射到黑洞附近的光線,被黑洞吸收,向其他方向射出的光線則會被黑洞巨大的引力吸引過來,也就是說,由於黑洞的巨大引力,我們甚至可以看到發光恆星體背後的光線。

那麼我們會看到什麼現象呢?我們會看到黑洞的周圍,出現了一環光圈。光圈發出的光線其實是黑洞正後方的恆星體,從四面八方發出的光線的集合,他們現在全被黑洞吸引到黑洞邊緣了。

黑洞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光圈,故而在宇宙中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光圈來判斷黑洞的所在位置。

l 白洞

我們現在了解了黑洞,那麼白洞和蟲洞又是什麼呢?

首先簡單說一下白洞。目前來說,科學家們並沒有勘測到真正的白洞,這只是科學家,通過物質守恆定律推測出來的概念,就像世間有陰必有陽一樣,科學家們想:既然有黑洞這樣連光線都會吸收的星體,那麼,是不是也會存在一種星體,只能向外釋放物質。

於是科學家們定義出了「白洞」這個概念,與黑洞恰恰相反,白洞就像一個巨大的發光體,不斷的往外放出各種射線,各種能量。有人甚至猜想過,白洞就在黑洞的另一面。

也許從黑洞中穿越過去,你就能見到白洞,說到穿越這個話題,我們不得不提到另一個洞,它叫做蟲洞。

l 蟲洞

蟲洞就是可以讓我們從一個時空瞬間到達另一個時空的洞。

大家都知道,螞蟻的世界是二維的,我們把螞蟻放在一張白紙上,讓他從左上角到右下角,按理說,直線的距離是最短的。

但如果我們直接把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兩端給它摺疊到一處,那麼螞蟻就可以瞬間抵達它的目的地,實現了二次元的穿越,而這條連接的道路,就是二次元中所謂的蟲洞。

在螞蟻的世界裡沒有三維,所以在它看來,自己就是瞬間到達了另一個地方,而我們人是三維動物,所以我們推測:或許存在一個四維空間,我們可以將時空進行摺疊,從而瞬間實現時空穿越,於是我們將時空摺疊的通道稱為蟲洞

古時候,我們想像著嫦娥奔月,如今我們已登上了月球;那麼現在我們做著時空穿越的美夢、想像著外星人和我們友好往來,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就實現了呢?

最後送給大家電影裡的一句話:「宇宙是非常大的地方,是你做夢都想像不到的大,如果只有我們,那就太浪費了。」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我們不知道,但宇宙中如果只有我們,那我們豈不是很孤單。

相關焦點

  • 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討論中,索恩和琳達對這部科幻大片的原則達成了一致,即這部電影應該根植於實實在在的科學,而且是人類認知的最前沿,甚至是超過目前認知的科學。會面的地點選在史匹柏位於加州伯班克的辦公室,在這裡索恩闡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原則:1.影片中的情節不能違背已成定論的物理定律,也不能違背已牢固確立的我們對宇宙的認知。2.對尚不明確的物理定律和對宇宙的猜想要源自於真正的科學。猜想的依據至少要被一些「備受尊敬」的科學家認可。
  • 電影《星際穿越》中你不知道的科學點
    今天想要和大家聊聊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這部出自諾蘭大神的科幻片,但是有些朋友們看完之後覺得一頭霧水,看了之後也看不出一個什麼所以然,紛紛討論黑洞是什麼,相對論是什麼,什麼是五維空間等等等等,這個時候的你,如果都不懂這些道理,你都不好意思和朋友們分享你的看法。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近日重新上映。電影精彩自不必多說,電影裡諸多有趣、硬核的科學細節也值得反覆推敲,細細品味。一起來看看電影裡一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吧。
  • 時空之謎:《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
    與好萊塢經常塑造出各種各樣的超級英雄不同,在《星際穿越》中,最後是幾位理論物理學家拯救了全人類。其實,電影中運用的主要的情節與場景,例如地球上發生無法挽救的災難必須移民外星,駕駛飛船穿越蟲洞、進入黑洞、探索地外行星,以及在極端情況下人性的改變……這些橋段在之前的很多科幻電影中早都被運用過多次,電影中很多帶有諾蘭導演個人色彩的故作深沉的臺詞更是顯得做作。那
  • 《星際穿越》涉及到的那些科學知識
    《星際穿越》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代表作,影片故事背景發生在人類面臨生存危機的未來,由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太空人不得不舍下一雙年幼兒女,前往太空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新星球。全片並沒有出現人類反派,也沒有與外星人的大戰,但諾蘭巧妙地讓時間伸縮摺疊,讓人們在驚嘆宇宙之浩渺的同時感嘆愛的偉大。該片豆瓣評分高達9.3分,位居豆瓣電影Top250的第16位。
  • 宇宙中最奇異的事件,"黑洞"、"蟲洞"影響未來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儘管《星際穿越》的結局不再是《2001:太空漫遊》式解決人類生存的終極問題,但它仍將是一部關於人類探索已知宇宙的革命性和最具前瞻性的電影。為了拍攝穿越蟲洞和踏上電影中的另一個星球,諾蘭長途跋涉到冰島去拍照,最終的效果遠遠優於只由綠幕完成的電影。
  • 電影《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網易娛樂7月31日報導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及海報。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最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太空奇景與片中人類命運相映成輝,動人心弦,魅力非凡。聯手霍金好友基普·索恩 諾蘭科學打造宇宙奇觀此次發布的「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講述了《星際穿越》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蟲洞及黑洞奇觀,從構思到最終展現的整個過程。
  • 電影《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最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太空奇景與片中人類命運相映成輝,動人心弦,魅力非凡。聯手霍金好友基普·索恩 諾蘭科學打造宇宙奇觀此次發布的「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講述了《星際穿越》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蟲洞及黑洞奇觀
  • 《星際穿越》解析——穿越宇宙的愛
    最早見到各大博主力薦此片時留意到這部電影,而後電源重回影院上映,我決定重溫這部電影。
  • 愛與科學:更感性地觀看《星際穿越》
    在2013年的前幾個月,44歲的導演與74歲的科學家就時間與空間的問題進行討論:從蟲洞是否存在,到超光速旅行是否可行。這次碰撞的結果是一部圍繞宇宙黑洞和時空穿越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這場不同尋常的合作,帶來了令人滿意的結果。《星際穿越》長達兩小時四十七分鐘、耗資1﹒6億的電影,上映第二周便席捲了3﹒2億的全球票房,並持續走高。
  •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時光網訊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及海報。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最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
  • 科幻電影大作:《星際穿越》,那些你不能不了解的科學點
    今天想要和大家聊聊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這部出自諾蘭大神的科幻片,但是有些朋友們看完之後覺得一頭霧水,看了之後也看不出一個什麼所以然,紛紛討論黑洞是什麼,相對論是什麼,什麼是五維空間等等等等,這個時候的你,如果都不懂這些道理,你都不好意思和朋友們分享你的看法。
  • 《星際穿越》宇宙浩瀚,可家園難尋。
    ,科學物理理論為根本,在此基礎上發展好萊塢經典的敘事技巧,但這回不拯救世界了,要去尋找一個重新棲息的家園,有可能帶地球上的人去,也有可能在新星球上重新繁衍人類。而在看安妮海瑟薇的時候,我又總忍不住想像如果換成理查茲塞隆或者桑德拉布洛克會不會更好,因為總覺得這裡的女人應該更硬核和冷靜一些,安妮海瑟薇有些執拗和情緒化,但無論如何兩位演員的表演都還是合格的,畢竟《星際穿越》的閃光點在於把一些天體物理的理論視覺化和熒幕化,再加上好萊塢拯救世界的感人故事,使科幻片變得更專業
  • 時隔六年《星際穿越》再現宇宙奇觀,親情內核引爆淚腺
    《星際穿越》重映第一天,便瞬時引發網友對電影情節的廣泛討論,能再次在大銀幕上感受這樣一部親情與科技相互融合的科幻巨製,讓人震撼之餘更是被其親情內核感動到淚崩。《星際穿越》的導演諾蘭基於科學的基礎上用超大膠片表現宇宙之遼闊,而且在拍攝中也極少使用綠幕與CG,力求打造最接近真實宇宙的銀幕奇觀。
  •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金羊網  作者:胡廣欣  2020-07-31 如今影片即將重映,觀眾有幸再次見證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銀幕奇觀
  • 引力波的《超時空接觸》--介紹美國科幻電影《Contact》
    首先是公告大家我們昨天問題的答案:我們推薦與整個事件最像的科幻電影就是《超時空接觸》。       這是一部大有來歷的電影,可以說是在《穿越時空》,《火星救援》等大片之前,最佳太空硬科幻電影。在這裡我們說的硬科幻電影,我們的評價標準非常之高,電影裡面所展示出來的各種概念都是非常嚴謹的科學。
  •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特輯 銀幕首現太空秘境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特輯 銀幕首現太空秘境 《星際穿越》「宇宙奇觀」製作特輯 時長:01:10 來源:電影網
  • 《星際穿越》的科學與哲學,文科生看臺詞,理科生補知識
    但這部電影最大的功臣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他不僅有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還擔任了《星際穿越》的執行製片,不僅僅是導演、編劇,甚至連視覺特效都要求助於這位科學家。宇宙中黑洞、蟲洞、五維空間、星球、時空扭曲等等的畫面特效簡直堪稱無敵,但這部影片的基礎根基於真正的科學,多虧了基普·索恩的參與,影片中硬核理論實力都可以直接當科教片,這就是《星際穿越》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科學完全嵌入影片的方式。
  • 《星際穿越》舊瓶新裝,科學穿越
    這是一個穿越故事,過去我們看到的穿越套路是,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過去《尋秦記》、《穿越時空的愛戀》、《大話西遊》,而《星際穿越》是從未來穿越到過去再到現在。過去的穿越媒介是一個穿越門、一場打鬥、一次車禍、一個玉枕頭,而這個穿越是通過黑洞奇點。未來發展到五維生命的人類,在三維人類的一個末日危機裡,通過製造一個四維盒子,來幫人類發現引力可以克服危機的認識。
  • 現場回顧|從科幻電影到科學知識,感受浩渺無垠的星空宇宙!
    分享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都在認真聆聽,特別是小朋友們聽得格外專注。分享過後同學們也針對天體規模測量、流星雨觀測、超意識生物宇宙穿越等問題,向苟老師進行了提問及探討。分享結束後苟老師現場抽取了兩位學員,將其推薦的天文學圖書送給他們作為幸運禮物。科幻電影是帶有科學幻想成分的電影,它是小說、科學、電影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