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冷凍肉有害健康?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發布,真相來了!

2021-01-10 瀟湘晨報

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

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截至目前全球8000多萬例確診病例,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冷凍食品而引起的感染。

流言二:復原乳沒營養是「假牛奶」。

真相:復原乳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乳製品原料,並非「劣質產品」,其同樣可以為人體提供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

流言三:泡發食物都很危險,都會造成米酵菌酸中毒。

真相: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在特定溫度和生長條件下才會產生的小分子毒性代謝產物。家庭泡發穀物自發酵食品、變質鮮銀耳和變質薯類食品是容易導致此類中毒的主要食品。

流言四:吃冷凍肉有害健康。

真相:正規生產的冷凍肉經過嚴格的標準和生產程序,安全有保證。其解凍後,除了營養成分會有少許損失,其他食用品質幾乎沒有影響。

流言五:加食品添加劑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流言六:速凍食品沒有營養。

真相:速凍食品是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的優良載體,是採用速凍的工藝生產,在冷鏈條件下進入銷售市場的食品,其特徵是利用低溫最大限度保存食品的原有品質。

流言七:生乳標準低,所以奶味變淡了。

真相:《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生乳》適用於生乳,不適用於即食生乳。「奶味」是主觀因素,不能作為衡量產品質量的指標,不影響產品的營養。

流言八:國產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毒。

真相:亞鐵氰化鉀是我國食用鹽中允許添加的一種抗結劑,在常規烹飪條件下不會產生氰化鉀。按照相關規定在食用鹽中合理使用亞鐵氰化鉀,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流言九:食用隔夜菜會導致腎衰竭。

真相:隔夜菜密封后冷藏較短時間食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發生腐敗變質的隔夜菜則不可再食用。儘量「按需適量製作,避免剩飯剩菜」。

流言十:塑料包裝的食品會引發癌症。

真相:允許用於食品包裝的塑料都經過嚴格的安全性審查,食品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包裝,不存在安全問題。

來源:北晚新視覺

流程編輯:TF021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食品安全 與健康流言榜發布
    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通過科技界共識,對以下十個流言進行了闢謠,同時也發布了對這些上榜流言的分析解讀。看完這份榜單,你中招了沒有?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
  •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發布,你中招沒有?
    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黃哲雯 在1月8日舉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以下十個流言進行闢謠,以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2020年的這些食品與健康流言,你中招了嗎?
    2020年已然過去,這一年,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有哪些?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以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終結謠言,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且看這十大流言,你聽說過幾個?
  • 這10個流言都闢謠了
    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 且看這十大流言,你聽說過幾個?
  • 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
    2021年1月8日下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中國科技協會指導下,舉辦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就「春節防疫--嚴防反彈、控制食品汙染」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分享。
  • 【網絡謠言粉碎機】11月「科學」流言榜來啦!
    【網絡謠言粉碎機】11月「科學」流言榜來啦!……又到了每個月的流言排行榜揭曉時間,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次是誰榜上有名!1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
  •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
    新華網北京1月11日電(胡可璐)2020年,中國食品產業在疫情中經歷了一場大考,承擔起確保市場穩定的中堅力量。與此同時,免疫力、冷鏈食品、「酸湯子」中毒等一系列食安健康熱點問題也受到人們廣泛關注。1月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流言」榜發布
    綜合上述謠言的危害程度、傳播情況,經專家研判、院士點評,遴選發布《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具體如下:  一、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懺悔書?  謠言概述:2020年2月,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爆紅網絡,文章以華南海鮮市場所謂市場經營戶的口吻爆料市場內存在大量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 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京成功召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迎難而上擁抱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與健康的新未來——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京成功召開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
  • 【防護知識】如何安全食用冷凍生鮮食品
    為防止新冠病毒可能藉助冷鏈運輸的畜禽肉、水產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國家和各地方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來有效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尤其是11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55 號),要求在口岸查驗、交通運輸、掏箱入庫、批發零售等環節,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 過去一年食品安全謠言榜TOP25,你信過哪個?
    年關將近,不少人都在準備做年底的工作總結和未來展望,食品安全作為大眾最關注的話題,2019年也發生了不少大事。但你知道嗎,過去一年很多流傳甚廣的內容其實都是謠言! 下面梳理了一下2019流傳最廣的25條食品安全謠言,這些坑明年你可不要踩了!
  • 冷凍進口食品頻現新冠病毒,濱州市民如何放心吃?
    冷凍進口食品頻現新冠病毒,濱州市民如何放心吃?>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鐘。2. 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3. 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 BC冷凍藍莓,您的健康飲食首選
    雖然2020年充滿了未曾意料的困難與挑戰,但BC藍莓委員會仍協同其合作者一同努力,確保了2020年新鮮藍莓收穫季的正常運行。隨著炎炎夏日的遠去,空氣中沾染了一絲秋意,BC藍莓種植者也正在為收穫今夏最後一顆藍莓而努力著。加拿大不列顛省健康辦的Bonnie Henry表示:"目前,人們不必擔心食用水果會導致任何健康問題。
  • 【健康】冷鏈食品知多少
    寶山疾控向公眾傳播健康防病知識,傳遞疾病預防保健技術,引導公眾採取健康的行為,幫助人們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冷鏈食品知多少?冷鏈食品為何屢次中招?自2020年6月以來,全國多個地區通報冷鏈食品被檢出陽性的案例。其中涉疫次數最多的進口國為厄瓜多、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印度等,涉及凍魚、凍蝦、凍牛肉、凍豬肉、凍雞翅等食品。
  • 2019年你吃得更健康嗎?專家解讀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2019年你吃得更健康嗎  「人造肉」可以吃嗎?網紅食品靠譜嗎?益生菌真的有用嗎?剛剛過去的2019年,你關注過哪些食品?它們給你帶來了什麼困擾?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專家對過去一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作了梳理和解讀,通過事例科普食品安全知識,為食品安全監管建言獻策。本版摘取部分熱點解讀內容。
  • 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一圖帶你了解_蚌埠市人民政府
    發布機構: 固鎮縣楊廟鄉政府 生成日期: 2020-12-23
  • 【闢謠】近期朋友圈熱傳的八大健康謠言,老實說,你信了幾條?
    另外,冷凍也可方便地檢出地溝油。  【真相】這都是非常不可靠的方法,沒有黃麴黴毒素遇大蒜會變色的科學依據。另外,即使地溝油中的黃麴黴素合格,也不代表安全。而冷凍的檢測方法既可能「冤枉」好油,也可能「放過」壞油。
  • 民生智庫 | 健康真相,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流言:通過不鏽鋼是否有磁性,可以區分保溫杯材質的好壞,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才是好保溫杯。真相:根據國家標準GB9684-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不鏽鋼製品》的規定,食具用不鏽鋼材料包括奧氏體不鏽鋼、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鏽鋼、鐵素體型不鏽鋼等,其中奧氏體不鏽鋼沒有磁性。
  • 冷凍肉是不是好肉?常吃冷凍肉有什麼影響嗎?
    一項針對全國30個省(區、市)2019年居民肉類消費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冷凍肉遭到冷遇:只有39.8%的受訪者表示曾買過凍肉,68.1%的受訪者表示不願購買冷凍豬肉,主要原因是認為凍豬肉「不新鮮,沒營養,口感差,不安全」,且低收入群體更加嫌棄冷凍肉。
  • 2020年「百勝杯」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大學生競賽圓滿結束
    掌上春城訊 12月19日,2020年「百勝杯」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大學生競賽總決賽於北京舉行。「食品安全進校園」是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鼓勵研究機構、高校、協會、媒體等參與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有力舉措。「百勝杯」項目推出四年來,賽制逐年升級,參與高校的規模也逐年增加,今年首次舉辦全國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