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的電影叫做《告白》,是一部上映於2010年的日本電影。由中島哲也執導,松隆子等主演。
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本以為是部清新文雅的愛情電影,但實際上它是一部關於謀殺和復仇的電影,是足以擊潰人心的倫理大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女主角森口悠子是一位中學老師,班上37個學生都是13歲左右的孩子。
悠子的男友是著名的教育學者,他們原本準備奉子成婚,但男人突然被測出感染了愛滋病,於是他們決定分手。
因為在男人看來,孩子有一個「愛滋病爸爸」會比有一個「單親媽媽」這樣的標籤更遭人歧視。
悠子成了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女兒生活。
女兒4歲上了幼兒園,由於沒人能去接她放學,悠子只好把女兒先帶到自己的辦公室,讓她等待自己下班再一起回家。
但是有一天,悠子在快下班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女兒。等再看到女兒的時候,她卻已經漂浮在了遊泳池裡......
警方判斷小女孩是為了去遊泳池旁餵狗而失足落水的。
悠子起初並沒有懷疑,直到她在狗窩找到了一個女兒一直想買卻沒買的小包,她才循著蛛絲馬跡找到了女兒被殺害的事實。
調查後,悠子發現女兒是被她班上的兩個學生害死的。
「兇手就在教室裡。」悠子的這句話讓鬧哄哄的課室稍微安靜了一點。悠子沒有公布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但卻描述了他們的特徵:
兇手A是一個成績優異,並且在電機方面很有天賦的學生。但從小學開始就有關於他的恐怖傳聞傳出,據說他還會拍下虐待動物的視頻傳到網上。
兇手B的成績不好,為人軟弱,曾經因為出入遊戲室而被帶去過警察局。
這些特徵無疑已經讓兩個兇手暴露了出來:A是修哉,B是直樹。
悠子已經了解到了犯罪的過程,但是她無法真正制裁這兩個男孩,因為「未成年保護法」會保護他們。
於是悠子用自己的方式來懲罰兩個兇手:她散播謠言,說兩個兇手已經喝下了加入自己丈夫的血液(愛滋病毒)的牛奶。
她要從心理上,一步步摧毀兩人。
修哉和直樹為什麼要殺死一個無辜的小女孩?這得從他們的家庭說起。
修哉的媽媽是一位電機學方面的專家,她急切地要把孩子培養成電機學人才。她會把漂亮的玩具娃娃在修哉面前拆開、撕碎,教他如何拼湊內裡的機械。
如果拼不出來,修哉就要挨打。因為她覺得如果孩子不夠優秀,自己犧牲了大好前途來培養他,未免太不值了。
修哉的父親終於忍受不了這種家庭氣氛,提出離婚。母親則留下了一堆電機學的書給修哉,離家出走。
父親迅速再婚再育,幼小的修哉就這樣被他們遺棄了。
修哉一直都很努力學習,有空就鑽研媽媽留下來的書,他希望有一天媽媽能夠看到他在機械上取得的成績,並為他自豪。
他不斷把自己的小發明傳到媽媽母校的網站上。但是時間一天天過去,根本沒有人來關注他。
後來他開始嘗試用機器虐待小動物並且拍圖發上網,但依然沒有成功。
他發明了一個防盜錢包去參加機電比賽,希望媽媽因此關注到自己。他拿到了第一名,但是報紙卻只有豆腐塊大小的報導,頭版依舊是那些變態的殺人案件。
「難道非得做變態的壞事才會被關注嗎?」 修哉決定開始模仿,這也許是能引起媽媽關注的好辦法。
當悠子恐嚇他會感染愛滋病時,他反而很高興,因為如果快死了,應該就可以見到媽媽了。當他得知悠子說的不是真話,自己並無染病時,就徹底絕望了。
「怎麼樣才能見到媽媽?」對修哉來說一直是道最難最難的題目。
直樹一直是個普通的學生,膽小、軟弱。他是那種就算承認自己殺了人,都沒人相信的人。
但事實上直樹真的殺了人,動機簡單得愚蠢:他覺得修哉是唯一拿他當朋友的人,所以他要幫助朋友,同時也證明自己很有能力。
事發後,直樹沒法再讀書了。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惶惶不可終日,他不洗澡不剪頭髮,只等著愛滋病發。
接替悠子的新老師不知事情的原委,每周都來直樹家拜訪,還帶來了同學們的卡片,他希望直樹能夠回來上學。
但他卻不知道,同學們的卡片寫的是:「殺人犯,你什麼時候去死?」
終於,有一天直樹完全陷入了瘋狂,最終錯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而修哉,他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設計了炸彈,錄製了遺書,把自殺計劃在網站上公布,然後準備在全校演講結束後炸死自己。
這是他引起母親關注的最後一擊。
但當他按下遙控裝置時卻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原先放置炸彈的地方空空如也。
這時候悠子打來電話告訴修哉,其實媽媽自始至終沒有打算見他。她已經再婚去度蜜月了,她完全忘記了自己這個兒子了。
修哉徹底崩潰,電話裡的悠子冷冷的說:
「我聽到了你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被毀滅的聲音。」
其實,《告白》並沒有傾向於誰對誰錯,沒有明顯的批判性,每個人都背負著罪惡。
老師報復學生,兇手每天生活在痛苦之中,同學想方設法欺負兇手,這是一個不正常的校園環境。
片中悠子、渡邊和直樹三人始終倍受煎熬。而內心的痛苦是最不好表達出來的,導演拿捏得很精準,影片始終充滿著最陰暗的衝擊力。
影片很暴力,但血腥的殘酷往往敵不過內心的破碎,這是最反面的烏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