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舒暢新生活 順應民心著眼實際,建德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

2021-01-08 瀟湘晨報

圖集

「要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2020年7月,國務院首次就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了辦好老舊小區這件「民生事」「要緊事」,建德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持續深化城市有機更新,制定建德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了以市住建局牽頭,街道具體實施、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換新顏」的實踐之路。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把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作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動老舊小區功能完善、空間挖潛和服務提升,努力打造「六有」(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諧關係)的宜居小區,讓城市不僅有光鮮亮麗的「面子」,更有了整潔舒適的「裡子」,使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繪就「藍圖」 「小連片」推動「大集聚」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安江街道主要負責人說,一直以來,建德市以《杭州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技術導則(試行)》為指引,實施「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居住環境、提升服務功能、打造小區特色、強化長效管理」等5方面的改造,重點突出綜合改造和服務提升。

那麼,如何繪製城市更新藍圖?建德市以「小連片」推動「大集聚」,做到腦中有全局、心中有大局、手中有布局。

「首先,確定了『以主城區市政府以西為重點,2000年(含)以前建成、近5年未實施綜合改造、未納入今後5年規劃徵遷改造範圍且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的改造範圍;其次,明確『2019年底前建立工作機制,明確資金保障,開展項目試點;最後,確定了最終目標——2020—2022年,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3個(涉及項目19個),涉及居民樓278幢、住房5450套,涉及改造面積46.98萬平方米』。」該主要負責人說,同時還根據《杭州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技術導則(試行)》明確了改造內容。

藍圖已成真,現實更鮮活。

截至目前,2019年將望江路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作為年度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試點項目,結合新安江主城區有機更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統籌推進;2020年啟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5個,涉及居民2257戶,建築面積18.15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7165萬元,目前已完成整體項目建設的80%,預計12月完成全部項目建設。

自選「菜單」 有「顏值」更有「內涵」

「小區」怎麼改?建德給出對策是:積尺寸之功,聚眾人之智,集社會之力。

以地處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地標建築彩虹橋頭的望江小區為例。它是由新安江水泥製品廠1970年建造,2019年建德市將望江路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作為年度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試點項目。

得知列為試點項目後,居民們奔走相告。可是「如何改」還得小區居民自己「當家作主」。

小區所在的新安江街道羅桐社區通過張貼改造意見徵求公告,委託樓道長進行意見收集,梳理小區存在主要問題為小區公共空間雜亂,違法搭建多,亂堆亂擺的問題嚴重;公共設施陳舊,給排水系統不規範,管道燃氣未安裝;建築屋頂、建築立面陳年破舊,急需修葺。在設計方案意見徵求階段,充分聽取住戶對方案的意見,確保小區業主積極參與「改成什麼樣」的美好藍圖設計中來。

與此同時,為處理好改造中與住戶的溝通問題,領導小組建立起行業主管單位指導、社區協助處理、居民積極參與的分類處理模式,涉及行業管理的工程問題由主管單位進行指導,在拆除違章裝修、外立面改造等由城市管理部門提出整改意見,在涉及公共空間改造和居民具體意見上,由社區協助處理。據悉,該項目於2019年6月完成,共涉及6幢、104戶、約5000平方米多層建築房屋的改造,具體包括改造更換供排水管道480米,改造道路400米,立面整治1萬平方米,汙水零直排500平方米,新增自行車停車位40個,投資總額約220萬元。各部門合力推進,領出了老舊小區改造首張施工許可證,新安江街道辦通過EPC項目總包,由浙江鉅元負責總承包。

如今的望江小區綠蔭環繞,鮮花盛開,乾淨整潔,建築院落井然有序,頗有江南園林韻味。項目的成功實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得該小區成為新安江主城區有機更新建設的小區樣板。「我們終於揚眉吐氣了,很開心,經過改造,小區徹底舊貌換新顏。」小區居民顧大姐說。

「在老小區改造過程中,我們始終提前謀劃、早做部署,多級聯動、廣泛調研,最重要的還是堅持以人為本、居民自願。」該負責人說,充分尊重居民意願,凝聚居民共識,由居民決定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如何管,從居民關心的事情做起,從居民期盼的事情改起,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升級「內核」 既要「面子」,也要「實惠」

居民小區不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形象最直接的表達。

老舊小區改造同樣需要因地制宜,精彩表達,做到「一小區一方案」,確保居住小區的基礎功能完善,努力拓展公共空間和配套服務功能。

以2020年新安江街道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為例,該項目不僅對近江花園區塊、望江路區塊、滄中路區塊、府西區塊、政法路區塊等5個老舊小區進行環境改造(景觀綠化)、管網改造、汙水「零直排」改造、道路改造(包括停車位改造)、電力通信管線梳理、智慧安防(監控系統)、海綿城市、建築立面改造(僅近江花園考慮)等,還讓每個區塊都呈現出獨特的文化韻味。比如,望江路區塊小區住戶有較多的新安江水電站建設者,為我國的水利水電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所以該區塊主題定位「歷史的榮耀」;滄中路區塊則是長壽老人多,主題定位就為「頤養長壽,美好生活」;政法路區塊面積雖小,樓宇幢數也少,但具備安裝監控設施等條件,所以主題定位為「智慧安防,平安暖心」。

此外,老舊小區建設既要「面子」,也要「實惠」。

近年來,建德市始終堅持以民生實事為中心,積極解決多層老舊住宅居民「上下樓難」,通過成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協調會等機制,構建各部門科室之間的溝通平臺,推進加裝電梯這一民生實事落地。例如,在建德市近江花園小區,通過工作人員深入地入戶調查,了解民意,詳細地解讀補貼政策和電梯收費標準等細緻工作,最終得到了多樓幢全體居民的同意。現已成功安裝了1臺電梯,還有8棟樓經協調也已達成統一,目前正在澆築電梯基礎,預計今年年底還將有5臺電梯完成加裝工程。再例如,電梯安裝在北面樓梯牆面的公共位置,電梯每次停靠在樓層的半層位置,居民在樓梯拐彎段處停靠上下,出了電梯再走半層樓梯就可到家門口。這樣既不影響低層採光,又能解決上下樓出行問題;不僅節省了半層電梯的造價,同時也節省了今後運行及管理費用。截至目前,建德市今年已通過聯合審查批准加裝的有69臺,其中已經完工的有12臺,在建設的有52臺。加裝電梯已經覆蓋了三個街道、三個鎮,總共有29個小區正在實施加裝電梯。

小區改變的不僅是硬體,「軟體」也在升級。

「我們堅持創新機制、長效管理,引導多方參與確定長效改造管理方案,構建『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管理機制。」該負責人說,首先,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居民黨員的模範先鋒作用——在改造前期小區黨員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積極藉助老鄰居優勢協助講解政策、疏通情緒、溝通協調,在後期以網格分類管理探索新抓手,著力創建黨建品牌;其次,形成社區黨支部、居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黨建格局,實現了黨的工作在小區全覆蓋,實現小區管理基層事務的自治自決;最後,通過面向社區居民廣泛招募各類志願者,引導居民自發成立各類志願服務團隊,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參與垃圾分類、文明創建、綜治巡察等各項精細化管理工作,社會治理成效明顯增強。

舉目已是千山綠,宜趁東風揚帆起。

老舊小區改造,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我們一定會把這件好事辦在老百姓的心坎裡。下一步,建德市將繼續加大改造力度,不斷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切實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訊員 鄧文凱 記者 熊豔)

(原標題:構築舒暢新生活 順應民心著眼實際,建德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

責任編輯:張靈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換新顏 構築舒暢新生活
    老舊小區換新顏 構築舒暢新生活 2020-12-19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改舊煥新順民意 環境提升聚民心 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改舊煥新順民意環境提升聚民心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持續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宿州市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科學謀劃、高位推動,全面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西寧市】老舊小區「改」出美好新生活
    西寧市按照中央、省、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部署,高度重視、科學謀劃、積極部署,把推進宜居示範小區建設,作為激活城市片區、改善城市整體環境的抓手,有效推進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順利進行,推動了城市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你看這換上的窗戶多明亮呀!
  • 老舊小區改造暖民心 居民送錦旗表感謝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趙穎)近日,大同市平城區安益園小區居民們和物業站將寫有「惠民工程惠及百姓,精心施工居民稱讚」以及「老舊小區換新顏,提檔升級惠民生」的兩面錦旗送到平城區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總指揮部,對帶給小區居民的實惠表示感謝。
  • 雙流:加快安置小區建設 構築宜居新生活
    近年來,雙流縣在加速經濟發展的同時,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大力推動安置小區建設,力爭為每一位群眾構築宜居新生活。   搬進新房過大年 安逸   難得的冬日豔陽,讓協和街道三江悅府的住戶楊世英的心情很是舒暢。她和老伴兒一起將剛做好的香腸臘肉晾了出來,這麼寬敞的陽臺,這麼給力的太陽,過不了幾天就能下鍋了。
  •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生活 讓居民看得見、摸得著
    今年以來,道縣始終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民生實事項目工程來推進,四通八達的道路、整齊美觀的生態停車位等「內外兼修」的環境改變,不僅改出了居民的新生活,也讓居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目前,林業局老舊小區的排水管道、強弱電電纜、自來水管道已全部下地,全部施工任務已完成90%。
  • 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老舊小區大改造 幸福生活如蜜甜
    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老舊小區大改造 幸福生活如蜜甜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袁永強 周欣「如今我們小區裡外真是大變樣,環境漂亮了,停車規範了,走在小區,心情舒暢。我退休了閒來無事愛養點花草,小區改造後社區還幫我弄了花架,生活幸福感越來越強。」
  • 襄陽老舊小區改造「三問」暖民心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和發展工程。2019年起,襄陽市決定3年改造中心城區666個老舊小區。改造堅持「三問於民」,即改造前問需於民,改不改居民說了算;改造中問計於民,怎麼改、改什麼,尊重居民的意願;改造後問效於民,改造效果好不好,由居民來評價。
  • 廊坊市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綜述
    讓居民體驗破舊立新的喜悅——廊坊市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綜述數九寒冬,安次區銀河南路街道辦事處億合社區創新裡15號樓一派祥和:從裡到外粉刷後的樓體煥然一新,新施劃的停車位上,機動車停放有序,分類垃圾桶擺放在顯眼位置,居民三三兩兩聚在樓前平臺聊天……
  • 用於遵義58個老舊小區改造!
    市長調研老舊小區現狀4月中旬,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偉到匯川區、紅花崗區調研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強調要積極順應民心民意,千方百計籌措項目資金,以此為契機全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 黃偉強調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是得民心、穩投資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各級各相關單位要深入調研掌握老舊小區實際情況,順應群眾改善居住條件期盼,廣泛徵求住戶意見建議,充分尊重群眾意願,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努力形成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
  • 今年運城市將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在繼續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同步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作。  2019年,全市住建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城市建設提速上檔。  今年全市住建系統將搶抓新增中央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機遇,爭取最大資金支持,從解決「城市病」突出問題入手,統籌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和更新改造行動,切實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一是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 ...辦公廳關於印發自治區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
    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及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順應群眾期盼,尊重群眾意願,踐行共同締造,著力解決城鎮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
  • 今年我市計劃改造58個老舊小區
    市長調研老舊小區現狀4月中旬,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偉到匯川區、紅花崗區調研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強調要積極順應民心民意,千方百計籌措項目資金,以此為契機全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黃偉先後來到匯川區仁和苑小區、上海路街道辦烏江小區和紅花崗區楊家井還房小區、區政府二小區,深入小區樓道、廣場和黨員群眾服務站點,實地了解小區能不能加裝電梯、停車位是否充足、居民購物就醫是不是方便,與大家一起研究改造老舊小區的具體舉措。他強調,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是得民心、穩投資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 德州:538個老舊小區展新顏
    2020年,小區5棟樓進行了改造,外牆加裝保溫層、樓宇更換新大門,樓內牆體粉刷一新。「供暖季室溫提高了,小區環境也得到改善,160戶居民過上了『新生活』。」王明生很高興。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事關千家萬戶。「十三五」期間,我市著力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小步,實現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一大步,全市共有538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受益群眾近8萬戶。
  • 全國人大代表王玉志: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建設綠色智慧住區
    「各地在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探索了推進的路徑,但是在實踐中仍面臨改造資金籌措渠道窄、設施改造協調難度大、公共服務統籌改造少等問題。」王玉志對記者表示。  如何更好地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在王玉志看來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 老舊小區改造暖民心 群眾滿意點讚送錦旗
    2020年12月21日,桃城區廣廈小區業主委會、陽春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將一面「舊區改造盡職盡責增福祉民心工程真抓實幹結碩果」的錦旗送到市住建局,以此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謝。2020年,我市共改造老舊小區達85個,涉及戶數達11183戶,共計302棟樓,總建築面積達103.6萬平方米,投入資金兩億多元。在指導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出發,通過改造,老舊小區的基礎配套功能得到完善,居住環境得到美化,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 餘杭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高品質邁入大都市新區
    餘杭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79歲的許寶松是餘杭區臨平街道梅堰小區的住戶,隨著餘杭老舊小區改造的快速推進,整個梅堰小區迎來了大變樣。今年已經「26歲」的梅堰小區是杭州市老舊住宅綜合改造提升試點項目之一。
  • 道縣:老舊小區改造有條不紊加快推進
    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何權 何玲)今年以來,道縣始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增強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徑之一,堅持樹立「四大理念」、打造「雙百工程」,全縣各級各部門「以新換心」,全力以赴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小區宜居功能與品質生活,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脫下老舊「外套」,穿上靚麗「新衣」舟山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5000餘...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一直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政府實事工程之一。去年以來,舟山市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提升海上花園城市品質的重要內容,下足繡花功夫,老舊小區換新顏,老百姓的幸福感顯著提升。「經過這麼一整治,小區的檔次和舒適度提升了,大家一有空就喜歡來這裡坐坐。」該小區6幢的居民許子玉讚不絕口。 下水道堵塞、排水不暢曾是東園新村「老大難」問題。「小區地勢較低,原先埋著的管道口徑小,年久失修,老化嚴重,一遇到強降雨,整個小區就有可能受淹。」東園社區黨委書記王秀君介紹,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社區新鋪了一條長約800米、直徑30釐米的雨水管道,提升了路面的排水能力。
  • 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76萬戶
    各地黨委、政府積極承擔起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重任,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健全推進機制,加強組織協調,確保目標任務認真紮實地完成。比如,鄭州市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中心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成立市、區(縣)兩級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指揮部,有力推動工作進展。完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