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哈利波特》原著對比起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是不是很失敗的電影?

2021-02-22 清南師兄



文 / 長弓穆巍

答案很明確,不是

一部電影拍出來的第一要義不是為了給文藝青年或者是原著黨裝逼格,而是能否達到高票房

一:經濟效益:

哈利波特整整8部電影,全球票房總和高達77億元,平均每部9億元以上,每一部上映的那一年都有希望爭奪年度冠軍,相比於每部2億元的投資,這其中還不包括電影周邊和DVD的收入,這個恐怖的利潤讓哈利波特的東家——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21世紀前10年的好萊塢牢牢把握著霸主的地位,一直到2011年以後【漫威宇宙超級英雄】的電影出現才終結了華納的地位,接下來的十年,將是迪士尼和漫威霸佔好萊塢的時代

二:現實原因

為什麼同樣是小說改編,有的電影名垂青史,有的就成了爛片?

電影和小說不一樣,小說的印刷成本,反饋機制和電影不同,小說寫的爛,吃虧的是作者,順便噁心一下讀者;但是電影票房不高,會連坐受害很多人,上到製片公司高管和導演,下到跑龍套的小演員的個人前途;小說還可以再版修改補救,電影必須一次成功,票房高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至於原著黨挑剔根本不算什麼,難倒他們會給你買保險?

一部電影如果想要高票房,最好從【路人】身上賺錢,相對於影迷和書迷,哈迷,他們的要求更寬容,人數更多,更容易滿足,一部只能打60分及格的電影就可以讓他們覺得值回票價,物有所值並且主動幫你宣傳

而影迷的閱片量及小眾化,高要求,難伺候的特點註定了他們只能屈居「第二金主」的地位,況且,對於一個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大公司,你真的覺得他們會在乎【電影口碑】這種虛無縹緲東西?

(2010年國產片【鋼的琴】在豆瓣打出8.2的高分,文藝青年掏心挖肺熱淚盈眶紛紛高呼國產文藝片的復興來了,結果一查票房才400萬,其虛偽可見一斑)

更何況,人們看小說主要靠腦補,就可以拼湊出符合自己口味的形象,而電影的影像化只有一種風格選擇,在審美受眾上會偏向絕大多數人的平均審美水平,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代價就是犧牲支線情節(皮皮鬼是哈利波特中慘遭刪改的最大受害者,真的刪得乾乾淨淨了)和進行止損修改,一個典型例子是:

原著裡的赫敏,是一個頭髮像鳥窩一樣,滿臉雀斑,門牙外翻的6分女,哈利跟她在一起混了7年毫無心動的感覺,而金妮是有著一頭火紅頭髮美豔性感的校園女王,哈利只是看見她跟迪安約會就醋意大發

至於電影版的形象嗎……

這就是所謂的【6分學霸女屌絲,寒窗苦讀沒人理】的赫敏


這就是所謂的【9分白富美,裙下之臣不計其數】的金妮


你TM在逗我???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讓金妮的演員去演赫敏,除非華納公司腦抽了不想賺錢了,如果100%還原七本書所有的細節和人物形象,最後的結果就是每部電影長達4小時,除了哈迷所有的觀眾都昏昏欲睡,路人觀眾不滿,最大資金鍊斷鏈,華納陷入成本黑洞,由於片場過長導致排片減少,最終宣告破產

所以,從一個路人的角度來看:

帥哥+美女+絢麗的魔法特效+驚心動魄的情節+精彩刺激的最終決戰=掏錢去看吧

從哈迷的角度看:

丹尼爾又殘了+艾瑪好美+金妮好醜+為什麼把這段刪了+這段在書裡不是這樣的+馬爾福好帥啊啊啊啊啊啊+斯內普大大好帥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狗爹好帥啊啊啊啊啊啊啊啊=TMD什麼JB玩意兒!!!

綜上所述

人數拼不過路人群體,又不肯掏錢支持作品和劇組人員的勞動,也難怪製片公司不鳥原著黨和書迷了

原著黨唯一的利用價值是,在電影上映前幫助電影公司在路人中幫忙擴大電影的宣傳力,至於電影本身照顧不照顧原著黨,根本就不再考慮範圍之內

三:藝術效果

華納公司還有一個英明的決定就是讓羅琳全程參與電影的劇本改編,雖然作者參與劇本制度好不好眾說紛紜,但是就羅琳來說還是保質保量的,而羅琳定下的規矩是:全劇組必須啟用英倫本土演員,從此腐國粉絲的新世界大門打開了,英倫半島本來就很小,名演員就那麼幾個(不算新生代的抖森和二缺的話,他們剛好在哈波完結的時候紅了),哈波系列演完以後以後在任何電影中我們都可以見到【熟人】了

01年當哈波系列要拍成電影的消息傳出來後,大家都開始了瘋狂的腦補,尤其對於老鄧,大多數人腦補的形象是

這樣的


這樣的


實際上是這樣的,不過理察哈裡斯的效果還不錯


遺憾的是哈裡斯老先生02年仙逝了,換成了麥可甘本,於是就變成了


由此引發了一個經久不衰的月經貼:甘道夫和鄧布利多是不是同一個人扮演的?

你說呢?


順便扯一下,雖然哈波的整個陣容龐大,但是難免有漏網之魚,說幾位我比較心水的遺珠:

科林費斯:【國王的演講】裡的喬治六世,【傲慢與偏見】裡史上最帥的達西先生,我覺得他溫和的形象挺適合去演韋斯萊先生的


蒂姆羅斯:蒂姆當年是毛遂自薦去演斯內普的,可惜羅琳早就讓斯殿的角色內定了,不過我覺得蒂姆常年跟昆汀混的那種cult勁挺適合去演小巴蒂或者是食死徒的


傑瑞米艾恩斯:沒有我鐵叔不幸福,我可是一直把他腦補成魔法部長斯克林傑的!可惜劇組居然請了比爾奈伊,加勒比海盜裡的章魚頭啊!


裘德洛:當年可能還是偶像派,但是我真心覺得這貨就應該去演【密室】裡的吉德羅洛哈特啊!完美詮釋【繡花枕頭】的真正內涵!


哈利波特之後,好萊塢有紛紛跟風拍攝了【納尼亞傳奇】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但很明顯觀眾不買帳,現在很火的【飢餓遊戲】嚴格來講不算奇幻,更像是一部科幻風格的政治驚悚片

哈利波特的成功不僅在於遍布全球的原著黨,還在於好萊塢大膽啟用不同的導演來指導電影,讓哈利波特電影呈現出多元的藝術效果,並沒有因為基礎的雄厚而放鬆電影的質量(大衛耶茨不算,這傻逼把真箇系列毀了)

當初華納找過史匹柏讓他接受前兩部哈利波特,老斯很裝逼地拒絕了,理由是:「哈利波特是那種怎麼拍都會成功的電影,願意為哈利波特掏錢的人根本不在乎導演是誰」(這個預言在07年以後實現了,無論大衛耶茨這個傻逼把哈利波特拍得如何差勁,每一部票房都在9億以上)

哈利波特8部電影總共啟用了4位導演,分別是

1,克裡斯 哥倫布(哈利波特第一二部導演,外強中乾,沾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光,小賺一筆,但是從密室開始就頻出紕漏,好在華納高層明察秋毫,果斷換人,至於這位仁兄的導演水平,建議大家去看一看【波西傑克遜系列】,質量簡直呵呵呵呵呵……)

2,阿方索 卡隆(哈利波特第三部導演,不世之功臣)

3,麥可 紐維爾(哈利波特第四部導演,中規中矩,代表作【四個婚禮一個葬禮】【蒙娜麗莎的微笑】,但是第四部火焰杯由於本身情節極其出彩,對導演的要求反而不高,勉強完成任務)

4,大衛 耶茨(哈利波特五六七八部導演,毀人不倦,辣手摧花,原著殺手,導演中的極品草包,狗屎運好到令人髮指,哈利波特演到第五步的時候已經進入慣性模式了,就是庸才拍也可以賺錢的境界了,結果剛好讓這傻逼搶到頭彩了)

我要說的人,是第三部的導演——阿方索卡隆


阿方索卡隆,今年剛剛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2004年的時候,阿方索執導了哈利波特第三部【阿茲卡班的囚徒】,在這部電影中,卡隆拋棄了哥倫布在前兩部裡略顯溫情,童話的風格,轉而使用了陰冷,粗糙的環境氛圍,

對比一下,這是第一部的海報,整個的色調偏亮色,金黃色,很有童話裡的奇幻感覺,而且還採用了高仿真的手繪海報形式,真是給人一種夢幻一樣的質感


這是第三部的海報,很明顯,整部海報充滿了冷色,肅殺甚至還有點陰冷恐怖的氣氛


而第三部裡攝魂怪的形象想必當年嚇壞了不少哈迷,這已經超出了【兒童奇幻文學】的範疇了,密室裡的蛇怪也沒那麼恐怖啊!!


而且從第三部開始,哈利波特整個電影的色調開始向冷色調轉變,前兩部經常出現的金黃色色調很少出現在海報和鏡頭中,對比一下,同樣是霍格沃茨在兩部電影中的鏡頭表現

這是魔法石裡的鏡頭,黑夜中,霍格沃茨的城堡在月光中巍峨高聳,仰視視角更加凸顯出整個學校的宏偉,在點點燭光的閃爍中充滿了只有魔幻電影的神奇,而我們也像小哈利一樣用膜拜的視角在看霍格沃茨,雖然是夜晚,但整個構圖都呈現出一種暖意,城堡裡的燭光和小船上的燭光交相輝映


這是阿茲卡班裡的鏡頭,你要是不說這是霍格沃茨我TMD還以為是監獄呢,這種配置,這種風格,跟阿茲卡班有啥兩樣?風蕭蕭兮易水寒,門口一群攝魂怪,這個鏡頭裡攝魂怪佔據著主體,霍格沃茨被壓縮到畫面中心,城堡裡的燭光仿佛風中微火一樣,隨時可能熄滅,連綿的暴雨猶如一層厚重的幕布一樣,更是傳達出深層的讓人窒息絕望


這種措手不及的風格轉變導致很多人不適應,全球票房也是哈利波特所有系列裡最低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卡隆拯救了整個系列,徹底跳出了【好萊塢第三部定律——一二高走,第三部跌停】,從伏地魔復活開始,哈利必須長大,而電影也必須往成人奇幻的風格轉變了

綜上,哈波系列,賺得了大錢,給世界奇幻電影提供了一種新模式,給全世界不計其數的孩子們,有童心的大人們帶來了歡樂,讓他們相信魔法,勇氣,愛是真實存在的,哪裡失敗了?

彩蛋

天津外國語大學的翟文喆老師在人人網上曾經寫出了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赫敏為什麼不能嫁給哈利》的論文,洋洋灑灑十萬字,內容涉及歐洲文化史,經濟史,法律史,而翟老師本人其實是一個電影黨,只看過8部電影,壓根沒看過哈利波特原著,但是僅僅靠8部電影就可以挖掘出如此豐富的隱藏信息,我們不難想像如果翟老師在補一補原著能寫出什麼,也從側面證明了哈波電影的強大與成功之處。

而諷刺的是,這麼一篇極好的學術文章,在人人的評論區裡竟然成了原著黨與電影黨掐架的灌水區,沒有人去注意文章本身的含金量,對此誰該慚愧呢?

(本文系作者授權「清南」發布)

相關焦點

  • 撒哈拉 |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回顧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版封面《哈利波特》系列除了原著小說獲得不菲的口碑,改編版電影同樣掀起了全球影迷為之瘋狂的浪潮,然而時過多年來看,這個系列的電影版到底質量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呢《哈利波特》原作的七本小說一共翻拍了八部電影(其中第七部因為內容過長,分成了上下部上映),而這個系列的電影版,實際從第四部開始就評價褒貶不一,因為從第四部《火焰杯》開始,原著小說的篇幅已經是前三本的兩倍以上了,但是電影的時長卻較之前三部並沒有明顯增加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原著與電影之間的差異,你發現了嗎?
    important}導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原著與電影之間的差異,你發現了嗎?那麼,當初再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你有沒有發現原著與電影之間的差異呢?伏地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哈利波特》整個系列中幾乎都會提到他。是一位任何人都不敢提名字的邪惡巫師,曾經帶頭髮起了第一次巫師大戰。前前後後給魔法世界造成了長達十一年的恐慌。
  • 《哈利波特》電影與原著的差別之角色還原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電影版對原著的還原度有多少,修改程度又有多少呢?我打算從幾個方面進行總結:角色還原,場景還原,物品動物還原,故事情節還原。在對比電影和原著的差別時,我會找到書中描寫的片段並摘錄出來。摘錄部分採用灰色字體,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一看,不感興趣的可略過。因為哈利波特的故事背景宏大,角色眾多,因此只挑部分我感興趣的主要角色來討論。
  •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最後一部電影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第2部分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最後一部電影,對許多人而言,它標誌著流行文化時代的終結。這部電影可能總結一下書籍和其他電影的一切嗎?難道它可以捕獲那種不可言喻的東西,那種對人類能夠將自己想像成一個更美好世界的信念的閃爍,哈利波特在其數十億粉絲中驚醒了嗎?
  • 速讀原著《哈利波特》系列大合集,一口氣帶你讀懂全部劇情
    ……視頻……速讀原著《哈利波特》系列大合集一口氣帶你讀懂全部劇情哈嘍!過年好啊!在家呆了三天,各位無聊了吧,知道大家不能出門,憋得夠嗆,我們特意推出了九十分鐘的《哈利波特》合集,一口氣講完七本書,讓你一次看個爽。考慮到原著和電影內容上的差異,第一部、第六部和第七部都速讀的原著內容,其餘的前半部分是電影劇情後半部分是對比原著講解,怕弄混的小夥伴關注視頻左上方,都有清晰標註的哦!
  • 當我重溫了一遍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之後
    本文來自丨好遊快爆爆有料編輯-皮皮君前陣子《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後,皮皮君還是忍不住去電影院又刷了一遍,即便整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我已經反覆看過 7、8 遍。我也不知道我為何這麼喜歡哈利的魔法世界,也許是因為那個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實在太過令人嚮往,也許是分院帽、麥格教授、以及穿越牆壁前往那那代表著通往魔法世界的 9 車站都讓人感到神奇。
  • 第一次試鏡哈利波特角色失敗,但最終成功加入系列電影的演員們
    一.湯姆·費爾頓:【試鏡】哈利·波特;羅納德·韋斯萊【成功】德拉科·馬爾福我們現在都熟知「少爺」湯姆·費爾頓,幾乎是憑藉一人的顏值之力,生生把馬爾福這個原著中並不討喜的角色,變成了擁有無數粉絲的「少爺」,並創造出了哈迷中最大的兩波CP德赫與德哈。
  • 從《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走來
    最近幾天把《哈利波特》系列的八部電影重新看了一遍,現在說說一些個人看法吧: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中有5處片段與原著不同,哈迷也不知道
    導語 《哈利波特》第一部,原著與電影之間的不同之處從《哈利波特》最後一部結束,至時今日已經過去十多年了。無論是書籍還是電影,對於喜愛《哈利波特》的朋友們,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對其淡忘。那麼,當初再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你有沒有發現原著與電影之間的差異呢?本期,一伶將給大家講一講《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那些你沒有發現的不同之處。
  • 【細節控】《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裡的精巧細節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絕對在哈妹的妹生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哈利波特之死亡聖器下》是人生中第二次在電影裡看的3D電影,那年正值高考放榜時期
  • 【HP電影解析】哈利波特電影中值得深思的細節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有許多令人驚喜的彩蛋和細思極恐的細節。其中雲緋挑出幾個比較喜歡,值得深思的細節與大家分享。
  • 電影觀後感第177部《哈利波特》系列之一《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電影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JK羅琳依靠這本小說成功「脫貧」,華納公司也憑藉2001年的同名電影開創了一個魔法電影的時代。從很多意義上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都是劃時代的。作為哈利波特系列的開篇之作,本部電影,為觀影者構築了一個奇特而充滿神話意味的影像世界。
  • 哈利波特:回憶20年前的魔法世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真的要來了
    在前幾期小魚介紹了數字7在魔法世界中的神奇地位,和哈利波特中大家喜愛的各個角色的人物特輯。本期內容小魚將為大家帶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相關消息,而且根據小魚的查詢,一些城市的電影院也快要營業了哦~不要忘了我們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那麼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最新消息是什麼呢?
  •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取景地清單
    為慶祝"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引進中國20周年,根據J.K.羅琳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推出全新
  • 《哈利波特》電影中那些沒有還原原著小說的情節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拍攝已經十分接近小說的情節,且演員的演技也可圈可點,十分優秀。但畢竟電影拍攝有諸多條件限制,終究還是有部分情節無法同小說中描述的一模一樣呈現出來。本篇帶大家看看那些電影中沒有被還原的原著情節和細節。
  • 19年前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依舊是我想推薦給家長的不二之選
    家鄉在中部省份一個三四線城市,第一次聽說《哈利波特》大概在小學高年級,初中的時候,請班主任拖人從南方給我帶來了一套光碟,裡面放著當時最新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作為學校出名的「嚴師」,竟然允許我看這等不現實的「魔幻類」電影,可見《哈利波特》在全球老少心中的分量和認可度之高。
  • 哈利波特1-7大合集 BD1280高清電影下載
    特技效果和細節張力是影片好評如潮的制勝法寶,誇張的搞笑橋段、少年哈利和夥伴們欲拒還迎的朦朧情愫更是深得人心,恰到好處地潤飾了哈利系列電影的暗與沉重。《哈利波特》系列作為風靡全球的魔幻小說,其改編電影也是商業電影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哈利波特系列八部電影的經濟效益達到了恐怖的地步,其全球總票房達到了77億美元,平均每部9億美元以上,每一部上映的那一年都有希望爭奪年度冠軍,這還僅僅只是電影票房,不包括各種周邊和DVD的收入。這個龐大的利潤確立了哈利波特電影的東家,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本世紀前十年好萊塢霸主的地位,其電影的成功程度可想而知。
  • 《哈利波特》從原著解析,你不知道的10個隱藏細節
    導語《哈利波特》十個鮮為人知的細節今天和大家說一說《哈利波特》中那些廣為人知或鮮為人知的細節。如果說,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魔法啟蒙,那麼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就是黑暗童話,是解謎之旅。作為2005年全球票房最高冠軍,作為新世紀最著名的流行文化《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啟了大難不死男孩兒的魔法之旅。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要重映了,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手遊何時開學?
    今日,華納兄弟電影官方微博宣布,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在內地重映,全新4K修復3D版即將升級回歸!這讓哈迷朋友們感到萬分驚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首部作品,2002年初曾在內地公映!如今迎來重映真的讓人很驚喜!
  • 【整理重發】哈利波特電影中值得深思的細節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有許多令人驚喜的彩蛋和細思極恐的細節。其中雲妃挑出幾個比較喜歡,值得深思的細節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