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寒潮來襲,很多地方不知不覺的飄起了雪花,甚至這股寒潮已經跨越了長江,在南方的地面上也一點不示弱,在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的北部、福建北部以及廣西,都帶來了6度到14度的劇烈降溫,很多南方地區的最高溫度經此一役,只能降到個位數了。
而這次寒潮帶來不僅僅只是降溫這麼簡單,還讓下雪的區域一再南移,像是貴州、湖南、江西、浙江今天都會飄落雪花,而在湖南西部、貴州還會下起來凍雨。這種天氣對於適應了南方氣候的蔬菜以及經濟果樹上的果實都有遭受凍害的可能,對於陸地果園和蔬菜大棚,要及時採取覆蓋、煙燻、增溼熱性肥的方式,防範低溫凍害的影響。
而北方冬麥區,雖然已經經歷了一輪風雪,但是氣溫一時半會還是緩不過來勁,像是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等地的最高溫度,也只有0度上下。這時候的北方冬麥區,就要增施冬肥,用這種鎮壓的措施,提高溫度保墒了。
不過,也有農民反映,自家的處於水旱輪作區,種植的冬小麥抗寒能力特別差。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這主要是年前使用藥劑,主要是除草劑不當,當突然遇到強降溫的時候,就容易出現一種被稱為「凍藥害」的麥田病症。經調查,這種除草劑主要是異丙隆,使用異丙隆之後,短期內遇到霜凍、低溫,麥苗就容易出現「凍藥害」,表現為葉片褪綠,生長受到抑制。用藥後,用藥時間距離寒潮的時間跨度越短,受害就越重。那有啥方法能降低異丙隆帶來的「凍藥害」風險嗎?
專家建議,在0度氣溫的時候,就要及時停止使用異丙隆,以及包含異丙隆在內的混配除草劑,從根本上避免小麥發生「凍害病」。在寒流過程結束之後,自然生長的小麥收到了低溫的鍛鍊,從而增強了抗凍抗寒的能力,一些沒有使用過異丙隆,以及包含異丙隆在內的混配除草劑的地塊,就可以在日均溫度達5度以上時候,根據冬小麥的苗情以及雜草情況進行除草噴藥。
還有一種情況,本身冬小麥已經適應了異丙隆,以及包含異丙隆在內的混配除草劑,但由于田間管理不當,例如田間發生了土壤乾旱,或者苗情的水分得不到充分補充的情況下,麥苗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出現麥田的生理性缺水,這種情況將會進一步加重「凍藥害」的產生機率。
現在流行秸稈還田,「凍藥害」也集中發生在秸稈還田地塊種。這是因為小麥在播種之後,因為有秸稈的支撐和保護,生長快,莖杆過長,營養物質上移後,顯得根系紮根淺,髮根數量不足。漸漸地,吸收水分變得不再容易,長勢變弱,出現了黃苗、旺苗、弱苗,如果是秸稈還田地塊經歷一輪降溫寒潮之後,很有可能會出現加重版的「凍藥害」。
對於現在流行的套播麥田,同樣是因為麥子生長的土層淺,紮根深度有限,土壤對小麥莖葉保護更是相當有限。在水稻收割之後,麥苗失去了稻茬的保護,對於低溫和寒潮更是毫無招架之力,受凍害程度往往很重。
根本上,還是要做到根據墒情和氣溫的變化,用施肥、澆水、育壯苗等方式,來提前預防「凍藥害」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