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小米VR產品線上的一款新品——小米頭戴影院。這款產品主打視頻觀影功能,配備兩塊單眼1080p鏡片,35的PPD,同時搭載MIUI TV系統,旨在為用戶提供優秀的視覺效果及海量優質影片。由於沒有安裝陀螺儀,所以小米頭戴影院完全去除了遊戲功能,這也是它與小米VR一體機之間最本質的區別。
在經過了幾天的試用之後,我們來談一談對於它的真實使用感受。總體而言,我們認為這款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比較讓人失望,與預期有所差距。
WiFi信號問題:
首先,小米頭戴影院出現的一個嚴重問題即是自身的WiFi信號問題。我們在兩個不同的網絡環境下進行多次測試,結果都不盡如人意。WiFi的信號強度很弱,甚至會頻繁出現無法連接的問題。但在同一網絡環境下的其他設備連接正常。
網絡環境1:公司網絡,帶寬下行:20mbps、上行:26mbps,路由器ASUS AC-68u
網絡環境2:家庭網絡,寬帶下行:聯通500mbps、上行:20mbps、路由器ASUS AC-68u
WiFi連接不穩會導致網絡內容無法正常的使用。特別是對於這樣一款主打視頻觀影的產品來講,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遇到無法正常下載安裝軟體、打不開視頻,無法投影等情況,這些都讓我們的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同時這款產品還不支持5G WiFi,如果家庭網絡擁堵的話,流暢度自然要受到影響。
硬體:
在硬體配置上,小米頭戴影院相比於之前的小米VR一體機來說更加細長,機身也小上一圈。前面板採用了一種粗布纖維,觸摸感覺比較特別。小米頭戴影院並沒有配備手柄,操作上完全依賴於機身右側的實體按鍵,按鍵按壓起來略硬,但回彈較好。
頭部眼罩部分漏光不是很嚴重,相比於小米VR一體機來說要好上太多。
小米頭戴影院沒有配備外置喇叭,只具備一個3.5mm耳機接口,這是我們認為比較遺憾的一個地方。在宣傳中,小米頭戴影院主打個人觀影,但在家庭使用之中,沒有外置喇叭難免還是不方便。比如說有精彩的地方想要與家人分享,就必須要同時摘下耳機與頭戴,稍顯麻煩。
另外小米頭戴影院的RAM、ROM僅為2G與16G,RAM先不說,ROM僅為16G在這個年代還是比較罕見的。畢竟一部電影就要2、3G,甚至更大的體積。還好小米頭戴影院可以使用TF卡進行拓展。
觀影體驗:
觀影體驗上來說,小米頭戴影院給人的視覺衝擊感還是不錯的。官方宣稱可以提供954英寸的超大屏幕,這個數值我們很難去辯證,實際體驗就是類似於一體機中的「巨幕模式」,即屏幕中間會出現一塊類似於影院的屏幕。
在默認的設置下,我們在看影片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鏡片反光擋住畫面邊緣的問題,特別是16:9的視頻。不過小米頭戴影院為我們提供了多個場景,可以適當的調整熒幕距離並增添背景及動態效果,使用起來還是很人性化的。
得益於35的PPD(Pixel Per Degree),確實小米頭戴影院在清晰度與細膩程度上得到了保障。畫面清晰、通透,整體的色彩表現也不錯。
內容:
在內容上,由於小米頭戴影院的很多內容均來自愛奇藝等第三方平臺。所以想要觀看推薦內容就需要購買額外的費用,包年價格為360元人民幣/年,贈送愛奇藝會員。
除了連續劇、電視、綜藝、動漫等傳統視頻內容之外,MIUI TV還提供了音樂、旅遊、汽車等特別分類,滿足了一些人群的需求。當然,由於小米頭戴影院可以通過應用商店和外置存儲自行安裝應用程式,所以實際視頻內容數量還是相當可觀。但在官方提供的內容中,我們並沒有找到緩存選項,這意味著你必須要時刻連接網絡才可以正常觀看。
唯一遺憾的就是,由於小米頭戴影院並未配備陀螺儀,所以無法觀看360°的全景視頻。點開遊戲部分也提示需要小米電視。
總結:
總結來看,小米頭戴影院作為一款主打視頻觀影功能的產品來說有著不錯的觀感體驗,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特別是WiFi信號差等問題都需要小米進行修復與改善。
其實我們在拿到機器的一刻起,就一直就在思考這款產品的定位。1299元的售價其實只便宜了中端VR一體機幾百塊錢,但它犧牲了遊戲、全景視頻等重要的功能。難道第一次想要購買一體機產品的用戶真的會想去放棄這些體驗嗎?很顯然,不會。
那麼,小米頭戴影院到底會賣給怎樣的人群?喜歡看綜藝、青春劇的小姐姐,還是喜歡看抗日電視劇的叔叔阿姨?或許是喜歡小豬佩奇的小朋友?綜合想了想,其實這些人都是目標人群,但似乎又不是。
但不管如何,這些都不是我們消費者所想的事情,而是小米所應該想的事情。我們想的很簡單,我們想要去買體驗最好的產品就可以了。
至少,小米頭戴影院並不是我們想去購買的一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