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實在太方便!肚子餓了,隨手刷著手機,叫個外賣。
各類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甚至佔據了很大的空間。
也正是因為可以選擇的食物多了,人們飲食的時間也不規律了,甚至在半夜十二點,凌晨三四點這樣的時間段,仍然有人刷著外賣,準備開啟夜生活。
正因如此的飲食習慣,越來越多的人染上胃病,比如說胃潰瘍,但大多數人認為胃潰瘍只是小毛病,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大的損害,因此無需去醫院治療。
在此,我們要提醒大家注意飯後出現的這四個表現,這可能是轉變為胃癌的前兆。
一、飯後出現胃疼的症狀
胃是我們消化的主要器官,有著正常的生理功能。
正常人在飲食是不會出現異常的感覺,若在剛剛吃過飯後,產生胃疼的不適反應,那麼你的胃可能已經受到了損傷,可能感染了胃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胃癌的發生。
二、飯後出現腹瀉的症狀
有些人在吃過飯後,會產生腹瀉的症狀,他們以為這是一種正常的消化表現,其實這種情況已經說明了你的胃功能下降。
正常人的胃的消化時間是在2-4個小時之間,若在飯後隨即出現拉肚子,表明腸胃功能的紊亂,食物無法進行正常的代謝。
對於已經患有胃病的人來說,這種情況更應該重視,因為這可能是胃病病變的徵兆。
三、飯後出現反酸的症狀
人在吃飯時,我們的胃會分泌胃酸來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但是胃酸也只存在於胃中。
而所謂的反酸,是指胃酸分泌異常,甚至在食道中出現,引起人身體的不適,常有的症狀是不停的打嗝和燒心的感覺。
這種飯後反酸的表現,同樣也說明了可能存在胃癌的風險。
四、飯後出現口臭的症狀
食物剛進入胃裡時,胃就開始不停的工作,將營養和殘渣區別開來,然後運輸到腸道進行下一輪的加工。
但如果胃的消化功能衰退,那麼食物就會留著胃中,不能很好的被消化。
時間長了,堆積在胃裡的食物就會發酵腐敗,從而產生臭味,再隨著呼吸道從人的口中流出,就形成了口臭。
大量數據也表明,有胃病或者胃癌的臨床人員都有口臭,對於飯後出現口臭的現象,我們也不能輕視,以免引起胃病惡化成胃癌。
對於以上四種飯後出現的症狀我們要重視起來,檢查出身體已經存在胃潰瘍這樣的「小疾病」時,更加不可忽視,要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胃鏡檢查。
而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建議一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這是保護胃健康的有效方法,也是能夠及時發現胃癌的辦法。
只要我們重視胃病,提高防癌意識,做到及時預防,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我們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胃癌對我們身體的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