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第四季由於有趙麗穎的加入收視率可以說相當不錯,然而隨著一系列的事情發生之後,現在的中餐廳可以說是一片祥和,沒有了林大廚亂花錢報銷難的問題,也沒有了惡意剪輯的問題,然而收視率卻不升反降。
為什麼節目沒矛盾了反倒是收視率降低了呢?或許是大家覺得一家飯店太平靜了不太合理吧!
明明顧客剩了很多飯菜嘴上卻說很好吃,張亮的解釋也是相當牽強,「客氣」怕是成了《中餐廳》的遮羞布。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顧客吃完飯的時候幾位合伙人詢問了大家菜的口感,所有人給出的都是好吃的評價。
然而,當鏡頭掃過桌子的時候,很明顯可以看到好幾桌上面是有不少剩飯剩菜的。
在所有顧客都走了之後,張亮、黃曉明收拾桌子時說出了剩菜的原因,那就是「我們的菜量真的是夠大的」。
或許嘉賓也是怕觀眾看到這些剩菜而說浪費或者菜不好吃之類的話吧!
說實話,每期節目播出之後,在鏡頭中基本很難找到桌子上剩菜的鏡頭,節目組很巧妙地全部把這些畫面剪掉了。
如果要不是本期張亮和黃曉明收拾桌子的時候說漏嘴,那觀眾還真不敢確定曾經在桌上看到的是剩菜。
嘉賓在收拾桌子的時候說「菜量大」,一方面是想表達餐廳相當的實惠,並沒有說明星餐廳就很貴;另一方面也是對顧客剩菜的一個合理解釋。
然而,用「菜量大」來解釋剩菜問題,說實話,還是有點牽強的。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去飯店點菜都有一個常規操作,那就是先少點倆菜,吃完之後不夠的話再點,這樣就可以避免浪費了。
如果說什麼時候會一下子點一桌子菜,那也只有在請客的時候會那麼做,但是在《中餐廳》就餐的顧客是以「家」為單位的,因此正常情況下是不會一下子點太多的。
排除了顧客會主動點太多菜的因素,那麼剩菜的原因還有兩個。
第一,嘉賓主動推菜。
本季節目已經播出過半了,從每期的經營狀況來看,這種可能性是相當小的,要不然節目組怎麼能捨得不把這麼有趣的鏡頭剪到正片裡呢?
第二,菜品並沒有那麼太好吃。
這是可能性非常大的,很多人去飯店吃飯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點了好幾個喜歡的菜,然後偏偏就有那麼一兩道菜不符合自己的口感,最終就會呈現出好吃的菜光碟了,不好吃的菜基本沒動幾口。
顧客桌子上有剩菜,然而被問到的時候嘴上卻說很好吃,說實話,用「菜量大」來解釋這一現象真的是有點牽強了。
有剩菜更多的原因還是菜品不合口味,其實顧客口是心非的說法完全是因為「不好意思」,「老百姓的客氣」成了《中餐廳》的遮羞布。
相信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朋友或者是親戚做了菜之後問你好不好吃,明明不好吃嘴上卻還要笑著說「太好吃了」。
其實大家不只是面對親戚朋友會不好意思,就算是完全不熟悉的飯店老闆來問菜品如何的問題,很多人還是會出於禮貌回答「還可以」。
一般情況下,老百姓都是相當善良的,大家不好意思在當事人面前說對方的不好,對待陌生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對方是明星呢?況且餐廳四周還都是攝像頭,試問誰好意思說不好吃呢?
「老百姓的客氣」讓觀眾看不到中餐廳的真實狀況,就算是菜不好吃,顧客最後給觀眾的反饋都是「挺好吃的」。
相信大家還記得第五期節目中發生的狀況,那就是有客人都說了雞翅沒熟,然而當時提出這個問題的卻只有一桌客人。
說實話,雞翅一次不只做一份,也就是說這種問題不止一桌,那麼為什麼只有一桌提出這樣的問題呢?
很多老百姓在明星餐廳遇到這樣的問題會選擇包容,當時如果不是黃曉明恰好詢問的話,相信這桌客人也不會說這個問題,那麼雞翅不熟就成了永遠的謎團。
「客氣」到底有沒有錯呢?
各行各業的老闆都希望顧客能直言不諱地提出建議,然而,當他們詢問顧客的時候,大部分得到的卻還是非常「客氣」的回答。
「客氣」並沒有什麼錯,但是大家也不應該什麼事都客氣,有些時候,我們面對問題就應該很不客氣地講出來,這樣對方才能發現問題,從而更快地做出調整,從而給大家展現出更好的狀態。
對於某些行業來說,「不客氣」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