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份,由顏社音樂牽頭,在臺北華山文創區舉辦了為期5天,臺灣首場大型的嘻哈展覽「嘻哈囝 TAIWAN HIP HOP KIDS」。而這場文化展覽,還是免費進場的。
其中,這場展覽集結了臺灣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嘻哈廠牌,包括」顏社「在內,有大支領軍的」人人有功練「,以熱狗為首的」本色音樂「,及臺中新興勢力」混血兒娛樂「。
參展單位一共有十四組饒舌歌手及廠牌經營者,特別設有「臺灣嘻哈專輯一百選」的牆面,引領觀眾認識臺灣90年代起建構與累積的饒舌音樂文化。
展覽的這幾天,盛況空前。陸續有饒舌歌手及廠牌員工、嘻哈文化愛好者、嘻哈樂迷、嘻哈文化相關的工作者等來到場地,一睹臺灣Hiphop版圖近20年的歷史。
除了展覽,這個計劃還衍生了講座,以及第二期的臺灣嘻哈紀錄片計劃。我覺得這是需要讓人看到的事情,為生根發芽多年的中文饒舌留下紀錄。
蛋堡:「如果現場發生爆炸,臺灣嘻哈倒退20年!」
作為本次展覽的主辦方,顏社音樂的老闆迪拉表示:「從熱狗MC HotDog第一張迷你專輯《犬》的發行開始正式算起。
臺灣嘻哈音樂的發展已有十八年之久,這樣的長度足以有跡可尋地探索出一套屬於臺灣嘻哈完整的發展脈絡。
據統計,臺灣目前發行的嘻哈饒舌專輯超過250張,歌手們的創作全然展露出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嘻哈文化和與思想。」
顏社音樂老闆 迪拉(張逸聖)
在「嘻哈囝 TAIWAN HIP HOP KIDS」展覽結束的半年後,同樣由顏社主導的臺灣嘻哈紀錄片《嘻哈囝 TAIWAN HIP HOP KIDS》也在近期火熱地一連釋出。
這部讓人滿懷期待的紀錄片分成三部,分別是創作、經營、起源三個方面,來講訴饒舌音樂在臺灣的轉變。
還記得在今年,頑童MJ116拿下金曲獎最佳組合的時候說過:」我們是一群人,一直朝同一個方向前進,這裡是華語嘻哈的發源地,臺灣早就有嘻哈「。
頑童MJ116 大淵
真正的中文Hiphop,從二十年前熱狗和大支的地下Demo時代開始。在將近20年的時光裡,這些臺灣小孩走過的路、做過的夢、那些饒舌歌曲裡的人生故事一一在紀錄片裡呈現。
迪拉和熱狗
如果說金曲獎是見證了臺灣Hiphop的傳承,那麼《嘻哈囝》則是記錄了臺灣Hiphop的發展及規劃。
這部紀錄片由顏社老闆迪拉為採訪人,並在他的角度去講述臺灣嘻哈的發展歷程。
迪拉和「人人有功練」老闆大支
迪拉認為,饒舌世界就是一個武林。《嘻哈囝》裡,迪拉帶領大家走進臺灣嘻哈武林群俠傳,將走在這條嘻哈武林很前面的英雄人物的事跡留在鏡頭前。
混血兒辦公室
這是一個饒舌武林和一代人的故事,所以迪拉構築了一個四大門派——顏社、人人有功練、本色、混血兒的故事。四大門派旗下各有高手,出身氣質各異,饒舌路術更是大不相同。
臺灣嘻哈圈二十年,這些人從屁孩混到饒舌大叔,混跡街頭的少年到小巨蛋的天王星。這故事已是歷史的印記,無法簡單描述,但一定要說。
前言:「嘻哈囝」來自臺灣各個角落,帶著各自的成長故事在社會走跳,饒舌反應出最真實的生活處境,創意取材毫不設限,純粹、生猛、誠意十足。
看看他們在自己的武俠世界裡,如何用創作去詮釋自己的流派和劍法。
TAIWAN HIP HOP KIDS創作篇觀賞
▽▽▽
片中,迪拉問了每一個創作者「嘻哈對你來說是什麼?」每一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
本色的頑童說:「嘻哈迷人的地方就是,我們都一樣。」
顏社的李英宏認為「嘻哈的魅力所在,就是把70、80年代的老歌重新演繹成為嘻哈」。
熱狗大哥說:「Hip-hop饒舌音樂它有一種魔力,這種音樂太簡單了,簡單到人人都可以做」。
混血兒的草屯囝仔則說:「嘻哈對我們而言只是一種詮釋的方式而已,嘻哈就是自己的文化」。
而當問到寫歌的方法時,國蛋說「我會一邊想像自己是老黑的話會怎麼唱」。
熊仔則說,「自己都用腦內想像寫Beats,常常一邊騎腳踏車一邊寫」。
這一集,可以讓大家充分了解到創作者的創作技巧和方式,因人而異。
有人是先寫詞再作曲,再加以編曲和錄製,而有人則相反,有編曲先再去填詞。對於創作,創作者怎麼舒服怎麼來。
只要是好音樂,這就是一件好作品的呈現了。創作者用不同的方式,在寫自己的故事;用不一樣的節奏,傳達生命歷經的情感。
前言:當所有人都不看好你的時候,你必須開創,努力向前,打下地基。嘻哈囝掌門人、師兄各自走出了一條路,不約而同的擁有死忠的群眾,於是武林裡多了許多人一起來練武。
就像蛋堡歌詞裡所說的「如果沒人跟著起舞,我們怎麼革命」,人多就不怕,終於可以大聲說「跟你一起當個嘻哈囝!」
TAIWAN HIP HOP KIDS經營篇觀賞
▽▽▽
第二集,可以讓大家充分了解到這些嘻哈公司、廠牌的經營之道。讓我想起了美國的一本記錄Hiphop歷史的生意書,點題《嘻哈這門生意》。
迪拉組建顏社的時候,當初是通化街的一棟舊公寓開始的。
而由玖壹壹創辦的混血兒娛樂,則是以玖壹壹所賺的錢去支持那些對嘻哈懷抱夢想的人。
人數眾多的「人人有功練」聚集了熱愛嘻哈的人們,不只有專職的嘻哈囝,也包括了把嘻哈當成興趣的的嘻哈囝仔。
本色音樂則以大帶小的方式,像是當初張震嶽帶熱狗、熱狗帶頑童來讓大家看到更多年輕世代的饒舌歌手。
這些能夠代表臺灣嘻哈的單位,不約而同的向著同一個目標,就是傳承自己熱愛的文化和精神。
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本色的老闆喬治的一番話。
「我在美國長大,每年的公告牌榜前十名的幾乎是Hiphop。我做本色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做的是主流,並不是另類、地下,但我知道,這是要花時間的」。
時間證明一切,在喬治的帶領下,張震嶽、熱狗、頑童MJ116成功打進主流市場,這些藝人甚至成為了臺灣Hiphop的先鋒人物,收穫的是獎項和小巨蛋。
饒舌歌手和嘻哈公司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往往是在大家看不到的環境下,逆流而上,衝破主流。最後他們收穫的,正是應得的,也是他們最想要的,天道酬勤。
前言:現在被眾人仰望的嘻哈囝們,也曾經默默無聞、孤獨地埋頭創作,引領他們進入嘻哈音樂的、影響他們創作的,這些偶像的偶像會是誰呢?
曾經是青澀少年的他們有過偶像,這些人、這些音樂陪伴他們度過年少輕狂的歲月。「嘻哈囝」何其幸運,走在他們舖好的路上,勇敢地做著夢,期待著下一個10年的黃金歲月。
TAIWAN HIP HOP KIDS起源篇觀賞
▽▽▽
第三集,臺灣嘻哈的起源為什麼放在最後?或者這是一個倒敘,記錄這些「嘻哈囝」為何受到啟發從事這種音樂。畢竟留在最後的,都是重量級的。
片中的內容,除了問到這些饒舌歌手們首次接觸Hiphop文化的契機外,包括MC Hotdog和大支也論述了他們最初從「羅百吉、L.A. Boyz」中認識嘻哈的樣子。
想BCW、蛋堡、國蛋這些饒舌歌手中,可以看出美國東西海岸對他們的影響,包括生活、創作和理想。
而熊仔、夜貓組等這些新一代臺灣饒舌領軍人物,帶領他們進入嘻哈世界的人並不是臺灣饒舌大哥熱狗和大支,而是周杰倫。
或者你會覺得驚奇,其實不以為然,作為90後,周杰倫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儘管周杰倫做的並不是純粹的Hiphop,但你能了解到臺灣嘻哈的那種獨特的運行脈絡。
大部分的Hiphop音樂愛好者在遇見這個文化的時候,基本都是年少青春期間。由於饒舌歌曲中較直白的,甚至經常出現髒話的歌詞內容,讓他們常被誤會是壞孩子。
這些孩子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自己所嚮往的Hiphop。
從零碎的幾個人開始到現在,越來越多人投入饒舌這個行業,越來越多人認識、支持並理解他們,讓這群「嘻哈囝」真的實現了當初的夢想,把中文Hiphop做到主流。
雖然「嘻哈囝」計劃的展覽和紀錄片算是結束了,但這四個廠牌和其他臺灣饒舌勢力卻未停下腳步。
據了解,顏社還將在《嘻哈囝》計劃裡創作一首主題歌,以及一本暫名為《嘻哈囝:臺灣饒舌故事》的書籍。
這一些舉動,完全可以讓這個「嘻哈武林」團結起來,成為中文Hiphop的傳奇性片段。
參考資料:KAO!INC官網/ELLE雜誌/KKBOX/BOUNCE網站
RDS混音工廠混音作品試聽
詳情請諮詢RDS混音工廠小客服
客服號:DopeShit4767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RDS免費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