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其虎, 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全國首屆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2006年獲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江蘇省政協委員。文化部青聯委員。全國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家一級演員。
曾受業於江世玉、畢高修、李德彬、李金鴻、曲詠春、蕭潤德、夏永泉等諸多名家,並拜著名葉派小生藝術家葉少蘭為師,宗葉派。被譽為「允文允武,富於陽剛之美」,不可多得的京劇小生演員。
榮獲獎項:
1993年榮獲首屆中國梅蘭芳金獎大賽金獎;
1987年獲得首屆全國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小生組最佳表演獎;
2010年榮獲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
2000年榮獲文化部青年演員評比展演榮譽獎。
1986年在江蘇省青年演員匯演中,榮獲表演一等獎;
1987年在江蘇省舉辦的晶瑩杯比賽中榮獲「十佳演員」之首;
1990年獲得世界風箏都濰坊京劇演員邀請賽最佳演員獎;
拍攝了五部京劇藝術電影:《張協狀元》主演張協、《柳蔭記》主演梁山伯、《九江口》主演華雲龍、《文姬歸漢》主演左賢王、《滿江紅》主演宋高宗。與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長榮先生合作,拍攝戲曲電視劇《鴛鴦帕》。
出版發行了五張個人演唱專集。
1993年以來多次赴臺灣進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演出。有幸與京劇大師袁世海先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孫嶽、馮志孝、寇春華、劉長瑜、李維康、耿其昌、尚長榮等同臺合作《群英會》《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玉堂春》《春草闖堂》等。長期與于魁智、李勝素、楊赤、朱強、奚中路等中青年藝術家合作。
代表劇目有:《張協狀元》《轅門射戟》《白門樓》《羅成叫關》《飛虎山》《打侄上墳》《八大錘》《羅成託兆》《監酒令》《玉門關》《周仁獻嫂》《白蛇傳》《呂布與貂蟬》《柳蔭記》《四郎探母》《鳳還巢》等。
長期到大學、中學、小學進行京劇講座,傳播京劇藝術。
受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邀請,錄製了四期《跟我學》,教授京劇小生唱腔藝術名段。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新年京劇晚會錄製。發表論文《五子登科,心與神會》對學習葉派藝術的體悟、《師法嘗新》等。
參加中央電視臺《彩霞工程》、《粉墨春秋》、《東方之子》專題錄製。
江其虎是活躍於當今國際舞臺的優秀京劇表演藝術家,曾參加世界許多國家藝術節演出,參加多種形式的藝術創造,跨劇種,跨行當,具有探索性、實驗性的劇目。有被譽為活化石的南宋戲文《張協狀元》,在劇中扮演男主角張協,此劇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在參加芬蘭藝術節、波羅地海藝術節、挪威培爾根藝術節中都獲得很大成功。在中國第二屆崑曲藝術節演出中,獲得一致好評。此劇通過重新創作加工,以京劇的表演形式呈現在舞臺上,第二次參加了芬蘭藝術節,演出獲得圓滿成功。
在實驗話劇《魯迅的故事新編》中任男主演,參加了日本布萊希特藝術節。
與美籍華人導演陳士爭合作古希臘悲劇《巴凱》扮演主要角色國王潘希斯和皇后阿鴿維兩個不同性別的角色,其人物截然不同,反差極大。參加了希臘德爾非藝術節、奧地利卡農桐藝術節、香港藝術節,獲得很大成功。
與著名現代派作曲家郭文景合作現代歌劇《夜宴》,扮演劇中男主角李煜,參加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巴黎秋季藝術節、德國柏林藝術節、澳大利亞帕斯藝術節,北京國際音樂節,獲得極大成功。在參加林肯中心藝術節主席在觀看後,盛讚江其虎的演唱說;「你這樣的嗓音,以前只是在我腦海中想像過,今天終於聽到了,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
接著又與郭文景合作歌劇《鳳儀亭》,扮演男主角呂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首演,接著參加了義大利都靈音樂節,德國科隆藝術節反響極大。2012年在美國查爾斯頓斯布雷託藝術節與加拿大著名導演AtomEgoyan合作《鳳儀亭》,紐約時報評價京劇表演藝術家江其虎的演唱撼人心魄,塑造了呂布的悲劇性格,感動了每位觀眾。得到了「五顆星」的最高讚譽。
在與郭文景、林兆華和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合作歌劇《李白》中,扮演「詩」,在美國首演,獲得一致好評,相繼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海藝術節、香港藝術節、義大利羅馬演出,獲得成功。
與新加坡著名導演王景生合作演出了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扮演長女。該劇有六個國家的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並同臺演出,六種語言同時出現在舞臺上,這種表現形式在世界舞臺上前所未有,參加了香港藝術節、澳大利亞帕斯藝術節、德國柏林藝術節、丹麥國際夏季藝術節,並在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演出,獲得巨大成功。
另外,還在大型歌舞劇《清明上河圖》中扮演宋徽宗、賀歲京劇《宰相劉羅鍋》中,扮演乾隆,在實驗劇《花木蘭》中扮演男主角張冠。這幾部戲都各具特色,形式新穎,具有創造性。
江其虎為中國傳統藝術京劇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合作,開拓了新的領域,為京劇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江其虎嗓音極具個性,大小嗓音結合的圓潤自然,高寬醇厚,堅實明亮,演唱鋼柔相濟,情韻兼致,表演功力極佳,身段和武功方面也有紮實的基礎,工架穩練,颱風大方,文武兼備富於光彩。江其虎戲路很寬,擅演雉尾生、武小生、冠生、巾生、窮生。被譽為「不可多得的京劇小生行當中的全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