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愧,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看《千與千尋》,這還是為了追《流金歲月》給愛奇藝衝了vip。結果《流金歲月》看了一半棄劇了,會員費不能浪費,於是找電影看,周六晚上就窩在沙發裡,和老趙兩人看完了這部二十年前的經典動畫片。
我在這部電影裡,看到了貪婪和上進。
千尋不屈不撓地問湯婆婆要到了一份工作,幹著最苦最累的活。擦地,清理大澡堂,給人人都嫌棄的河神疏通髒汙。
千尋比任何人都上進,但是她不貪婪。
無臉男捧出一把昂貴的藥浴牌,又把別人都想要的金子遞給她,千尋卻一次次拒絕,她說,我不需要,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誤入這個世界,千尋知道自己的使命,她要快點救出爸爸媽媽。
上進,知道自己要什麼。
貪婪,是因為忘了自己想要什麼。
白龍忘了自己的名字,變成了湯婆婆的傀儡,為了偷東西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
油屋裡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拿美食換取無臉男的金子,以為人人趨之若鶩的,就是好東西。
無臉男因為寂寞,一心討好千尋,結果性情大變,吃下了一盤又一盤自己不需要的食物,甚至吞下了三個無辜的生命。
千尋有一個解藥,是河神為了報答,給的一顆丸子。千尋用半個丸子救了白龍,半個丸子救了無臉男。這個解藥只有一個效果——
吐出來,吐出來就好了。
把不需要的東西吐出來,白龍和無臉男又重新成為了自己。
《千與千尋》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在電影裡都找到自己的救贖。
有人被白龍和千尋的愛情感動,也有人記住了,不工作就會變成豬。
我會記得,千尋大喊著說,別吃太胖了,會被吃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