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及腳手架被黑色幕布遮蓋起來,外面難以看出其中端倪。
業主在原房屋外新砌出紅磚牆
聯排別墅院子裡的隔欄被拆,盆栽、灌木被破壞,腳手架也搭進自家的院子裡……近日,家住長寧區愚園路1221弄御華名苑的裘先生因人在國外,暫時無法回國,他的親戚在2個月前偶然間發現,裘先生家門前竟被隔壁鄰居弄得一團糟,對方不僅新砌了圍牆,將原有房屋向外拓寬了1米,新修的陽臺甚至延伸到了裘先生家的花園裡:「這不就是私自搭建違法建築嗎?」
對此,鄰居劉先生表示,搭建腳手架是因房屋漏水,要對房子進行整體修繕,至於新砌圍牆以及多出的面積,則是在產證範圍內。
目前,長寧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已介入調查。
業主投訴
這是在私自違建
今年9月,人在國外的裘先生突然接到鄰居打來的電話,對方稱他家的房子受到白蟻困擾,需要搭建腳手架在裘先生家的院子裡進行修繕,希望裘先生給予方便。但是,裘先生考慮到自己家中無人,便婉拒了鄰居,希望對方等他回國後,再一起商量處理。
到了10月中旬,裘先生的親戚蔡女士無意中發現,裘先生家的鄰居竟在沒有徵得裘先生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在裘先生家門前的花園裡搭上了腳手架,而兩棟房子之間的隔離圍欄被全部拆除,原本種在裘先生家院子裡的灌木、盆栽等植物也被一一破壞。
「院子裡還有一個明朝的石碑,被損壞了一個角,這是10年前花了6萬塊買的。」蔡女士說,裘先生一家人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國外暫時無法回來,而鄰居趁著裘先生家裡沒人,在兩棟房子之間的隔離圍欄處挖了一個寬約兩米、深一米的長坑,搭建大型腳手架,將3層高的房屋全部覆蓋。
這一次,鄰居又改變了說法,稱自己家裡漏水,要整體修繕,才搭了腳手架,可是蔡女士卻發現,事情並不像鄰居說的那麼簡單。
隨著腳手架漸漸搭好,鄰居家裡運來了很多磚塊,也陸續來了很多工人,他們甚至從腳手架上就能直接進入裘先生家的花園,工人們還用黑色的幕布把腳手架遮蓋起來,讓從這裡經過的路人難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蔡女士曾經試圖掀開過黑色幕布,結果令她非常意外,她看見工人們在圍欄邊上砌起了磚牆,這讓隔壁房屋的外牆向外拓寬了至少1米以上,並且3層房屋都有向外拓寬的跡象。
「這不就是私自搭建違法建築嗎?」蔡女士說,鄰居的做法不僅侵犯了裘先生等其他業主的權益,還破壞了小區風格,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環境,最重要的是,侵佔了公共面積。
為制止鄰居侵權行為,裘先生特地委託蔡女士幫忙處理此事。整個11月期間,蔡女士曾多次報警,希望鄰居家能停止搭建違法建築,恢復裘先生家門前院子原本模樣,但是,每當警方調解完畢,鄰居又自顧自地開始動工。
「我們已向城管舉報,也在通過法律程序維護權益,但兩種方法的過程都太漫長,我們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能讓鄰居立即停止違建行為。」蔡女士無奈地說道。
記者走訪
3層別墅整體「拓展」
12月9日,記者來到愚園路1221弄御華名苑,剛走進這條不算寬敞的弄堂,就能在路邊看到很多堆成1米多高的建築垃圾,木板、鋼筋、廢舊家具等垃圾將過道佔據了三分之一,電瓶車和行人經過的時候,顯得有些擁擠。
再往裡走,遠遠地就能看到一戶房屋幾乎被黑布完全包裹,非常顯眼,走近之後,能聽到施工時發出的電鑽聲以及敲打聲,在這條弄堂裡,只有這一戶人家的柵欄被砌起來的磚塊所遮擋,外人難以看到房子內部的樣貌。而這棟房屋的業主正是蔡女士舉報的裘先生的那戶鄰居。
記者跟隨蔡女士來到裘先生家,看到部分鋼筋和木板搭搭起的腳手架已經延伸到了裘先生家的院子裡,而腳手架內則是一面新砌出來圍牆,新圍牆再往內1米,才是房屋原來的圍牆。
通過對比旁邊相同房型可發現,原本圍欄距離隔壁房子還有1米多寬,如今隔壁新修的圍牆已經緊貼住圍欄,房子的另一側也向外拓寬了1米多的距離。
記者目測,這棟房屋的北面和西面均向外延伸1至1.5米的寬度,硬生生多出來2條過道,並且房子的3層樓均是如此擴展。
「他們(鄰居)空中陽臺的部分已伸到這邊的花園了,推開窗就是我們的院子。」蔡女士直言,如此明目張胆的違建令人震驚。
3層樓都向外擴展,違建面積至少有100平方米,按照同小區的房價來看,每平方米在15萬元以上,那麼他(鄰居)侵佔的金額起碼達到了上千萬元。」 蔡女士說,鄰居打著房屋漏水要進行修繕的「幌子」,實際上卻是在謀取個人巨大的利益。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10多名工人在這戶鄰居家裡進進出出,搬運著物料,並把一些廢棄的建築材料堆放在弄堂裡。
據蔡女士回憶,這些工人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不管是周末還是工作日,都能聽到施工的聲音。
被投訴業主
是在裝修,並非違建
12月9日中午,記者來到御華名苑的物業管理處,負責人王先生表示,正在施工的這戶人家是否存在違建的行為,不歸他們負責,具體情況也不清楚。
「街道、區裡、市裡的城管都來檢查過的,但是這些事我們管不了。」王先生說,接到業主的投訴後,他們聯繫過相關政府部門,可由於物業公司沒有執法權,只能盡力調解鄰裡之間的糾紛,無法對其是否違建定性。
隨後,通過物業公司的聯繫,記者見到了被投訴的業主劉先生,他告訴記者,這次施工並非搭建違法建築,而是裝修,並且他已經向城管和街道房辦報備了。
「我請第三方來評估過房子,有不規則漏水,必須要修理,所以有了這次裝修,包括更換瓦片。」劉先生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一份報告,其檢測單位為「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房屋質量監測站」,檢測日期為2020年9月1日。
檢測報告顯示:「房屋目前存在一定的滲漏、損傷情況,建議採取合理的措施進行修繕處理。」劉先生說,他是根據這份報告,僱人對房屋進行維修,並搭建腳手架的。
對於房子周圍為何會新拓展出1米多寬,劉先生稱:「因為滲水太嚴重,這是為了把水引出去,不是現在搭的,2006年就搭出來了,現在用新的材料補救,防水。」
對於記者「用磚塊搭建出來的部分是否屬於違法建築」 的質疑,劉先生回答稱:「我有產證的,這是我的面積、我的過道,他們(蔡女士等人)不懂。」
記者提出看一下產證,劉先生明確表示:「這個不能給你看的。」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砌出來的圍牆早在2006年就已初具雛形,當時是用玻璃代替磚塊,後來又拆掉了,換成了現在的圍牆,如今像他這樣砌磚搭建圍牆的業主,在御華名苑裡不止他家一戶。至於弄堂裡的建築垃圾不是他們一家的,小區裡還有其他正在裝修的業主,積滿一車後,就會有人來拉走。
12月9日,記者致電長寧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向其求證劉先生家的情況是否屬於違法搭建,作人員表示,目前已介入調查,並在11月11日向劉先生開具了《違法搭建法律後果告知單》,後續工作人員將對比紅線圖,開展進一步調查取證。
作者:張佳琪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