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女星直面年齡講述人生,為什麼這檔節目做到了?

2021-02-08 娛理

第二季《女人30+》昨日收官,馬伊琍在FIRST影展上對於電影《破卵》的解讀,將兩季《女人30+》的話題指向了更本質的思考——為什麼卵子一開始就被要求帶著使命?為什麼它不能只是一顆卵子?為什么女人不能只做她自己?

截圖自微博

今年的劇綜市場女性題材大爆發,由年齡開始引發出的討論,往往貫穿這類節目的始終。而女性題材早已被準確預判,《女人30+》第一季於2019年推出,比市場爆發早一年。這檔由騰訊視頻和新世相聯合出品的微綜藝以訪談實錄的形式呈現女明星30+狀態和思考的節目,在2019年收穫了超2億的播放量,貢獻了多個熱搜話題。陳喬恩「有錢的孤苦無依的老人」的壯語,秦嵐的「不將就」的擇偶標準廣為流傳。

而第二季《女人30+》傳播更是得到大爆發,6期節目共有五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江疏影 不愛比不婚更可怕#、#楊天真為工作犧牲身體怎麼了#、#陶虹聊被當成過氣女演員#、#馬伊琍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將節目的熱度又推至了一個新的高峰。數據顯示,第二季《女人30+》全網總播放量超過7億,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近超過20億,多次進入微博熱搜榜,其中#馬伊琍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楊天真 為什麼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登上熱搜第一。


截圖自微博

《女人30+》第二季相關熱搜

兩季《女人30+》共邀請到了13位女明星在節目中敞開心扉,並願意呈現自己私生活的一面。13位女明星拋出自己對年齡的看法,對性別、家庭和社會的思考,形成了極高的話題度,在此基礎上,一二線都市女性被連接到了一起,《女人30+》造起了女性議題討論場。

《女人30+》的魅力到底在哪裡?何以讓女明星願意主動敞開自己?又何以在女性題材節目爆發的今年,也能別開生面撐起一片輿論陣地?

青春退去,我找到了自己

女性年齡,在國內文化中仍屬於不能公開討論的秘密,但女性因年齡而遭遇的現實困境和非議卻又無處不在。矛盾日積月累,情緒需要得到宣洩,理性討論需要呈現在臺前。一檔合格的女性題材節目,對女性年齡的討論是繞不過去的大山。

《女人30+》以微綜藝訪談實錄的方式切入女性題材市場,每一季邀請年齡30+或接近30的女明星參與訪談,第一季有張栢芝、陳喬恩、秦嵐、馬麗、吳謹言、謝娜、戚薇,第二季邀請來了任家萱(Selina)、昆凌、江疏影、楊天真、陶虹、馬伊琍。

《女人30+》第二季節目海報

每位女明星成片2集,每集時長7、8分鐘,而在這一共十幾分鐘的時間,節目對我們呈現的是這個女明星獨特的,同時又具有共性的女性成長經歷,對年齡的討論直奔主題。

「我是馬伊琍,今年44歲」「我是陶虹,今年48歲」「我是楊天真,今年35歲」「我是陳喬恩,今年40歲」「我是秦嵐,今年38歲」……

這就是《女人30+》每一集的開頭。你能想像這群比普通女性更需要諱莫如深自己年齡的明星,竟然會在鏡頭前直面這個不能被討論的秘密?

《女人30+》第二季第一期第三期第六期片頭,任家萱(Selina)、江疏影、馬伊琍

《女人30+》是真誠地來討論女性年齡這個議題,幾乎沒有遮掩和迂迴,女明星呈現出了自己最為困惑的一面、難以承受的非議和歷經千帆後開始覺醒的自己。

陳喬恩駁斥社會對大齡女青年不幸福的刻板印象,認為就算自己會孤苦無依,也是個有錢的孤苦無依的人,女性就是要夠強大才能做小女孩。

楊天真雷厲風行,氣場強大,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深度而不是長度,為什麼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

馬伊琍評價《破卵》電影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一定要賦予卵子使命成為受精卵?它也可以就是一顆卵子,女性任何年齡都有資格談欲望和性。

《女人30+》第二季第六期,馬伊琍

《女人30+》節目中的女明星各有不同的經歷,但都遭受著來自外界共同的對於女性年齡的刻板印象。到了適婚年齡不結婚,就一定不幸福;結婚了又離婚了,就是沒有再精彩的權利;有了孩子有了家庭,成為某人的妻子和母親,就應該退居幕後……

已經佔據社會優勢地位的女明星況且都遭遇年齡非議,更別說普通女性因為年齡要承受的外界壓力。

理性討論的聲音伴隨著《女人30+》呈現出的話題開始聚集。

兩季節目共邀請了13位女明星,她們有的事業有成,有的為人妻為人母,有的經歷了劫後餘生。在經歷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上半場後,她們如今都殊途同歸地走上了一條自我覺醒之路,與她們產生共鳴的還有網絡上成千上萬的女性群體。

陶虹說伴隨自己一生時間最長的是自己,要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而只有青春退去,人才有能力和智慧找到自己。「40歲之後,我才是我」。

《女人30+》第二季第五期,陶虹

女性覺醒勢不可擋,《女人30+》順勢而為

《女人30+》由騰訊視頻聯合新世相出品。你可能不知道,這檔女性紀實訪談節目的靈感來源於新世相公眾號的後臺留言。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女性題材劇綜在今年爆發,但真正觀念上的覺醒是5年前。」新世相首席品牌官、《女人30+》總製片人邵世偉認為。「5年前女性群體的購買力和在新媒體上的影響力已經很引人關注。」

有了經濟基礎,精神領域的覺醒迅速而猛烈。

以新世相2018年全年發布的文章為參考,年度排名前30的文章,40%都跟年齡話題相關,而排名前十(閱讀量超100萬)的文章佔比更在50%以上。在新世相接近2000萬的用戶中,女性用戶超過了70%,且大多來自於一、二線城市。

邵世偉介紹,在話題製造層面,新世相很有底氣,因為新世相一直保持著跟用戶群體高密度的互動,為此他們還建立了AI資料庫。「我們沒有把公號或者APP當成一個單向輸出內容的工具,我們是在做產品,隨時都在跟用戶溝通和搜集反饋,用戶貢獻給了我們無數的故事。」

《女人30+》第二季海報

新世相把公號和APP當成了用戶故事沉澱的工具,這也是他們製造話題所向披靡的武器。策劃內容輸出前,新世相都會Check一下資料庫,如哪些話題在增多,用戶最近困惑的是什麼,關注的是什麼……總之關於用戶需求要全面掌握。

「兩年前,也就是2018年,我們發現我們的女性用戶越來越熱衷於討論30歲後、40歲後的自己會面臨什麼,像存款多少,要不要離婚,事業重要性之類的討論度非常高。我們的直觀感覺就是,成年女性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會跟年齡掛鈎。也是在兩年前,我們開始嘗試影視化發展,圖文能承載的信息是有限的,視頻內容肯定是大的趨勢。」

邵世偉介紹,《女人30+》在2018年開始策劃,最後確定以微綜藝訪談紀實的形式呈現。邵世偉很誠懇地表示,以微綜藝訪談的形式切入進影視領域,是新世相作為新人比較有把握的嘗試。「體量小,試錯成本低。節目以話題為主,每集幾分鐘都直奔主題,我們認為這種形式和時長是合適的,易於傳播的,能讓我們實現小步快跑。」

《女人30+》第一季海報

確定了要做女性30+的視頻內容話題,接下來就是確定做明星題材還是素人題材。跟文字形式不同,視頻需要得到傳播,明星的加入可以迅速實現熱啟動。新世相剛開始策劃的時候也有想過素人,但前兩季還是選擇了明星。

「一方面是我們長期跟明星保持深度的合作,明星資源本來也是我們的優勢;另一方面幾乎所有影視項目的話題營銷都離不開明星,前兩季我們要迅速做起聲量,需要借力使力,明星其實是女性話題的先行者,你會發現她們的困擾、焦慮,其實跟普通人是一樣的。」

給弱勢者前行的力量

「你說30歲對於現代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

「它不意味著什麼,只是隨著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發展,你有了一定的成熟度,就會進行思考,你從哪來到哪去,你的人生想要怎麼過。30歲,是一個人開始思考的年齡,對男人來說也一樣。」

《女人30+》第二季第六期,馬伊琍

「只是這樣思考的能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無障礙地擁有。」邵世偉告訴娛理工作室,《女人30+》節目和新世相的女性受眾,60%以上擁有本科學歷,來自一二線大城市居多,新世相做的內容是滿足了這部分女性的精神需求。「這意味著《女人30+》倡導的女性意識覺醒、人格獨立的價值觀是這部分女性的共識,但放眼整個社會,這群女性代表不了更廣泛的人群。」

「你認為的普世價值,在另外很大一部分人眼裡屬於離經叛道。」邵世偉對比各家社交平臺的輿論氛圍,有很多感慨。「尤其短視頻平臺的輿論氛圍,你去看看涉及到兩性和婚姻話題的,那些被頂到最前面的評論都是什麼,像家暴,一定是女人做了過分的事才導致老公這樣。」

在一二線城市以外,還有更廣泛的女性人群,她們或許本身自我意識正在覺醒,但她們面臨的輿論氛圍成為了她們自我意識覺醒的最大障礙。

「我們想要《女人30+》實現的意義不僅限於滿足、表達一二線女性的精神內核,我們是希望節目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女性話題討論場。在這個討論場中,由明星連接起一二線女性,再由一二線女性連接起三四線女性,我們希望能給更弱勢以前行的力量。」

《女人30+》第二季第三期,江疏影

但普通女性,或者更弱勢女性的煩惱和精神需求,跟明星有可比性嗎?

邵世偉認為,需要把明星跟普通隔開來討論的標準無非是有錢沒錢,有錢能解決90%以上的生活問題,但並不能解決精神困境。而共同的群體,總是存在一些相似的困境。

「我們從來沒有說讓明星來給普通女性立學習的榜樣,明星自己也不認可榜樣這個詞。我們只是以明星的視角拋出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年齡帶來的社會焦慮誰也不能避免,我們要的是吸引大家來討論,不是來模仿。」

《女人30+》第二季第四期,楊天真

《女人30+》兩季已經收官,各維度的數據顯示節目在女性話題上的成功。

邵世偉表示,《女人30+》還會繼續推進,在女性群體覺醒的大環境背景下,這檔節目沒有停下來的理由。前兩季以新世相熟悉的話題手法操作,下一季會進行更深度的模式改革。

「《女人30+》是訪談對話,也是綜藝節目,下一季會更向節目性傾斜,還會考慮啟用素人,讓素人跟明星的思考直接碰撞。」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可閱讀更多娛理精彩內容

臺劇文藝復興  我們都是湖北人  90後三十而立

疫情下的綜藝   疫情下的劇組  疫情下的電影人 

疫情下的臨時工  疫情下的電視人  疫情下的影視行業 

疫情下的新人演員  訓練生節目版權費調查 2020年中觀察

偶像公司CEO談新人標準  音樂綜藝修改歌詞之謎

影視劇綜藝配音  粉絲運營請就位  青春有你四色解碼

國產劇濾鏡調查  韓國N號房事件  清平樂背誦天團

慶餘年  囧媽  寄生蟲  想見你  安家 隱秘的角落

花木蘭  三千鴉殺  王國  青春有你2  三十而已

張國榮  鞏俐  湯唯  梅小青  孫儷

黃曉明  佘詩曼  李宇春  許光漢  邱澤

 黃軒  孔雪兒 樓姐樓炅擇  劉維  黃覺

王智 藍盈瑩 白冰 沈夢辰 張萌  金莎  海陸

微信公眾號最近更改了推送機制

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

也就是說,需要大家

將[娛理]設置星標

多點在看

這樣算法就能

提升我們和你們之間的聯繫啦

親愛的你

就能更及時地收到我們的信息啦

↓↓↓

相關焦點

  • 耿直女王張雨綺:我那麼紅,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這檔節目裡?
    《姐姐的愛樂之程》終於開播了,這是為《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7位姐姐量身打造的一檔綜藝節目。很多人以為這檔節目只是簡簡單單地讓幾位姐姐出去旅旅遊,散散步,唱唱歌,吃喝玩樂一下,似乎就是看個樂呵。在第一期節目中,徐崢在與眾位姐姐聊天過程中引出了一個話題:「你們來參加這檔節目是為了什麼?」
  • 鍾麗緹談年齡焦慮顯灑脫!敢直面歲月的她,沒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在節目中,她大方地聊起了年齡焦慮的話題,引起了不少觀眾的思考。被問到如何與年齡帶來的焦慮感和解時,鍾麗緹略加思考,坦然表示年齡在自己這裡只是一個數字而已。說這句話的時候,她的模樣很優雅,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從容感。
  • 《乘風破浪的姐姐》五公結束:為什麼說阿朵拉回了這個節目的立意
    在這一期節目中,我們從歸來的七位姐姐身上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隊長阿朵更是時常人生導師在線,給這個團隊和節目賦予的新意義,也讓人眼前一亮。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在說:阿朵拉回了這個節目的立意。這個節目最初的立意是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後,很多人都在驚呼,這樣一部現象級的綜藝竟然真的可以如約上線,中年、女性、獨立,這些關鍵詞似乎點燃了某種被壓抑已久的大眾情感。作為一個已經30+的女人來說,我對於這檔節目就有著一種別樣的情感,那就是終於有人能夠說出我們想說的話:我三十歲了,那又怎麼樣?
  • 阿雅,周迅的這檔綜藝節目為什麼還不夠火?
    《很高興認識你》是周迅參加的第四檔綜藝節目,阿雅更是以綜藝出身,兩人搭檔,倒是顯得特別和諧。阿雅給人一種鄰家大姐的感覺,之前和大小S,範曉萱一起參與的綜藝旅遊類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關於她們的友誼也是廣受議論,節目裡阿雅總是被大小S欺負,不管怎麼掩飾都顯得有些尷尬,生活中也總是那個默默做事的人。
  • 54歲李若彤敢於正視年齡,還有多少女星能做到
    近日,素有&34;之稱的李若彤在社交平臺上公開慶祝自己54歲的生日,毫不保留地正視自己的年齡問題。這在娛樂圈來說,是屬於比較&34;的舉動了吧?畢竟年齡對於女星而言一直都是秘密。因此,她此番直面自己年齡問題的行為,也意外地圈了一波好感。
  • 54歲李若彤敢於正視年齡,還有多少女星能做到
    近日,素有"凍齡女神"之稱的李若彤在社交平臺上公開慶祝自己54歲的生日,毫不保留地正視自己的年齡問題。這在娛樂圈來說,是屬於比較"另類大膽"的舉動了吧?畢竟年齡對於女星而言一直都是秘密。
  • 豆瓣評分9.8,卻消失了整整13年,這檔節目主持人看一眼就淚崩!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動漫節目的名字就是——「藝術創想」。夢斷13年,豆瓣9.8分經典在國內我們最早接觸動漫就是通過電視機,因為那個時候智慧型手機和電腦都還沒有普及,而網絡也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而這檔節目,現在說出口來大家可能還會有一定的印象,它的名字叫《藝術創想》。這檔欄目從1990年正式開始,到2007年的時候結束,闊別我們已經13年了!而這檔節目,在豆瓣上面有高達9.8的評分!童年回憶,一眼淚崩!在很多的小夥伴們看這檔欄目的時候,尼爾就已經是叔叔了。
  • 《乘風》7人「成團」,寧靜C位,14位姐姐中,這5位最受爭議
    湖南芒果TV推出的30+女星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自從播出之後就備受關注。這30位30+女星是在娛樂圈都已經有一定名氣的女星。這7位女星分別是: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鬱可唯和黃齡。有人認為追求名次沒有錯,想贏也無可厚非,人生就是要拼搏一把。也有人認為她心機太重,情商堪憂,勢利眼,沒有人情味。藍盈瑩對此回應稱:一個人有野心並不是可恥的事情,人生只有一次,為什麼不好好拼搏一下呢?
  • 能娶到這4位女星,真的是人生贏家了,網友:這一輩子完美了
    娛樂圈可以說是一個美女類型多種多樣的小天地,在那裡我們不僅可以見到非常有神仙姿色的劉亦菲,也可以見到可愛和清純並存的張韶涵,更有異域風情的新疆美女,可以說這些女星們大部分都是又有顏值又有能力的。能娶到這4位女星, 真的是人生贏家了, 網友: 這一輩子完美了
  • 為什麼倪萍會退出《等著我》這檔綜藝節目?
    《等著我》這檔綜藝節目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推出的大型公益尋人行動,是全國首檔國家力量全媒體大型公益尋人節目,也是中央電視臺2014年重磅推出的全新公益欄目。作為一檔「小成本,大情懷」的節目,《等著我》的難以逾越在於它擁有國家級信息平臺、播出平臺。
  • 這個節目滿足了廣大吃瓜群眾想看女星們「搞事」的願望
    這不,由楊天真擔任發起人的綜藝節目《奮鬥吧主播》於11月6日正式上線,成為優酷打響爭搶女性賽道的第一彈。而今不過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召集25位女明星的節目都出爐了,節目組還讓經濟知識大V薛兆豐、電商紅人雪梨擔任項目顧問。看來,楊女士在這條直播業也毫無疑問想要「做到頂流」啊。
  • 為什麼說《當燃是少年》這檔微綜名不副實
    《當燃是少年》,單期節目時長14分鐘,定義為全國首檔潮酷青年職業紀實微綜藝。這檔微綜藝其實和紀錄片沒有區別。問題既和節目內容設計有關,也和節目也和故事講述主方式緊密相關。而綜藝節目,一定是傳播和輸出遠多於基礎信息的內容,比如《workman》的沙雕風格就是為了讓觀眾獲得投身其中,釋放壓力,獲得簡單快樂。 但是這檔節目目前只做到了基礎信息的傳遞,且沒有清晰的節目氣質,從而就讓會節目敘事方法使用出現問題。
  • 這幾位藝人,是歌手不唱歌,是演員不演戲,卻是綜藝節目的常客
    前一段時間,真人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特別火爆,這檔節目邀請了30位1990年之前出生的知名女星,儘管其中有一些女星不是太有名,並且,其中有幾位曾經的一線女星,現在也基本過氣,隨著這檔節目的熱播,有些明星又重新回到觀眾的視線,再次翻紅。
  • 13檔2017韓國新春綜藝特輯節目全介紹
    韓國春節期間推出的綜藝節目多以「特輯」形式呈現,在綜藝市場競爭白熱化的韓國,這些「特輯」構成了豐盛的「春節大餐」,為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擇
  • 600年來故宮為什麼沒有鳥屎?這檔「網紅老師」綜藝節目告訴你
    「600年來故宮為什麼沒有鳥屎?」、「古人是怎麼化妝的?」、「過年被催婚怎麼辦?」、「女朋友耍脾氣是槓精嗎?」、「古人追星居然如此瘋狂?」等等。所以《叮咚上線!老師好》雖然不同於芒果臺一貫的純娛樂風格,不過卻真正做到了融趣味性和娛樂性於知識分享之中。
  • 為什麼這檔節目讓樸樹願意「加班」?
    而當我得知本來只在今年《明日之子4》中擔任飛行嘉賓的樸樹,籤約三期後又主動續了三期,之後,竟因為「投入了」、「愛上了」,最終確定改籤為該節目整季常駐嘉賓時,我有點懵。為什麼這個節目能讓那麼不愛錄節目的、「擰巴」的樸樹欣然加班?
  • 四十歲女星上節目,直言沒資格評判她
    近日 有一檔新的綜藝節目《藍莓孵化營》播出了。這檔節目是浙江衛視推出的網際網路職業勵志節目,邀請了眾多短視頻達人,網絡紅人一起參加節目。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一些網紅,還有四十歲女星葉璇。葉璇雖說是一名演員,但現在也是一名網絡紅人,經常會用犀利的語言點評娛樂圈各種現象,讓大家看到不為人知的娛樂圈的一面。
  • 為什麼姐姐們一定要乘風破浪?
    導語在這檔綜藝第一次官宣的時候就引發了很大的熱議,有人吐槽、有人期待、有人不屑一顧……有人想看女明星的日常、有人期待姐姐們的唱跳、當然,也有人等著看30個女人吵架。很多時候一檔綜藝節目能反映出很多社會問題,瞬間爆火的「乘風破浪」也不例外,這裡的姐姐們是絕大多數新時代女性的縮影。
  • 30位姐姐表演節目主題曲,有誰注意C位的人選?果然年齡就是優勢
    最近,有一檔選秀節目進入到了大家的視線中,還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和喜歡,這檔選秀節目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它的特點主要在於,所有的成員都是已經出道過的女藝人,而且是30歲以上;這30位姐姐可以說在各自的領域就是有發展,這次來參加這樣的選秀節目,也算是從頭開始,在歌唱跳舞的領域,想要發揮一些自己的特長和一些能力
  • 年齡越大越有「味道」的四名女星,我最愛第二位,你呢?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這檔節目算是紅遍了全中國,在微博上也是多次被刷上熱搜。當然,也因為這檔節目的出現,我們重新認識了不少「高齡女星」,再次見識到了他們的魅力。不過除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中的幾位女星之外,其實在娛樂圈中還有不少年齡越大越有「味道」的姐姐們。比如以下這幾位,筆者最愛第二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