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女人30+》昨日收官,馬伊琍在FIRST影展上對於電影《破卵》的解讀,將兩季《女人30+》的話題指向了更本質的思考——為什麼卵子一開始就被要求帶著使命?為什麼它不能只是一顆卵子?為什么女人不能只做她自己?
截圖自微博
今年的劇綜市場女性題材大爆發,由年齡開始引發出的討論,往往貫穿這類節目的始終。而女性題材早已被準確預判,《女人30+》第一季於2019年推出,比市場爆發早一年。這檔由騰訊視頻和新世相聯合出品的微綜藝以訪談實錄的形式呈現女明星30+狀態和思考的節目,在2019年收穫了超2億的播放量,貢獻了多個熱搜話題。陳喬恩「有錢的孤苦無依的老人」的壯語,秦嵐的「不將就」的擇偶標準廣為流傳。
而第二季《女人30+》傳播更是得到大爆發,6期節目共有五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江疏影 不愛比不婚更可怕#、#楊天真為工作犧牲身體怎麼了#、#陶虹聊被當成過氣女演員#、#馬伊琍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將節目的熱度又推至了一個新的高峰。數據顯示,第二季《女人30+》全網總播放量超過7億,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近超過20億,多次進入微博熱搜榜,其中#馬伊琍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楊天真 為什麼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登上熱搜第一。
截圖自微博
《女人30+》第二季相關熱搜
兩季《女人30+》共邀請到了13位女明星在節目中敞開心扉,並願意呈現自己私生活的一面。13位女明星拋出自己對年齡的看法,對性別、家庭和社會的思考,形成了極高的話題度,在此基礎上,一二線都市女性被連接到了一起,《女人30+》造起了女性議題討論場。
《女人30+》的魅力到底在哪裡?何以讓女明星願意主動敞開自己?又何以在女性題材節目爆發的今年,也能別開生面撐起一片輿論陣地?
青春退去,我找到了自己
女性年齡,在國內文化中仍屬於不能公開討論的秘密,但女性因年齡而遭遇的現實困境和非議卻又無處不在。矛盾日積月累,情緒需要得到宣洩,理性討論需要呈現在臺前。一檔合格的女性題材節目,對女性年齡的討論是繞不過去的大山。
《女人30+》以微綜藝訪談實錄的方式切入女性題材市場,每一季邀請年齡30+或接近30的女明星參與訪談,第一季有張栢芝、陳喬恩、秦嵐、馬麗、吳謹言、謝娜、戚薇,第二季邀請來了任家萱(Selina)、昆凌、江疏影、楊天真、陶虹、馬伊琍。
《女人30+》第二季節目海報
每位女明星成片2集,每集時長7、8分鐘,而在這一共十幾分鐘的時間,節目對我們呈現的是這個女明星獨特的,同時又具有共性的女性成長經歷,對年齡的討論直奔主題。
「我是馬伊琍,今年44歲」「我是陶虹,今年48歲」「我是楊天真,今年35歲」「我是陳喬恩,今年40歲」「我是秦嵐,今年38歲」……
這就是《女人30+》每一集的開頭。你能想像這群比普通女性更需要諱莫如深自己年齡的明星,竟然會在鏡頭前直面這個不能被討論的秘密?
《女人30+》第二季第一期第三期第六期片頭,任家萱(Selina)、江疏影、馬伊琍
《女人30+》是真誠地來討論女性年齡這個議題,幾乎沒有遮掩和迂迴,女明星呈現出了自己最為困惑的一面、難以承受的非議和歷經千帆後開始覺醒的自己。
陳喬恩駁斥社會對大齡女青年不幸福的刻板印象,認為就算自己會孤苦無依,也是個有錢的孤苦無依的人,女性就是要夠強大才能做小女孩。
楊天真雷厲風行,氣場強大,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深度而不是長度,為什麼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
馬伊琍評價《破卵》電影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一定要賦予卵子使命成為受精卵?它也可以就是一顆卵子,女性任何年齡都有資格談欲望和性。
《女人30+》第二季第六期,馬伊琍
《女人30+》節目中的女明星各有不同的經歷,但都遭受著來自外界共同的對於女性年齡的刻板印象。到了適婚年齡不結婚,就一定不幸福;結婚了又離婚了,就是沒有再精彩的權利;有了孩子有了家庭,成為某人的妻子和母親,就應該退居幕後……
已經佔據社會優勢地位的女明星況且都遭遇年齡非議,更別說普通女性因為年齡要承受的外界壓力。
理性討論的聲音伴隨著《女人30+》呈現出的話題開始聚集。
兩季節目共邀請了13位女明星,她們有的事業有成,有的為人妻為人母,有的經歷了劫後餘生。在經歷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上半場後,她們如今都殊途同歸地走上了一條自我覺醒之路,與她們產生共鳴的還有網絡上成千上萬的女性群體。
陶虹說伴隨自己一生時間最長的是自己,要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而只有青春退去,人才有能力和智慧找到自己。「40歲之後,我才是我」。
《女人30+》第二季第五期,陶虹
女性覺醒勢不可擋,《女人30+》順勢而為
《女人30+》由騰訊視頻聯合新世相出品。你可能不知道,這檔女性紀實訪談節目的靈感來源於新世相公眾號的後臺留言。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女性題材劇綜在今年爆發,但真正觀念上的覺醒是5年前。」新世相首席品牌官、《女人30+》總製片人邵世偉認為。「5年前女性群體的購買力和在新媒體上的影響力已經很引人關注。」
有了經濟基礎,精神領域的覺醒迅速而猛烈。
以新世相2018年全年發布的文章為參考,年度排名前30的文章,40%都跟年齡話題相關,而排名前十(閱讀量超100萬)的文章佔比更在50%以上。在新世相接近2000萬的用戶中,女性用戶超過了70%,且大多來自於一、二線城市。
邵世偉介紹,在話題製造層面,新世相很有底氣,因為新世相一直保持著跟用戶群體高密度的互動,為此他們還建立了AI資料庫。「我們沒有把公號或者APP當成一個單向輸出內容的工具,我們是在做產品,隨時都在跟用戶溝通和搜集反饋,用戶貢獻給了我們無數的故事。」
《女人30+》第二季海報
新世相把公號和APP當成了用戶故事沉澱的工具,這也是他們製造話題所向披靡的武器。策劃內容輸出前,新世相都會Check一下資料庫,如哪些話題在增多,用戶最近困惑的是什麼,關注的是什麼……總之關於用戶需求要全面掌握。
「兩年前,也就是2018年,我們發現我們的女性用戶越來越熱衷於討論30歲後、40歲後的自己會面臨什麼,像存款多少,要不要離婚,事業重要性之類的討論度非常高。我們的直觀感覺就是,成年女性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會跟年齡掛鈎。也是在兩年前,我們開始嘗試影視化發展,圖文能承載的信息是有限的,視頻內容肯定是大的趨勢。」
邵世偉介紹,《女人30+》在2018年開始策劃,最後確定以微綜藝訪談紀實的形式呈現。邵世偉很誠懇地表示,以微綜藝訪談的形式切入進影視領域,是新世相作為新人比較有把握的嘗試。「體量小,試錯成本低。節目以話題為主,每集幾分鐘都直奔主題,我們認為這種形式和時長是合適的,易於傳播的,能讓我們實現小步快跑。」
《女人30+》第一季海報
確定了要做女性30+的視頻內容話題,接下來就是確定做明星題材還是素人題材。跟文字形式不同,視頻需要得到傳播,明星的加入可以迅速實現熱啟動。新世相剛開始策劃的時候也有想過素人,但前兩季還是選擇了明星。
「一方面是我們長期跟明星保持深度的合作,明星資源本來也是我們的優勢;另一方面幾乎所有影視項目的話題營銷都離不開明星,前兩季我們要迅速做起聲量,需要借力使力,明星其實是女性話題的先行者,你會發現她們的困擾、焦慮,其實跟普通人是一樣的。」
給弱勢者前行的力量
「你說30歲對於現代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
「它不意味著什麼,只是隨著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發展,你有了一定的成熟度,就會進行思考,你從哪來到哪去,你的人生想要怎麼過。30歲,是一個人開始思考的年齡,對男人來說也一樣。」
《女人30+》第二季第六期,馬伊琍
「只是這樣思考的能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無障礙地擁有。」邵世偉告訴娛理工作室,《女人30+》節目和新世相的女性受眾,60%以上擁有本科學歷,來自一二線大城市居多,新世相做的內容是滿足了這部分女性的精神需求。「這意味著《女人30+》倡導的女性意識覺醒、人格獨立的價值觀是這部分女性的共識,但放眼整個社會,這群女性代表不了更廣泛的人群。」
「你認為的普世價值,在另外很大一部分人眼裡屬於離經叛道。」邵世偉對比各家社交平臺的輿論氛圍,有很多感慨。「尤其短視頻平臺的輿論氛圍,你去看看涉及到兩性和婚姻話題的,那些被頂到最前面的評論都是什麼,像家暴,一定是女人做了過分的事才導致老公這樣。」
在一二線城市以外,還有更廣泛的女性人群,她們或許本身自我意識正在覺醒,但她們面臨的輿論氛圍成為了她們自我意識覺醒的最大障礙。
「我們想要《女人30+》實現的意義不僅限於滿足、表達一二線女性的精神內核,我們是希望節目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女性話題討論場。在這個討論場中,由明星連接起一二線女性,再由一二線女性連接起三四線女性,我們希望能給更弱勢以前行的力量。」
《女人30+》第二季第三期,江疏影
但普通女性,或者更弱勢女性的煩惱和精神需求,跟明星有可比性嗎?
邵世偉認為,需要把明星跟普通隔開來討論的標準無非是有錢沒錢,有錢能解決90%以上的生活問題,但並不能解決精神困境。而共同的群體,總是存在一些相似的困境。
「我們從來沒有說讓明星來給普通女性立學習的榜樣,明星自己也不認可榜樣這個詞。我們只是以明星的視角拋出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年齡帶來的社會焦慮誰也不能避免,我們要的是吸引大家來討論,不是來模仿。」
《女人30+》第二季第四期,楊天真
《女人30+》兩季已經收官,各維度的數據顯示節目在女性話題上的成功。
邵世偉表示,《女人30+》還會繼續推進,在女性群體覺醒的大環境背景下,這檔節目沒有停下來的理由。前兩季以新世相熟悉的話題手法操作,下一季會進行更深度的模式改革。
「《女人30+》是訪談對話,也是綜藝節目,下一季會更向節目性傾斜,還會考慮啟用素人,讓素人跟明星的思考直接碰撞。」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可閱讀更多娛理精彩內容
臺劇文藝復興 我們都是湖北人 90後三十而立
疫情下的綜藝 疫情下的劇組 疫情下的電影人
疫情下的臨時工 疫情下的電視人 疫情下的影視行業
疫情下的新人演員 訓練生節目版權費調查 2020年中觀察
偶像公司CEO談新人標準 音樂綜藝修改歌詞之謎
影視劇綜藝配音 粉絲運營請就位 青春有你四色解碼
國產劇濾鏡調查 韓國N號房事件 清平樂背誦天團
慶餘年 囧媽 寄生蟲 想見你 安家 隱秘的角落
花木蘭 三千鴉殺 王國 青春有你2 三十而已
張國榮 鞏俐 湯唯 梅小青 孫儷
黃曉明 佘詩曼 李宇春 許光漢 邱澤
黃軒 孔雪兒 樓姐樓炅擇 劉維 黃覺
王智 藍盈瑩 白冰 沈夢辰 張萌 金莎 海陸
微信公眾號最近更改了推送機制
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
也就是說,需要大家
將[娛理]設置星標
多點在看
這樣算法就能
提升我們和你們之間的聯繫啦
親愛的你
就能更及時地收到我們的信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