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

2021-02-06 精簡影視

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流著鼻血,口中振振有詞地說道:「小弟我亦是人稱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周伯通。」引來觀眾滿堂鬨笑,其中的「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兩句詩自此便廣為流傳,但有多少人能確切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呢?


先說說「玉樹臨風勝潘安」,潘安(247年―300年),本名潘嶽,字安仁,西晉著名文學家,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成語「擲果盈車」就是由他而來,講的是他每次出門都會引起轟動,不但有大批少女追著他,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她們又是給他獻花,又是給他獻果,拼命往潘安的車裡丟,將車都丟滿了。所以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夠滿載而歸。


玉樹臨風勝潘安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比潘安更英俊瀟灑,更風流倜儻。

那「一樹梨花壓海棠」呢?梨花是白色的,暗指滿頭白髮的老頭,海棠是紅色的,暗指面帶紅顏的少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白髮壓紅顏,老牛吃嫩草,不得不說,古人真有水平,這個「壓」字用得曖昧又巧妙。


這句詩來自於宋代詞人張先和蘇東坡的一個典故,張先(990-1078),字子野,北宋文學家,詞人,有一百八十餘首詞作流傳於世,同時也是個風流才子,流傳著很多風流軼事。


張先年輕時,與一小尼姑相戀, 被庵中嚴厲的老尼姑發現,於是把小尼姑關在湖中一個小島的閣樓上。張先不肯放棄,為了相見, 每當夜深人靜就偷偷划船過去,然後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讓張先上樓,兩人以這種方式私會著,但不久後再度被發現,兩人被迫分手,臨別時, 張先不勝眷戀,於是寫下《一叢花》紀念自己這段戀情。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徵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張先年輕時風流,老了依然瀟灑,他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興奮之餘作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東坡知道此事後就調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有意思的是,張先活了八十八歲,娶了18歲的小妾之後僅僅只活了八年,但是讓人驚訝的是,小妾八年為他生了兩男兩女。張先一生共有十子兩女,年紀最大的大兒子和年紀最小的小女兒相差六十歲。張先死的時候,小妾哭的死去活來,幾年之後也鬱鬱而終。


現在「一樹梨花壓海棠」通常指是老夫少妻,或者指老男人愛上美少女,美國於1962年和1998年拍攝的電影《洛麗塔》,講的就是中年男子愛上少女的故事,故電影名字也被譯作《一樹梨花壓海棠》。


而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周星馳年紀並不算老,他念這兩句詩的目的主要是告訴四大淫俠:自己不但風流瀟灑,而且好色淫蕩,就如白髮蒼蒼仍只愛青春少女的老頭一樣。


相關焦點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故事
    實不相瞞,小弟我就是人稱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周伯通!從此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話就成了一個典故,也成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臺詞。那麼這句話,是從哪裡來的?難道是編劇自己寫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你們都知道一樹梨花壓海棠,但知道什麼意思嗎?這句話慎用啊!
    記得最開始聽到這一句,還是在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當時星爺說出那句: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感覺好有範兒呀!那時候還小呀,也沒有讀過太多書,根本不知道後面這句有啥寓意,只感覺還挺好玩兒的!
  • 郭麒麟:一朵梨花壓海棠玉樹臨風勝潘安,運河濟寧攝影隨筆札記
    一朵梨花壓海棠玉樹臨風勝潘安--《唐伯虎點秋香》臺詞這是一個參照物的原因嗎還是其他什麼呢?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天使,降臨塵世間就有權利享受美好有義務創造美好,新時代的生活中用心體會就知道,我們被美好環繞著……一個自律的人懂得人生的高度是由時間堆砌而成,沒有所謂不請自來成功。自信的微笑後都有不懈的努力和堅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天一點一滴潛移默化,經過歲月洗禮沉澱,呈現在人面前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對生活的態度。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很多人認為是在描述梨花和海棠花的自然美景,可是這句話可不能隨便用在寫景的文章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詩的創作背景。《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用來調侃好友張先在八十歲時迎娶十八歲小妾。
  • 周星馳說的「一朵梨花壓海棠」其實是「老牛吃嫩草」的詩意表達
    看過星爺《唐伯虎點秋香》的人應該記得,唐伯虎面對東淫西賤南蕩北色四人自我介紹時說:在下就是人稱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朵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周伯通。
  • 文人墨客那些事:蘇東坡「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如何賞析
    文人墨客那些事:蘇東坡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如何賞析?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蘇軾01前言「一樹梨花壓海棠」字面意思是:一棵梨樹,盛開著白色梨花的枝條,壓在了盛開著紅色海棠花的海棠樹枝條上
  • 「一樹梨花壓海棠」到底是什麼意思?不懂的千萬不要亂用哦!
    春天就要來了,記得每年春天百花齊放、百花爭豔的時候,總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或「一枝梨花壓海棠」。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說梨花比海棠花更美嗎?到底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還是「一枝梨花壓海棠」?所謂「刨根問底」,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我們還得了解這句話的出處。
  • 《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樹梨花壓海棠》文/徐傑 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以中國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為框架
  • 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樹梨花壓海棠西嶺雪 北宋「白衣卿相」柳永因為風流而為士大夫們所不恥,儘管名滿天下
  • 漲知識:一樹梨花壓海棠,知道真正的意思後臉都紅了
    「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初見這句詩時,還覺得甚是美好,以為是什麼感懷傷春之作。但當知道這句詩的真正含義後,卻不禁老臉一紅。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首詩是蘇軾調侃友人張先之作。張先是北宋詞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詞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此人一生風流,據說他80歲的時候娶了個18的小妾,在家宴上,他興奮地為此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 驚豔四座了,「一樹梨花壓海棠」原來是這個意思
    文/宇鍋2020-10-06「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流傳至今的名句,是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的一首調侃友人的詩:十八新娘八十郎,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為什麼寫這首詩調侃老友呢?原來,蘇東坡的朋友張先,老來桃花運不斷,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女孩為妾,新婚良夜,自鳴得意之時自吟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 「一樹梨花壓海棠」詩句賞析
    「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的深意,就是做詩的人意有所指,作者採用比喻的寫作手法,代指一種年齡差距較大的婚姻關係。對於這種老夫少妻的婚姻,在古代不是什麼奇聞怪事,但好友之間調侃嘲諷的行為自然會有的。於是蘇軾即興寫下這首被後人引用無數次的名句。原文是這樣說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詩文的前兩句說明了兩者的年齡差異,也描寫了兩者之間在容貌上的懸殊。一個是白髮老者,一個是青蔥紅妝。
  • 「一樹梨花壓海棠」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蘇軾的一句詩。初看上去,一幅雨後春光畫面。一夜春雨過後,梨花散落一地,覆蓋著先前凋零的殷紅海棠。紅白兩色,浸淫大地,新雨過後,空氣鮮美潤肺。悉心品味詩鏡,不單有視覺的畫面感受,更有諸多感官的集體分享。
  • 被誤解的「一枝梨花壓海棠」
    說起這句「一枝梨花壓海棠」,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很多人把「一枝梨花壓海棠」理解為瀟灑帥氣的意思呢,我想這大概和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這樣一段經典的臺詞有關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故事
    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大文豪蘇軾調侃其好友張先時即興所做。這裡用梨花代指白髮蒼蒼的老人,用海棠代指青春貌美的姑娘,用比較通俗的話講就是「老牛吃嫩草」的意思。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宴會上的蘇軾即興附上:「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 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
    1998年版本的《Lolita》被譯為《一樹梨花壓海棠》。在網上得知出處:「一樹梨花壓海棠」典自宋代蘇東坡嘲笑好友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的調侃之作。據說張先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東坡就調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梨花指白頭新郎,海棠指紅妝新娘。
  • 一樹梨花壓海棠百度雲網盤資源,高清中字,一樹梨花壓海棠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
    一樹梨花壓海棠百度雲網盤資源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1997
  • 當攝影遇上古詩詞:一樹梨花壓海棠,你知道其中的典故嗎
    春天裡拍攝梨花和海棠花的時候,偶然想到了一句古詩,「一樹梨花壓海棠」,可能有的網友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以為是一棵海棠長在了梨樹下面,其實不是這樣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出自蘇軾的《戲張先》,原文是「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意思竟然是這個,看完後你還敢亂說嗎?
    一到春天百花盛開,尤其是桃花和梨花。而在這個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朋友圈裡有發桃花,梨花等盛開的一些漂亮照片,然後附上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其實啊「一樹梨花壓海棠」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比喻美好的事物,而且恰恰相反,它要比你想像的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