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藏獒:在生命與理想的高原盡情搖滾

2021-03-02 真格基金

就是今天,鄭鈞製片的《搖滾藏獒》正式上映。整整六年的時間,搖滾歌手鄭鈞終於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電影人。

《搖滾藏獒》是一個有關勇氣與熱愛的「搖滾」故事,情節其實並不複雜。在雪山村莊裡,有一隻小藏獒叫波弟,他的父輩都是雪山村莊的守衛者,本來應該子承父命,當一個保安,但一個偶然的機會,天上掉下來一個收音機,他喜歡上裡面播放的搖滾貓王的歌,跑到城裡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雖然一路上尋找樂隊未果、拜師學藝受挫、屢遭狼群算計,但他沒有放棄,不僅最後拯救了村民,而且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那團「火」,最終夢想成真。

《搖滾藏獒》的原型來自於鄭鈞給女兒編的一個床頭故事,把他最熟悉的三個元素——音樂、西藏文化和狗都融合了進去。波弟的故事其實也就是鄭鈞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鄭鈞最初是學畫畫的,因為家人的勸告,無奈中途放棄。在大學他發現自己真正的愛好是搖滾樂,非要去做一個搖滾歌手,所有人都覺得他瘋了。就像電影裡波弟的爸爸對波弟說的一樣,「你去試一下吧,如果不行你再回來,在深圳當個計程車司機。」

在北京的日子,鄭鈞比波弟好不到哪兒去,「在大街上睡,像一條流浪狗一樣,喝著白開水吃著泡麵和煎餅果子堅持寫歌。」就這樣,他寫出了《赤裸裸》、《回到拉薩》、《灰姑娘》等一系列作品。

2009 年,鄭鈞把這個床頭故事整理成《搖滾藏獒》漫畫書推出,書出版之後不到一個月,日本最大的動畫公司 MadHouse 就找到鄭鈞,希望把《搖滾藏獒》拍成電影。憑著熱血、勇氣,以及過去對動畫行業三四年的研究,鄭鈞拒絕了日本和美國公司的合作邀請,註冊了智慧財產權,把目標指向好萊塢。

在前前後後見了十幾個投資人之後,鄭鈞最後選擇了「舊相識」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鄧鋒,除了資金上的支持,鄧鋒還幫鄭鈞組建了一個「夢之隊」——拉來了另外一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以及公司的 CEO 王曉梅。 2009 年 8 月,合作正式啟動了。

鄧鋒談起這次投資曾說,「一般我不投動漫行業,因為我對這個行業不懂。但我能夠感覺到,鄭鈞他是個很執著的人,而且和我一樣是工科生,很有邏輯。這幾乎是我做過的最感情用事的投資了。」 

鄭鈞把這個「夢之隊」組合比喻成一個搖滾樂隊:「如果說我們是一個搖滾樂隊的話,我就是主唱,負責大方向掌舵和創意。CEO 在美國的電影公司有過 7 年工作經驗,敢打敢拼,執行力很強,就像是吉他手。鄧鋒是貝斯手,他能夠保證公司在一個穩定的水準上前進。徐小平很善於鼓勵人,像是個鼓手。」

資金到位,團隊到位,一切的進展看起來順風順水。鄭鈞 2010 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許下了雄心壯志:「電影項目計劃周期兩年,在中國、亞洲和歐洲市場收回成本,預期在北美市場盈利。」

真人電影因為人種、文化背景、宗教等等的隔閡是不可能在全世界院線放映的,只有動畫片沒有人的問題。抱著「有一天全世界的電影院放我們的電影時,上面有我們幾個中國人的名字」的夢想,鄭鈞和團隊跑到好萊塢成立了一家公司,希望能夠在保留全部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聘請到好萊塢的編劇、人物造型和製片為他服務。

那時他還不知道的是,這場 6 年馬拉松式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搖滾藏獒》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中國和美國合作完成的動畫電影。「好萊塢是一個一切按遊戲規則玩兒的地方,基本沒有人情,編劇是編劇的工會合約,導演是導演的工會合約,只有我們幾個中國人沒有加入任何工會,也就沒有任何保護。」 

當鄭鈞了解到好萊塢動畫電影製作周期起步就是五六年,《冰雪奇緣》更是製作了十二年,自己也有點崩潰。很多業內人士都勸他賣掉版權,賺好賺的錢,但鄭鈞卻從未想過放棄:「我有一萬種賺錢的方法,穩妥的事情對我而眼沒有吸引力。我做這個真是源自熱愛,源自我相信,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值得我的付出,哪怕再多困難。」

在這六年裡,鄭鈞沒有寫歌,他靠「淚水、熱血、時光,一刻不停地努力」堅持下來。在換了兩次導演和數次編劇後,鄭鈞終於找到了完美的導演人選——《玩具總動員 2》的導演艾什·布蘭農,找來了《冰川時代》的設計師親手打造人物形象,光主角這一個人物造型就手繪了兩千幅草圖。

▲《搖滾藏獒》導演艾什·布蘭農(左四)

一支基金的退出時間通常是五到十年,而這部《搖滾藏獒》一磨就是六七年,甚至投資人的耐心也磨得起了毛邊兒。但作為天使投資人兼《搖滾藏獒》的監製,徐小平在 2013 年接受採訪時表達,由於同好萊塢團隊磨合問題,《搖滾藏獒》至今上映遙遙,但他本著「死得值」的豁達仍是力挺。

此時此刻,距離做出投資《搖滾藏獒》的決定已經過去了七年,而這部姍姍來遲的電影卻讓所有人驚喜。鄭鈞也完成了自己當初的承諾:《搖滾藏獒》很快會成為中國第一部在美國主流院線上映的動漫電影,將在美國超過 2000 塊銀幕上進行放映。

▲《搖滾藏獒》天使投資方: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與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鄧鋒

在《搖滾藏獒》的首映式上,鄭鈞再次談起了製作這部電影的初心:他希望製作一部有正確價值觀的電影,可以讓父母放心地帶著孩子一起觀看。而豆瓣上的一個影評讓我印象深刻:

帶四歲的小朋友看《搖滾藏獒》的點映,出來後小傢伙仰臉問我:「姐姐,那隻狗是『好人』,貓貓是『壞蛋』對不對?」

走出影院的小朋友都喜歡那隻單純善良的小藏獒,我卻對那隻傲嬌的貓王念念不忘,他仿佛是所有成年人濃縮出來的一個剪影,包攬了大部分人的缺點,自私、狂傲、以強凌弱、謊話連篇.可是,他也有脆弱的一面,躺在豪華的房間裡卻依舊焦慮不安,擔心失去名氣和財富,在垃圾桶邊徹底暴露出曾經貧困潦倒讓他產生的陰影。甚至,他還有善良的一面,在盜竊了小藏獒的歌曲創意後突然產生的愧疚。按照孩子們「黑白分明」的價值觀,貓王的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蛋」,但在我眼裡,成人世界多的是灰色地帶,而他,至少還有底線。

正如電影主題曲《熱愛》中唱道的:

「並不是所有道路

要達到目的

也許只為無限風光 」

這部關於勇氣、熱愛、堅持的電影,這個長達七年充滿坎坷的天使投資故事,也許就是「搖滾精神」最好的詮釋。

相關焦點

  • 唱響藍蓮花:《搖滾藏獒》與小鎮青年之歌
    在談到即將到來的暑期檔時,張宏森局長尤其對兩部電影做了重點「推薦」,一部是《搖滾藏獒》,另一部是《大魚海棠》,這兩部都是創作人員歷經多年時間、耗費大量心血才得以完成的國產動畫作品。《搖滾藏獒》是採用「中國的投資+中國的IP+好萊塢製作團隊」的新模式,好萊塢式製作水準的中國動畫,看完《搖滾藏獒》,影片的混血質感你可以非常清晰直覺地體會出來。
  • 動畫片《搖滾藏獒》致敬中國搖滾30年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專電(記者白瀛)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唱出《一無所有》,寫下中國大陸搖滾樂的第一頁;30年後,根據另一中國搖滾歌手鄭鈞漫畫改編的立體動畫電影《搖滾藏獒》將於7月8日起在全國上映。
  • 被「封殺」的《搖滾藏獒》,到底是部怎樣的動畫片?
    直到一個更勁爆的消息,那個搞搖滾的鄭鈞,竟然六年磨一劍,根據自己漫畫改編,拍了一部動畫片!說搖滾=藏獒,夢想≠欲望。「我用6年的時間,把自己對於搖滾、音樂、夢想和拉薩的情結糅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動畫形象——藏獒波弟。」鄭鈞說。
  • 《搖滾藏獒》辦媒體交流會 鄭鈞籤贈原版漫畫
    鄭鈞憑藉原創電影《搖滾藏獒》受邀參加本次盛會重要單元。作為唯一一部參展的國產3D電影,《搖滾藏獒》承載著將中國動漫和文化推向國際的使命。國際頂尖團隊保駕護航  促進國產動漫產業繁榮《搖滾藏獒》從一個簡單的想法到最終的作品製作,中間經歷了數年的磨礪和打造,更凝聚了鄭鈞及其團隊的大量心血,可謂「十年磨一劍」。
  • 由《搖滾藏獒》人物設定、故事情節的隱喻手法,看我國搖滾現狀
    動畫電影,它不僅僅是小孩子的動畫片,更體現出創作者的想法,電影《搖滾藏獒》運用了大量的隱喻手法詮釋著鄭鈞心中的搖滾,是一部充滿情懷極具諷刺意義的現實主義動畫電影。本文將從電影《搖滾藏獒》中的人物設定、故事情節兩方面入手,對《搖滾藏獒》的隱喻手法進行分析,試圖解讀影片所要表達的的
  • 《搖滾藏獒》絕非「狗狗唱歌」,這是一部有信仰的電影
    六年磨一劍的《搖滾藏獒》有此實力。該片由華誼兄弟聯合漫動時空、時代天驕等公司共同出品,是一部劇情類動畫影片,將於7月8日上映。昨天,獨舌記者參加了片方組織的看片會,並旁聽了會後的專家點評。影片主要講述了藏獒波弟(Bodi),本應按照父親的意願守護羊家族,卻因為意外得到「音樂魔盒」而被搖滾深深吸引,希望拜師「搖滾貓王」修習音樂,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帶著父親和家族的祝福與殷切希望進入城市,經歷了個人夢想受挫、家族危機驟起之後,終於實現自己,成為舞臺上光芒四溢的「搖滾藏獒」。
  • 被萬達「封殺」的《搖滾藏獒》到底是部怎樣的動畫?
    近日,由歌手鄭鈞跨界製作、華誼出品的3D動畫電影《搖滾藏獒》在萬達院線極低的排片率引起了媒體的注意,加上前萬達院線總經理葉寧出走,加盟華誼的舊聞,便有了萬達疑似封殺《搖滾藏獒》的傳言。隨後,鄭鈞在微博上發表長信回應此事。信中鄭鈞總結了六年來做一部動畫的不易,並稱「願意相信7月8日《搖滾藏獒》上映那天,依然能得到公平的待遇。」
  • 那個搖滾藏獒,好像一條狗啊
    不知道這部《搖滾藏獒》是否還會那麼赤裸裸?古老的藏文化,自由的心別問我為什麼新手能自己做琴上映前,鄭鈞曾希望,在《搖滾藏獒》中更多地表達關於東方文化的東西。所以選擇藏獒這一植根於中國藏族文化體系中的動物為主角。
  • 鄭鈞回應《搖滾藏獒》「被封殺」:這六年對於我們都是修行
    這部由鄭鈞原創漫畫《搖滾藏獒》改編的同名動畫電影,7月4日下午在北京首映。電影的主人公波弟,是一隻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小藏獒,孤身一人來到大城市,追尋自己的搖滾夢想。但是他對電影非常有信心,反覆強調《搖滾藏獒》是為孩子精心製作的的最美妙的作品,是「給孩子看的,有好的東方價值觀的東西」,「非常美好,非常正能量」。 不難看出,《搖滾藏獒》主打的是以兒童為主的「合家歡」,一邊是包括王菲竇靖童等大咖的支持站臺,另一邊卻又面臨萬達疑似「封殺」的尷尬局面,《搖滾藏獒》能否成為今年暑期國產動畫片領域的黑馬呢?
  • 《搖滾藏獒》上映一周,鄭鈞「站著被打成了馬蜂窩」
    六天之後,7月13日,鄭鈞作為創始人兼CEO的公司合音量交上了T榜開辦3個月的答卷。 在朝陽區一個劇場裡,我見到了鄭鈞。他戴著墨鏡遮掩黑眼圈,顯得有些疲憊。儘管當天是合音量的頒獎活動,但記者們的焦點顯然都還在《搖滾藏獒》上。提到這部電影,鄭鈞沉默了片刻:「把各種不利因素佔齊了也是不容易,但團隊還在努力。」
  • 【眾籌】影城排片少也要讓《搖滾藏獒》滿世界上映!
    項目回報三:49.9元《搖滾藏獒》電影票1張《搖滾藏獒》正版T恤1件影片開始前大屏幕上列印您的姓名表示感謝....項目回報四:69.9元《搖滾藏獒》電影票1張《搖滾藏獒》正版波弟公仔或安歌士公仔1隻(下方圖示)影片開始前大屏幕上列印您的姓名表示感謝....
  • 《搖滾藏獒》被萬達封殺了?鄭鈞首度寫長信回應此事!
    儘管距離鄭鈞新片《搖滾藏獒》的首映還有三天,但是該片遭萬達院線封殺的消息卻甚囂塵上,愈演愈烈。果小醬想找個近一點的電影院,買一張預售票,但是看完電影的排期之後絕望了。鄭鈞是一個低調的搖滾明星,他不太愛講話、不太愛取悅觀眾。但讓他找見自己生命中最熱愛的事的時候,他願意為之付出一切。
  • 萬達封殺了華誼的《搖滾藏獒》?也許只是萬達看上了它的競品《大魚海棠》吧
    昨天(7月4日),動畫電影《搖滾藏獒》在盧米埃影城舉辦了首映禮。而在前天《搖滾藏獒》的點映中,有消息稱《搖滾藏獒》被萬達封殺了。對此,鄭鈞、鄭鈞的妻子劉芸、王中磊都陸續回應了。鄭鈞:我希望是謠言,但如果真的發生也沒什麼可怕的,我一路走來經歷過太多艱難,靠的就是勇氣和信任。資本家是影院的老闆,但觀眾才是電影的主人。
  • 喜滿客:【搶票免費看】《搖滾藏獒》合家歡,一起來看吧~
    《搖滾藏獒》人物設置和情節發展,是波弟找回夢想的旅途,也是鄭鈞找回自我的一個過程。 通過展現波地的追夢徵程,無論是對於他自己這樣的老將,還是對於初涉搖滾樂壇的新兵,都是一種莫大的鼓舞。貓咪安歌士演員艾迪·伊扎德英倫搖滾範兒的貓咪安歌士,它因為音樂才華被推上至尊高位,他不僅開啟了波弟的逐夢之旅,還成為波弟搖滾路上第一位貴人。《搖滾藏獒》是第一部全球發行的中國動漫電影,鄭鈞在創作時就把它定位成一個既能讓中國人喜愛,又能徵服好萊塢的故事。
  • 大魚海棠與搖滾藏獒講什麼哪一部好看?大魚海棠影評介紹
    大魚海棠與搖滾藏獒講什麼哪一部好看?大魚海棠影評介紹時間:2016-07-08 22:51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魚海棠與搖滾藏獒講什麼哪一部好看?大魚海棠影評介紹 有人說《大魚海棠》是神坑,因資金等問題讓人等了十二年;也有人說它是神作。
  • 《搖滾藏獒》最賤的角色上線了 這巨星「貓王」只用一眼就把我圈了粉
    近日,由華誼兄弟與鄭鈞聯手打造的3D動畫電影《搖滾藏獒》發布了一款角色預告,致敬搖滾偶像「貓王」。
  • 優秀國產動畫片如何出爐 問問《大魚海棠》和《搖滾藏獒》
    ▲鄭鈞和妻子劉芸為製作《搖滾藏獒》付出不少心力。時隔一年,暑期檔再次掀起國產動畫熱,12年跳票大戶《大魚海棠》和由真正好萊塢班底護航的《搖滾藏獒》,都定在明日上映。當外界只關心兩片相遇誰能複製《大聖歸來》的票房奇蹟時,只有《搖滾藏獒》製作人鄭鈞和《大魚海棠》導演梁旋和張春,才知道打造一部有想法的動畫電影是多麼艱辛。 漫長周期是國產動畫「標配」?
  • 唱不完的青春:高原和她的搖滾「本相」時代
    超載樂隊的高旗近些年採訪了50位國內搖滾樂的核心人物,他自己拍攝的資料填山填海,理想是用口述史的方式把搖滾樂發展的歷程做成紀錄片。高原說太難了,「因為我們不是專業幹這個的」。擯棄技巧卻富有大量細節,隨意視角甚至有些虛焦。中國搖滾樂承載的一代人的經歷、情感,第一次通過高原的照片給公眾帶來了「在場」感。這些完全「當事人視角」的照片,一經出版立刻轟動了音樂圈和樂迷以外的群體。
  • 《搖滾藏獒》《冬》《致青春2》丨影向標
    影向標周末版-第四十八期:評《搖滾藏獒》 《搖滾藏獒》得分5.7
  • 高原:用鏡頭記錄搖滾圈傳奇的她,同樣是個傳奇
    高原新書《返場》近日面世。該書以高原拍攝的百餘張未曾披露過的珍貴照片為線索,穿插老狼、張楚、鄭鈞等人的口述和採訪,用影像和文字,全面展現了中國搖滾樂伊始不可複製的傳奇時代,也記錄了那個時代的「北京故事」,為我們了解20世紀90 年代的都市,以及大批理想化青年的文藝生存狀態提供了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