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歇後語彙總

2022-01-06 趣寫

歇後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於一體,集中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

歇後語最大的特點是諧音、比喻和會意,現將有關《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後語收如下:

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陳琳)

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蔣濟)

有關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歇後語

關公放曹操——念舊情

孔明斬魏延——借刀殺人

關公走麥城——死到臨頭

關老爺赴會——單刀直人

張飛古城罵關羽——誤會

曹操殺華佗——以怨報德

諸葛亮隆中對策——先聲奪人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關公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徵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幹——倒了大黴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乾乾淨淨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醜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鬥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幹盜書——上了大當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裡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裡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臥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相關焦點

  • 賊有意思:《三國演義》中的成語和歇後語 ‖楊森武
    一部《三國演義》,影響了中國社會近千年。其中,根據這部書改編的小說、故事、戲劇、影視劇和民間藝術多不勝數。除此之外,還產生了許多關於三國的成語、歇後語,不僅豐富了我國的文化語言寶庫,而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 三國演義中有名的歇後語
    三國演義中有名的歇後語
  • 《三國演義》裡的歇後語,你知道幾個?
    整理 | 大明白我們是水滴字典,公眾號:shuidizidian《三國演義》都看過吧,歇後語一定也聽過不少,但是,《
  • 《三國演義》中的歇後語你都不知道,別說你讀過三國!
    在生活中人們在說話聊天時喜歡說歇後語。
  • 小學語文基礎:諺語+俗語+歇後語,一篇全匯總,留給孩子積累!
    小學語文基礎:諺語+俗語+歇後語,一篇全匯總,留給孩子慢慢學,作文也能有素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諺語、俗語、歇後語隨處可見,如「光說不練假把式」、「百聞不如一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等等,這些語言約定俗成,通俗易懂,傳遞著古人的智慧。
  • 三國演義中的歇後語
    三國演義中的歇後語·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諸葛亮徵孟獲
  • 《三國演義》故事演化出的歇後語你知道多少?
    三國故事裡,類似這樣的諺語、歇後語數之不清,您知道多少呢?包藏禍心;孟獲歸順諸葛亮——口服心服;劉禪封為安樂公——樂不思蜀;劉禪上朝誤了鬥雞——顧此失彼;龐統當縣官——大材小用;關羽門前耍大刀——不自量力;曹操唱京劇——滿臉奸詐;曹操天下歸司馬——白忙一場……另外,像成語三顧茅廬、危在旦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由分說、不出所料、一臂之力等等都是從《三國演義
  • 小學語文:常識+名言名句+成語+諺語+歇後語彙總!存一份,照著背
    小學語文:常識+名言名句+成語+諺語+歇後語彙總!存一份,照著背!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十分「寬廣」的科目,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一直強調要多多積累,生字注音這些都是需要掌握熟練的,一些優秀的好詞佳句、成語、詞語等等都是大家平時積累中的重點。
  • 《三國演義》裡的成語、歇後語你知道多少?
    四大名著,作為我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我們平時常用的成語和歇後語多出於此。
  • 30分鐘搞定三國演義裡的那些成語和歇後語!趕緊收藏!
    《三國演義》中的成語
  • 三國演義歇後語大全及答案
    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鬱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 小學語文:1—6年級常識、名言名句、成語、諺語、歇後語全面匯總
    小學語文:1—6年級常識、名言名句、成語、諺語、歇後語全面匯總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小同學要學會積累,並且越早開始積累,對孩子今後的語文發展越好。當然,對於低年級的小同學來說,長期積累肯定是肯定是不行的,建議家長們想想辦法,讓孩子在積累過程中找到興趣。大熊老師建議,小同學在積累過程中,最好整理一個語文積累本,這種對知識的再加工的過程,如果利用得當,那麼語文學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積累本可以記錄哪些知識呢?比如說:基礎知識的匯總,好段好句的摘抄,學習方法等等。
  • 寒假預習:三年級語文下冊,必背歇後語彙總,全了
    4、針對性預習,如語文方面提前熟悉生詞、歇後語、古詩文等。下面是於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歇後語彙總,這些歇後語在考試當中常出現,建議孩子們背一背,為三年級語文下冊的學習打好基礎。寒假預習:三年級語文下冊,必背歇後語彙總,全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對牛彈琴——白費勁老虎屁股——摸不得兔子尾巴——長不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 草船借箭歇後語
    草船借箭的歇後語大家知道嗎?今天就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草船借箭歇後語,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演義中人物的歇後語大全!知識必備!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 《三國演義》中歇後語:一考一個準!趕緊背!
    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1萬多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     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又從容地命令船隊調轉方向,頭東尾西,靠近水寨受箭,並讓士卒加勁地擂鼓吶喊。等到日出霧散之時,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箭枝。     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調頭返回。
  • 歷史上三國人物歇後語!
    根據王利器編輯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孫殿起《清代禁書知見錄》、丁淑梅《清代禁毀戲曲史料編年》等書,你會發現,傳統社會從來沒想過《三國演義》是敗壞人心的根源,是統治階級散佈封建遺毒的「源頭活水」。要禁,也只禁《西廂記》、《牡丹亭》、《金瓶梅》、《紅樓夢》、《水滸》,不禁《三國演義》。由此,對朋友擁有全球化視野之後,別具慧眼,看穿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癥結病灶,感到十分佩服。
  • 15個三國歇後語,這些實用談資你還記得幾個?
    出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空城計相關內容借鑑《三國演義》中「楊修之死」相關內容。出自《三國演義》中關羽單刀赴會最終從容返回。出自《三國演義》中華佗刮骨療毒相關選段。出自《三國演義》中關羽酷愛《左氏春秋》,行軍過程中要把書籍隨軍運輸。
  • 積累丨速讀《三國演義》及知識點匯總
    》知識點匯總【沒耐心的,就看這一部分就可以了】 一、《三國演義》歇後語 1、《三國演義》的歇後語之曹操曹操轉胎——疑心重曹操殺人——亂來一氣曹操用人6.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小說中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例如:舌戰群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戰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來的。請再寫出源於《三國演義》的兩個成語,並寫出相應的人物及故事。8.「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
  • 《三國演義》必考題型、知識點匯總
    )2、「義」是《三國演義》的思想精髓和靈魂。3、《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中被稱「三絕」的分別是:「奸絕」是曹操,「智絕」是諸葛亮,「義絕」是關羽。這首詩說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和曹操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是青梅煮酒10、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戰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的。 請再寫出源於《三國演義》的兩個成語,並寫出相應的人物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