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1日電 (閆淑鑫)隨著新生兒數量逐年減少,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迎來拐點,相關企業也開始重新審視現有的戰略布局,尋找新的突破。在這一背景下,哪些細分領域成為了國內奶粉企業搶灘布局的對象?進入2021年,整個行業又會面臨哪些新的挑戰?近期,中新經緯記者專訪了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經濟專家組組長、乳業分析師宋亮。
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經濟專家組組長、乳業分析師宋亮
行業進入「降速增長」時代
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市場規模和新生兒總量密切相關。最近兩年,國內出生人數開始下降。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較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較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近62年新低。
宋亮指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得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市場容量出現一定萎縮,同時也結束了整個行業高速、粗放的發展模式。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從2019年開始,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進入「降速增長」時代,預計2019年-2023年銷售額複合增長率為6.9%,銷量複合增長率為3.8%。
財通證券在研報中也提到,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仍處於低出生率的宏觀背景下,新生人口或將維持在1500萬人以下,未來幾年行業整體規模將維持低增長甚至零增長。
宋亮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2021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還將繼續面臨人口出生率下降所帶來的影響。不過,他也指出,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同時,嬰幼兒的人均花費卻在大幅增加,這在某種程度上可抵消人口出生率下降給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帶來的損失。
宋亮稱,根據國內某母嬰機構數據,2000年,平均一個嬰幼兒一年的花費約7000元-8000元,「我們預計,2020年這一數字基本上超過了5萬元,整體來說是2000年時的6-8倍。而2030年以後,嬰幼兒的人均花費或將超過10萬元。」
「三全」布局等應對低出生率衝擊
人口出生率持續下滑,市場需求承壓,國內奶粉企業也在積極求變。
宋亮總結稱,為應對低出生率帶來的衝擊,國內奶粉企業多從五個方面進行轉型、升級:
一是進一步加強市場的精細化營銷,一方面加強線上的品牌宣傳,另一方面加強線下專業地推,同時藉助新零售模式和社區營銷模式,加快產品的精細化對接。
二是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從嬰幼兒配方奶粉擴展到兒童奶粉等,使得產品的生命周期從過去的三年延伸至五年,甚至更長。
三是傳統奶粉企業開始向專業營養食品提供者轉型,進行「全家、全營養、全渠」布局。其中,「全家」是指不僅僅為嬰幼兒提供產品,還為兒童、孕婦、中老年等群體提供產品;「全營養」包括專業營養、營養補充、營養幹預和營養均衡等方面;「全渠」則是指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
四是加強中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建設,同時以中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消費市場為核心,加快產品升級,繼續夯實高端、超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的業務發展。
五是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加強精準化營銷,同時通過扁平化發展,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
宋亮舉例,目前,飛鶴、澳優等企業已經作出了較好的示範,「像澳優,在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進行細分領域布局,推動羊奶粉業務發展,同時也加快了營養品業務建設,推出一些益生菌產品等。」
A2、羊奶粉等細分品類被追捧
需要注意的是,在國內奶粉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A2奶粉、羊奶粉等細分領域被追捧。
「A2奶粉的市場容量約70億元,羊奶粉的市場容量約85億元。國內羊奶粉市場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價格競爭激烈,企業品牌形象維護難度增大。而A2奶粉市場的競爭相對較好,價盤穩定,毛利比較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國產品牌紛紛進入。」宋亮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
所謂A2奶粉,是指含A2型蛋白質的配方奶粉。據了解,A2型蛋白質的奶源稀有,西方奶牛中只有約30%的奶牛是純正的A2奶牛。在業內看來,A2奶粉與母乳更接近,更有利於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儘管A2奶粉價格相對較高,依舊有不少消費者願意為其買單,同時也吸引了國內奶粉企業爭相布局,飛鶴、伊利、君樂寶、完達山等乳企均推出了A2產品。
宋亮稱,在細分品類上,A2奶粉、羊奶粉被追捧,而在技術領域上,國內奶粉企業的研發方向則從提高免疫力延伸到了追求更優質蛋白、提升吸收性等,比如推出HMO(母乳低聚糖)產品等。
「技術領域上的細分,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生產出品質更高的產品。事實上,中國奶粉高端化發展,本身就是圍繞蛋白組成、營養元素、功能性等方面不斷升級。」宋亮表示。
同時,宋亮指出,從渠道細分來看的話,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社群、社區模式,成為了各大奶粉企業發力的新方向之一,不僅極大地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時也使產品信息更加透明化。
「尤其是2020年疫情暴發後,越來越多消費者湧向線上,社區在此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解決了最後一公裡配送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解決了消費者教育問題,所以它的效果非常好,而且成本也比較低。」宋亮提到。
2021年行業價格戰或更加激烈
2020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一定影響,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也未能倖免。宋亮預計,2021年,單純依賴進口的奶粉企業仍會受到國外疫情帶來的不可控影響,而國產奶粉企業將從中受益。
「從消費端來看,跨境購受海外疫情影響較大,消費者對于洋奶粉的偏好可能會因疫情而有所改變。部分消費者認為,疫情之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安全問題可能無法百分百保證,更傾向於國內的產品,這或有利於國產奶粉的銷售增長。」宋亮表示。
此外,宋亮指出,2021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2020年,前14家奶粉企業的市佔率達到了90%,明年可能會提升到95%,14家也有可能變成12家。」
在宋亮看來,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市場容量萎縮背景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龍頭企業之間的「強制強」「強並強」「強打強」等因素將推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但他同時提醒,一系列不利影響也將隨之而來,比如說價格戰、惡性的營銷競爭、渠道競爭等。
宋亮預計,2021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整體價盤或較為混亂,價格戰將此起彼伏。(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