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美國「尼米茲」號和「裡根」號航母戰鬥群在南海海域舉行演習,宣稱要「以無與倫比的海上力量」慶祝美國獨立日。
面對美軍蓄意派重兵在南海舉行軍演,中國媒體表示解放軍有多種應對武器,比如東風-21D和東風-26彈道飛彈。此時,美軍宣傳部門跳出來叫板:我們的航母不會被中國彈道飛彈嚇倒。
美軍回應信心滿滿、氣勢洶洶,但是從近幾年美軍軍官及軍事分析人士在多個場合的發言來看,美軍宣傳部門這回大概只是「死鴨子嘴硬」。
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布聲明說,「尼米茲」號和「裡根」號航母打擊群在南海地區舉行聯合演練。聲明還提到,「裡根」號航母打擊群是美海軍唯一的前沿部署打擊群。《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這是美國自2014年以來第一次派出「尼米茲」和「裡根」兩艘航母在南海舉行軍演。
《環球時報》英文版7月4日報導警告美軍,南海完全在解放軍掌控之中。對於美國航母,中國有著「眾多反艦武器選擇」,其中包括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
這則報導引起美國海軍的注意。7月6日,負責公共關係和外宣的美國海軍信息局長(CHINFO)在推特上轉發了《環球時報》英文版的這條推文,並叫板:「然而,他們就在那裡。兩艘美國海軍航母正在南海國際水域活動。「尼米茲」號和「裡根」號沒有被嚇倒。」
美國海軍信息部長推文截圖
雖然美軍宣傳人員信心滿滿,不願在輿論上落下風,但此前美方軍事分析人員可完全不是這樣。
去年3月,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成員羅傑·薩克海姆在訪談中表示,中國在高超聲速技術方面達到世界領先地位。目前高超聲速滑翔武器已經「可以威脅航母和軍事基地」,中國正試圖用這種威懾改變美國在諸如南中國海這些地方的行為習慣。他補充說,「正是高超聲速能力,將把我們趕出印太地區,讓我們的航母無法參加作戰。」
而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詹姆斯2017年還曾在《國家利益》上刊文。他援引了美軍年度報告對中國區域拒止/反介入系統的分析。在這份報告中提到,DF-21D反艦彈道飛彈的射程達到了900英裡(約1450公裡),DF-26的射程達到1800-2500公裡。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中國火箭軍能夠在遠距離內將美國海軍的驕傲擊沉,同時也把美國海軍救援亞洲盟友的一切努力都送入了海底。」
「更加糟糕的是,解放軍的指揮官們將創造一項足以載入史冊的壯舉,做到這一切並不需要派出軍艦和飛機進入公海。只需要輕輕按下反艦彈道飛彈的發射按鈕,就這麼一下,這一切就發生了。」
「我們為什麼要強調這兩個射程的技術細節,900英裡意味著DF-21D能夠在遠遠超出航母艦載機的打擊範圍下對航母形成威脅。在亞洲戰場的航母戰鬥群將會遭到極大威脅,隨著DF-26的服役這一距離威脅將越發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海事局此前發布航行警告稱,7月1日至5日西沙群島海域內將進行軍事訓練。本次,我海軍也抵近跟蹤了軍演中的美軍編隊。7月6日,海軍少將柯克(James Kirk)在「尼米茲」號上接受路透社電話採訪時說:「他們(解放軍)看到了我們,我們也看到了他們。」
對於美軍公然挑釁行為,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7月6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當前,在中國和東協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向好發展。在此形勢下,美國蓄意派重兵在南海有關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炫耀武力,完全是別有用心。美方的行徑意在挑撥離間地區國家關係,推動南海軍事化,破壞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國際社會特別是本地區國家對此看得清清楚楚。」
延伸閱讀:美媒:面對中國DF-21D,美軍艦載戰鬥機的航程太可憐了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2020年6月15日刊發文章稱,在全球範圍「反恐戰爭」過去近20年後,美國軍方開始將注意力從這種非對稱戰爭轉移到可能與中俄等國發生的近對稱軍事衝突上。
文章稱,儘管在航天技術等方面,美國一直保持領先地位,但在一些武器技術上,美國顯然已經落後了。由於陷入反恐戰爭泥潭近20年,一些用於對付高技術對手的武器技術受關注度顯著下降。
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高超音速飛行技術,這是一個發展迅速的領域。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現有防空系統能夠有效對抗高超音速(高於5馬赫)武器。中國和俄羅斯都聲稱自己的武庫中包含高超音速武器,其中,中國的DF-21D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對美國軍事戰略造成的破壞比任何其他武器都嚴重。
雖然DF-21D的高速度是對美國海軍艦艇構成威脅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這種飛彈的射程。DF-21D的有效射程約為2000千米,通過在中國沿海部署這些平臺,中國人民解放軍得以實施一種區域封鎖戰略,或者足以使美國軍艦遠離中國海岸至少2000千米。
此外,這些飛彈除了可以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其飛行速度所產生的巨大動能足以擊沉許多船隻,如果再加上爆炸彈頭,甚至可以想像一次攻擊就足以讓一艘「尼米茲」級超級航母退出戰鬥。
DF-21D對美國利用航空母艦作為武力投射方式的常用戰略構成了重大挑戰。美國海軍目前擁有一支由11艘超級航母組成的超級艦隊,一艘航母的火力打擊能力甚至超過了一些國家整個海軍的打擊能力。一艘「尼米茲」級航母最多能攜帶130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或多達90架不同類型的飛機,以及6000名船員。美國利用這些航母向全球任何地區投送大量兵力,利用艦載機打擊數百千米外的目標。
目前,美國海軍的BlockII型「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最大武器掛載情況下,作戰半徑約為800千米。即將推出的BlockIII型戰鬥機將增加保形油箱,使其能夠攜帶3500磅的附加燃油,這樣它的航程就增加了約480千米,或作戰半徑增加了240千米。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F-35C戰鬥機的續航裡程比BlockII型「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增加了10%,作戰半徑約為1060千米。但是,這一作戰半徑也遠遠低於中國DF-21D反艦飛彈2000千米以上的有效射程。
文章指出,美國海軍的MQ-25空中加油機可以使BlockIII型「超級大黃蜂」的作戰半徑延伸至1360千米,使F-35C作戰半徑延伸至1380千米。這種航程的增加是相當可觀的,但還無法使這些戰鬥機在DF-21D的防區外發動攻擊。
文章提到,美軍下一代B-21轟炸機可能會在中國沿海上空執行遠程轟炸任務,並摧毀DF-21D和其他高超音速反艦飛彈陣地,讓美國航母遠離中國的防禦縱深。然而,由於DF-21D是陸基機動式部署,很難確定這些平臺的具體位置,這就需要其他軍種的情報支持。
文章最後指出,從軍事戰略角度看,阻止21世紀對華戰爭的最有效方法是確保美國能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軍需要迅速縮小中國區域封鎖能力所造成的差距,而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在於增加戰鬥機的航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