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劫難逃》實打實地為鹿晗正名了。
去年的《上海堡壘》,鹿晗被罵的多慘,今年他就經受得了多大的讚揚。
這一次的反派,他的演技肉眼可見的成長了,與王千源的博弈不落下風,豆瓣評分從7.8分漲到7.9分,目前還在不斷上漲。
並不想捧殺,鹿晗的演技進步是相對《上海堡壘》《甜蜜暴擊》等傻白甜劇集。
如何判定一個演員的演技,最好的評判標準是他能否讓觀眾入戲,懸疑劇更要求演員讓觀眾腎上腺素緊張起來。
這一次,鹿晗做到了。
白天是溫柔的兒童趙醫生,對孩子溫柔體貼,笑起來如沐春風。
晚上變身眼神狠辣,黑衣連環殺手,引領「斯文敗類」的病嬌變態新風尚。
或許演技與老戲骨還有距離,但他沉浸進去,將演戲當作遊戲享受其中,態度的端正才是最大的進步。
觀眾是聰明的,也體會到鹿晗這番誠意,曾說過的時間會證明一切,並非空話。
《在劫難逃》已經播到第8集,高潮迭起,反轉反轉再反轉,第一集覺得兇手是趙彬彬,第6集馬上轉換思路,覺得兇手是劉雨奇。
誰知第8集,疑似新的幕後大boss孫曉萌浮出水面。
找個兇手,可太難了!
可,柯南說過:真相只有一個。
一些隱藏很深的蛛絲馬跡,在層層剝絲抽後,真相仿佛近在咫尺。
《在劫難逃》很縝密,編劇大大還是留下了幾個線索,這些線索串聯起來,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大腦洞,真相就在其中。
趙彬彬看似殺人如麻,對孩子卻溫柔如春風,趙彬彬究竟是惡,還是善?編劇留著懸念。走出電視劇,根據劇外的宣傳消息,尋得蛛絲馬跡。
張海峰失去朵兒後,頹廢了兩年時間之久。張彬彬殺了李瀾,以自首的殺人犯身份出現在警局,並點名張海峰。
「你做過的事兒,就都可以當做沒發生過啊?」
一句話無意中點名中心,這一切的局就是為了讓張海峰記起忘卻的事情。
人體是一個神秘的構造,痛苦極致後反而能夠有選擇遺忘的能力。痛苦面前,很多人會選擇刻意忘記,不管是2019年,還是2017年,發生過的事情客觀存在,或許提早,不會消失。
回到2017年,張海峰參加了表彰大會,卻忘記了326走私案。
這個案件或許是一個關鍵點,為何一個大型的案件,所有人都記得,甚至專門開表彰會表揚,張海峰卻偏偏不記得?
這或許正是趙彬彬提到的,做過的事兒!
這個取得重大成果的表彰大會,難道無意中傷害了誰?
《在劫難逃》每一個細節都有意義,表彰會花費10分鐘進行刻畫,這是編劇大大留給觀眾的懸念。
如果在這個案件中,張海峰無意中傷害了其他人,這也就應稱了另外一張海報的提醒。
趙彬彬是為了救張海峰而出現。
世上本就沒有純粹的善,也沒有純粹的惡,更多的是灰度空間。
無法否認趙彬彬殺了那麼多人的惡,可他不斷殺人,試圖想要回到開始,或許就是為了拯救張海峰,拯救愛人受傷害的結果。
這一切都有人設計,只為救張海峰出漩渦。
烏斯莫比環劇情,很難打破。每一次選擇,都會讓事件不斷循環,或許只有張海峰記起這件事,劇情才會真正的明朗。
《在劫難逃》的宣傳語之一是「如果明知道在劫難逃,你們會怎麼選擇?」
喬昕選擇接受。她從未後悔與張海峰結婚,但她想要安穩的生活,害怕今後自己變成怨婦,她選擇在愛的時候離開張海峰。
趙彬彬選擇逃離,孫曉萌選擇堅守。
這裡就需要涉及到,趙彬彬和孫曉萌的真實關係。
張海峰詢問孫曉萌是否認識趙彬彬時,孫曉萌否認了,稱只是一個老客戶。
可細節卻在打臉孫曉萌?
孫曉萌花店的油畫,和趙彬彬家裡的油畫一致。
油畫是《復仇女神的追捕》,講的是追捕並懲罰那些犯下嚴重罪行的人,無論罪人在哪裡,她們總會跟著他,使他的良心受到痛悔的煎熬。因此只要世上有罪惡,她們就必然會存在。
油畫暗示,趙彬彬和孫曉萌是屬於一類人,他們還是復仇女神。
這個油畫也契合第一大點,只有張海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結束一切循環重複。
趙彬彬一直購買的紅色繡球花,是孫曉萌最喜歡的花。
就連千紙鶴也與孫曉萌有直接關係。
第8集,編劇大大放出一段孤兒院的片段,將兩人的關係打破。原來趙彬彬和孫曉萌是在孤兒院認識,不過張彬彬後來被收養,兩人分離。
分開時,孫曉萌送給趙彬彬玫瑰千紙鶴,貫穿全劇。
也因為這個千紙鶴,很多人懷疑孫曉萌才是最後的大boss?這點並不一樣。
孤兒院時,趙彬彬被其他孩子欺負,他選擇逃離,吃掉了不屬於自己的飯菜。那時候的孫曉萌很剛,直接打跑了那些孩子。一個逃離,一個堅守,這段孤兒院時光暗示了兩人的性格特點。
在童年時期,趙彬彬和孫曉萌兩人都是孤獨的靈魂,他們互相救贖,成為對方生活裡的陽光。
趙彬彬曾說過,我不喜歡插手別人的人生,這也與他的性格匹配。
可說到和做到,是兩碼事。
趙彬彬做到了嗎?並不一定。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可以讓他拼命,那肯定是孫曉萌。
兒時,孫曉萌救過張海峰,長大後大膽猜測一下或許孫曉萌做過同樣的事情。
第7、8集出現的屍骨,很大可能是趙彬彬的養父。
趙彬彬對外宣稱,8年前,也就是他17歲時,父親外出打工再也沒回來。
隨著屍骨的出現,真相可能會改變。
有一張鹿晗的劇照,是他短髮被打的照片,對面站著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很大可能孫曉萌。
趙彬彬為什麼會流血?
家暴的概率高。
趙彬彬的養父喜歡喝酒,喝酒的男人基本上會酒後家暴。也就是說,趙彬彬被領養後,並沒有迎來幸福的生活,反而一直生活在陰影之下。
大膽猜測:孫曉萌和趙彬彬長大後再次相遇。或許在養父的又一次醉酒後,孫曉萌和小時候一樣救了趙彬彬,不過是以殺了趙父的方式救了趙彬彬。
趙彬彬為了保護孫曉萌,將所有的罪惡都自己包攬。
孫曉萌只殺了一個人,就是趙父。
趙父死後,孫曉萌和趙彬彬的命運糾葛再次牽扯。
如《白夜行》中亮司一直保護著雪穗。不同的是,孫曉萌也在保護著趙彬彬。
為了不讓殺人事件被發現,兩人不敢相認,只能以鮮花作為信號。只要確認對方平安,一切就好。
可孫曉萌並不平安,
付吉亮被殺死的原因,和李瀾不大相同。
第二次付吉亮被救後,趙彬彬臉上露出了兇狠的表情,這就足以說明趙彬彬的恨。
為什麼會恨?
付吉亮的行為猜想並不單指化工廠之事。
他是大學教授。但顯然並不是一個受人敬仰的大學教授。他的課程只要是男學生,多半得低分,同學都在猜測他的目的是吸引女學生。
為何吸引女同學?動機不純良。
他在課上收到疑似女同學的小紙條時,臉上露出了猥瑣的表情。這想入歪歪的表情一出現,人品瞭然。可見,他平時經常做這個勾當。
孫曉萌是劇中唯一的女性,最大的可能性之一是她被付吉亮欺負過。
趙彬彬或許不是化工廠的直接受害者,但他愛的人受過傷害,他又是極其有同理心的人。
人的力量有限,在復仇的路上,發現了隱藏更深的秘密。要想真正扳倒世界上邪惡之人,就是引導發現背後的真相。
朵朵的死也能證明這個思路。朵朵並不是被殺死的,而是看到趙彬彬殺人,意外去世。如復仇女神所指,趙彬彬不會去殺害無辜之人,於是第三次時間往復時,張海峰害怕趙彬彬殺害朵朵,而實際上趙彬彬是去救朵朵。
趙彬彬一直堅持循環往復,最大的目的,是回到起點,拯救孫曉萌,絆倒惡人。
這點上,趙彬彬的行為是惡,本性卻是善。
另外一種猜測,孫曉萌和趙彬彬父母都是因化工廠而去世。正因此,趙彬彬選擇去腫瘤科當醫生,對小亮等孩子特別疼愛。
張海峰來到化工廠時,在牆上發現了報導化工廠的報紙,記者是喬昕。
喬昕為什麼不當記者?
劇中片段是說喬昕為了家庭,讓自己更有時間照顧孩子,才去隱退。
可她也和化工廠扯上關係後,真相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化工廠事件背後有一張很大的網,黑色力量的誇張不是大家所能想像,一個記者要想調查,是有生命危險的。
喬昕報導這件事,家庭是否受到了威脅呢?
大膽猜測,喬昕莫不是發現了化工廠的真相,家庭安全受到威脅,才放棄記者的身份。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喬昕轉行去是去會計師,而不是去文員。只有當會計,或許還能揭開當初化工廠背後的真相。
喬昕從未改變過自己的初心。
趙彬彬抓喬昕,一方面是為了威脅張海峰,另一方面難道不是為了讓喬昕說出化工廠的真相。
一切的一切,都沒那麼簡單。
《在劫難逃》作為一部優質的國產懸疑劇,12集,每集30分鐘,無尿點,真的打開了電視劇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