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了位「孤獨大臣」

2021-03-03 看世界雜誌

人口稠密的日本,路上摩肩接踵的行人,謙和有禮卻又淡漠無聲。

93歲的健一郎死在了公寓裡。

一個多月後,他的死亡才被鄰居發現。原因是屍體腐爛後,屍水滲透地板,滴到了樓下。

這是一樁典型的「孤獨死」。

紀錄片《無人知曉》截圖。該紀錄片記錄了日本孤獨死現場清掃人員的工作日常

四年前,老伴去世後,生活在靜岡鄉下的健一郎便獨居了。他膝下一兒一女,一個在東京打拼,一個遠嫁九州。親子間平時交流不多,以至於死後很久都未被發覺。

異臭、腐肉與屍水、蛆和蒼蠅,「孤獨死」的結局往往悽慘。而根據日本日清基礎研究所調查顯示,日本每年約有3萬人「孤獨死」,面臨「孤獨死」威脅的則超過100萬人。

「孤獨死」只是「孤獨大國」日本一個很小的方面。網際網路社會下人際關係疏遠,加上懸而未決的少子老齡化,使得日本「無緣社會」的傾向愈加嚴重。

而新冠疫情後所提倡的社交疏離,更是放大了這一社會問題。新冠肆虐的去年10月,日本自殺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新冠肺炎全年死亡人數,其中女性自殺者尤甚。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不久前,日本走馬上任了第一位「孤獨大臣」。

日本的首位「孤獨大臣」名為坂本哲志。

熊本縣人氏,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從記者轉身政壇,所屬自民黨,今年70歲。

原本他是菅義偉內閣中負責少子化對策和地方創生的特命擔當大臣,最近剛剛被指派新活——減少居民的孤獨感和社會隔離,應對自殺率上升的社會問題。

三大問題沉痾已久,單提出哪一個都不好解決,坂本想必是頭很大的。特別是最近因為孤獨問題再次抬頭的自殺率躥升現象。

設立「孤獨大臣」,日本走的是英國的路。

早在2018年1月,時任英國首相的梅姨就設立了世界首位孤獨大臣,以應對當時英國嚴重的孤獨問題。據紅十字會數據顯示,英國有超過900萬人長期處在「經常孤單」的狀態,其對健康的負面作用相當於「每天抽15根煙」。

設立大臣以來,英國的孤獨問題是否得到改善尚未知曉。但西學東漸那一套,向來是日本的拿手好戲。三年後的現在,日本照搬了這一套設計。

雖然是照搬,但客觀來看,這樣的選擇並非沒有道理。

分別位於亞歐大陸的東西兩頭的日本和英國,在不少地方都有著相似性。都是島國,君主立憲制,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體制,民族性格內斂,人際交往的安全邊際較遠。

2018年,時任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唐寧街舉辦活動表彰孤獨委員會

孤獨通常與組織內部個體的相處模式有很大關係,英日兩國共有的孤獨問題,與兩國相似的民族性同樣脫不了關係。日本借鑑先發三年的英國,或許能少走一些彎路。

沒有在日本生活過的人,可能比較難以共鳴那份孤獨感。筆者曾在東京生活了五年,回憶過往,孤獨的確是印象中最為深刻的感受之一。

除卻異國他鄉的客居因素,感到孤獨的主要原因是在日本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頻度較低。其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思維,如同無形之網,束縛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此外,一些其他社會因素也制約了人際交往。比如交通費昂貴、大都市圈導致的地理距離遠、日本人精細的時間安排。

舉個例子,在中國,三五好友一時興起,晚上約個夜宵,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在日本除了下班後的同事聚餐,私交中臨時的約飯是很困難的。

日本人習慣提前安排約會,臨時之約很難被認可。兩人赴約一地,即便是公共運輸,交通費也並非小數目。晚上喝酒更要注意時間,一旦錯過晚班車,那就要做好居酒屋熬夜的準備了,計程車普遍是坐不起的。

人口稠密的日本,路上摩肩接踵的行人,謙和有禮卻又淡漠無聲。按部就班無浪花的生活,一眼望得到頭,這是我曾經感受過的孤獨日常。

既然孤獨是日常,那為何日本內閣突然要設立「孤獨大臣」去解決它呢?

核心原因是猛躥的自殺率。

自殺問題是日本老生常談的問題,日本背負「自殺大國」的名聲也已經很久了,雖然這個名號近年被韓國所繼承,但自殺問題依然會隔三差五地出現在輿論場中。

新冠疫情以來的自殺,與以往的自殺有著很大的區別。

以往的自殺者,絕大多數是男性,職場失意,遭遇霸凌,貧困抑鬱,都有可能將這些人逼上絕路。

而新冠時期的自殺者,女性比例提升了很多。2020年10月,有879名女性自殺,自殺率與去年同期相比驟升70%以上。

究竟因為什麼,使得疫情期間,這麼多女性喪失了活下去的信心?

從產業層面上來看,因疫情遭受重創的企業多是航空、旅遊、零售等行業,而這些行業裡女性員工站絕大部分。不少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女性窮困潦倒,生活艱難。

日劇《問題餐廳》劇照。疫情使許多靠鐘點工賺錢的女性失去了經濟來源

家庭層面上來看,很多男性職工在家遠程辦公後,日本女性在家務上的負擔增加,同時失去了單獨休憩的空間。

日本文化中,男女平等方面雖一言難盡,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使得女性擁有的相對較多的家庭自由。但隨著丈夫物理上回歸家庭後,女性的自由受到壓縮。

人際交往層面上來看,被迫「社交疏離」的女性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加嚴重。響應政府的「避免三密」的政策,不少女性減少了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更多地生活在一個狹窄的圈層中。在不安和恐慌並存的特殊時期,失去了外界支持的女性,心理往往是脆弱的。

社會現象則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自殺風潮。

去年日本演藝界自殺人數眾多,其中不乏竹內結子、三浦春馬這種一線明星,他們的離世也對普通人帶來了較強的心理衝擊——連看起來功成名就的明星也選擇自殺,那處於低潮期的普通人呢?

在不少文化中,自殺是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一些宗教裡甚至把自殺視為罪行。但在日本,自殺本身就包含「個人主動承擔責任」的價值觀,文化作品中也不乏美化自殺的藝術表現。東瀛文化裡這種自行結束生命的特殊美感,也是日本自殺現象的複雜原因之一。

去年,一首名為《夜に駆ける》(奔向黑夜)的歌曲在日本大熱。但很多人不知道不知道的是,這首改編自短篇小說《桑納託斯的誘惑》,節奏輕快,律動強烈的歌曲實際上也是一首描述自殺的歌曲。

《夜に駆ける》的MV,講述了一個跳樓自殺的愛情故事

以自殺主題為內核的歌曲,能夠獲得」日本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年度冠軍,並正大光明地登上紅白歌會。這種事情,或許也只會發生在日本了。

關注鄰國發生的事,並不是帶著一種隔岸觀火的心態。

特別是日本的事,更具借鑑價值。日本的社會形態特殊,人口稠密、人均可支配資源稀少、經濟發達、自然災害多發,這個國家的環境是接近於未來人類社會的預期的。

如同一個超前發展的人類社會樣本,日本所經歷的社會問題,過了幾年,幾十年後,很有可能會出現在其他國家。

而眼下,諸如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年輕人的不婚風潮、大都市圈的擴張等問題,已經或多或少地出現在一些國家中了。

集團性孤獨問題的出現,在網際網路社會愈發發達的今天,也被認為是一種可預見的趨勢。

人類研發導致技術發展,生產力提升,人類生活方式改變,最終也會傳導人類這種生物的精神層面。

在虛擬世界中,人類投入的精力越多,對於現實世界就越無暇顧及。

我們對於世界上的時事了如指掌,對於名人的私生活如數家珍,但卻對自己生活的社區新聞漠不關心,鄰居甚至也叫不上名。

年輕人為了理想和生活,背井離鄉來到了大城市打拼。代價是疏離了「血緣」(與家人的聯繫)和「地緣」(與家鄉的聯繫)。一旦工作不如意,職場遭受打擊,「社緣」(工作和人際關係)喪失,那也就變成了「無緣社會」的一份子。

現實生活充滿困難與辛苦,「奶頭樂」的娛樂方式則輕鬆又快樂。年輕人越來越宅,沉溺於二次元不能自拔。

以前人的娛樂方式是運動和聚會,而當下相當一部分人的娛樂方式是打電子遊戲,還是獨自在家玩的那種。

小島秀夫曾說過,玩遊戲的人是孤獨的,即使是線上多人遊戲,仍然改變不了你是一個人在房間裡獨自玩樂的狀態。這種孤獨感,是在關上屏幕後,就會一下子襲來的。

他關注了這一現象,後來製作了被稱為「快遞員模擬器」的《死亡擱淺》,想通過送貨的方式,讓玩家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人類終歸是需要陪伴的,當代人仍在尋求更多的解決孤獨的方法。養寵物,找陪聊陪玩,寄情於虛擬形象。

現代技術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原有狀態,引發了問題,但也在嘗試去解決問題。儘管進度依然是緩慢的,看起來遙遙無期的。

相對於幾千年前亙古不變的勞作方式,現代人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激變。能否適應,並保證精神層面的健康,這是人類這個物種所需要共同面對的龐大課題。

相關焦點

  • 一個月879名日本女性自殺,日本任命首位「孤獨大臣」
    「孤獨,有很多種形式。」日本首相菅義偉在任命首位「孤獨大臣」坂本哲志時這樣說道。為解決日本社會的孤獨問題。
  • 孤獨催生日本網紅「出租人」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近來,森本祥司作為 「出租人」在日本成了網紅,他按照客人的要求到指定地點見面,有的只是純粹孤單,想找個說話的對象,有的想找個人陪著吃頓飯,有的想找人一起看場電影,還有的竟然要求「出租人」陪著一起去離婚……許多孤獨的人需要陪伴,需要被傾聽。孤獨有多少種,就有多少種陪伴的需求。孤獨已經成為社會現象,尤其日本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孤獨指數很高。
  • 日本網紅"出租人"孤獨的老人寧願相信騙子
    「出租人」在日本成了網紅,他按照客人的要求到指定地點見面,有的只是純粹孤單,想找個說話的對象,有的想找個人陪著吃頓飯,有的想找人一起看場電影,還有的竟然要求「出租人」陪著一起去離婚……許多孤獨的人需要陪伴,需要被傾聽。孤獨有多少種,就有多少種陪伴的需求。孤獨已經成為社會現象,尤其日本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孤獨指數很高。
  • 日本數字大臣是位「網遊達人」,曾主導開發「安倍跳跳」|平井|日本...
    【環球時報記者 陳洋】據日本共同社17日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當天在首相官邸與數字改革大臣平井卓也會面,並下達加快設置數字廳的指示。平井表示正在考慮明年1月向國會提交相關法案。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日本數位化建設落後,菅義偉有意推動日本數位化發展,由此使得作為首位數字改革大臣的平井卓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 木村拓哉,日本總理大臣!?
    《CHANGE》是日本富士電視臺於2008年5月12日至7月14日期間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由澤田鐮作執導,福田靖編劇,木村拓哉、深津繪裡、寺尾聰、阿部寬、加藤羅莎等人主演。該劇是一部勵志又充滿了溫情的日劇,主要講述一個平凡的小學男老師代替去世的父兄參加選舉並一步步爬上總理大臣位置的故事。
  • 中日友好南京柔道館獲 「日本外務大臣表彰獎」
    2020-11-24 07:18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中日友好南京柔道館獲「日本外務大臣表彰獎
  • 日本內閣大臣時隔四年在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小泉去的最早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 今天(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5周年紀念日。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多位現職內閣大臣當天參拜靖國神社,為四年來首次。 《朝日新聞》稱,環境大臣、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8點不到就進入神社。參拜約15分鐘後離開,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 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東京奧運會可能面臨兩種前途
    新華社東京1月14日電 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14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東京奧運會可能面臨兩種前途,東京應該為各種可能做好準備,國際奧委會也應該備好替代方案。 河野太郎曾擔任前首相安倍晉三內閣中的防衛大臣,菅義偉擔任首相後被任命為負責行政改革和公務員系統改革的行政改革擔當大臣。
  • 日本防衛大臣:將推出應對UFO方針
    日本自衛隊第一個專責太空領域的「太空作戰隊」5月正式成立後,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9月9日表示,日方還將公布應對不明飛行物(UFO)的方針。日本自衛隊之前在5月18日正式在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東京都)成立專責太空領域的「太空作戰隊」,成員約20人,主要任務是確保日本人造衛星不受太空垃圾或其他國家攻擊等威脅。
  • 在日本,一個人到底能多孤獨?
    在日本,一個人到底能多孤獨? 日本人的孤獨已是全國皆知的事實,日本人也不避諱談這一點,有些日媒甚至對自己進行大膽深刻的剖析。
  •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考慮設金融特區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10月27日,日本財務大臣兼金融擔當大臣麻生太郎提到日本政府目標設立的國際金融都市議題。麻生太郎表示,香港正失去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日本應考慮設立針對全球銀行業務的特別經濟區。 麻生太郎在說明中提到,國際金融都市的設立「將對於活化日本金融市場確實有所助益。
  • 臭名昭著的臺灣女漢奸,抗戰時給日本捐飛機,後代成日本內閣大臣
    就比如這位出生在臺灣的女漢奸陳杏村,非但自己逃過了懲罰,他的後代甚至成為了日本首位華裔高官,甚至還想衝擊日本首相的寶座。陳杏村應該說是一個非典型漢奸,因為她是中國臺灣省人,在他出生的時候臺灣已經被割讓給了日本,當時根據馬關條約,咱們中國已經放棄了對臺灣的主權。所以陳杏村出生之後沒有人告訴他,他其實是個中國人,而他所受的教育也是日本人的奴化教育,一心一意為日本天皇效力。
  • 日本辭職大臣涉嫌1500萬日元高額賄賂
    東方網1月24日消息:日本經濟財政相額賀福志郎因涉嫌收受賄賂,23日上午向森喜朗提出辭呈,並得到批准,從而成為森喜朗內閣成立9個多月以來第3位引咎辭職的內閣大臣。森決定讓前經濟企劃廳長官麻生太郎接任其職。
  • 女漢奸捐獻給日本兩架飛機轟炸中國,後代移民日本成首位華裔大臣!
    女漢奸捐獻給日本兩架飛機轟炸中國,後代移民日本成首位華裔大臣!
  • 日本首相安倍要倒大黴了!日本大臣證實找到安倍「罪證」文件!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針對近日日本媒體披露政府或為首相安倍晉三的好友辦學「開綠燈」一事,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松野博一證實,在文部科學省內部找到已被曝光的大部分文件內容,並針對此前的調查沒能得出結論向公眾致歉。
  • 有感於一個日本小學生回答作業提問時說他想當總理大臣
    1 看到一個日本小學生想當總理大臣的圖片信息
  • 他是皇太極長子,被多爾袞無情冤殺,後代卻出了位家喻戶曉的女子
    鐵帽子王這個爵位一脈相傳,傳到第十代的時候,是善耆世襲了爵位,善耆大家應該了解的不多,他是滿州鑲白旗人,曾先後擔任統領、民政大臣和裡藩大臣之位,他也是家喻戶曉的女間諜川島芳子的生父。
  • 【中日關係最新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布:應日本外務大臣...
    【中日關係最新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布:應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11月24日至27日對日本、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 「撒謊大臣」稻田朋美的悲劇
    對於安倍晉三而言,稻田朋美可以稱得上是「事業上的同伴」,地位十分特殊。    2012年12月,安倍晉三第二次就任首相之職,即提拔政治經驗匱乏的稻田朋美擔任規制改革擔當大臣。2014年9月,又委任她擔任自民黨三大要職之一的政務調查會長。後來又於去年8月,破格提拔她出任防衛大臣。
  • 女法務大臣一口氣「殺」7名人犯,日本最大邪教主名列其中
    這次籤署死刑執行命令的是日本法務大臣上川陽子。她一口氣籤署了包括麻原彰晃在內7名「奧姆真理教」骨幹成員的死刑執行命令。這次也創下了自1993年恢復死刑制度以來的日本歷史之最。此前,1911年1月24日,日本曾將被控謀劃刺殺天皇的11名政治犯同日執行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