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開始就有聽粵語歌,但那時停留在《明年今日》和《海闊天空》等等之類的普羅大眾都會唱幾句的歌。後來,在長大了之後,重新聽它們,有了新一層的含義。那時才覺得,這些歌真的是絕妙,每首歌都有擊中你內心的詞句。
——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其實一開始喜歡粵語歌,是因為喜歡上粵語歌詞。越聽越覺得怎麼會有一種如此優美的方言。本來形容某事物要用白話很多字去講,但粵語只需要兩三字便講述得清清楚楚,而且有時候只單單兩三字就描述的整個意境有血有肉,且語言情景立刻就烘託起了。放到粵語歌裡,歌詞那種獨有的韻律美和粵語表達的獨特,在我眼裡看來有無可比擬的魅力。
今天要推薦的是我曾單曲循環長達半個月之久的歌曲《苦瓜》,不出意料是陳奕迅所唱。
這首歌的詞是黃偉文苦心醞釀了一年的作品。作詞者黃偉文稱,以「苦瓜」為題是因為苦瓜又名「半世瓜」,「當你覺得它好吃時,你的人生也就走完一半」。他表示,自己想表達的是「透徹感悟人生的感覺」,因此在歌詞中強調「苦過後更加清,萬般過去亦無味但有領會留下」。黃偉文笑言贈陳奕迅這一條「苦瓜」,望其懂得苦中作樂,才會明白有經歷才有成長的道理。
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
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
開始時捱一些苦,栽種絕處的花
幸得艱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
黃偉文的詞總總是犀利得一針見血,殺人於無形,這時候就不得不將他為陳奕迅寫的《葡萄成熟時》拿來做比較,都是經過時間的歷練後的大徹大悟。兩首歌異曲同工,旋律平緩,都是敘述式的口吻,我很喜歡這種娓娓道來的感情詮釋,因為這是最純粹的陳奕迅,波瀾不驚卻可以一鳴驚人。
「今天先記得聽過人說這叫半生瓜,那意味著他的美年輕不會洞察嗎?」
其實苦瓜的苦,從未變過,變了的是我們,是時間,是際遇,是已經悄悄爬上鬢角的白絲。
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每當變幻時》,在結尾的時候,楊千嬅說,十年裡面,我想做的事全未做到,以前我會覺得很失敗,而現在我覺得,我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發現,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過程。
大概會有那麼一些時候,你和好友坐下來,暢談當年怎麼這麼傻逼地暗戀一個人,這麼傻傻地並且執著著,然後哈哈一笑。就是突然一下,你發現這些當時覺得是小秘密小心事的東西全不重要,一下了解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過程。
其實一切都是一個過程,從開始討厭苦瓜,到最後喜歡吃苦瓜,就好像年輕人永遠無法體會老者的清心寡欲,也無法領悟苦瓜裡的那份禪意,就像是這首歌唱的那樣,青春如快餐,餘生險惡,如藝壇傑作,但有痛苦,就有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