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我們只有花心思去把玩和理解玉的內涵,才能真正在養玉的同時悟出玉的真美。一方面,我們通過把玩提高玉的光澤度和通透度,使玉更加美麗通靈;另一方面,接觸玉的過程可以給人帶來身心健康,教化人生。
翡翠好處諸多,但它又不像鑽石一般高高在上,有高有低,既能登堂入室,得到明星貴族的喜愛,也能屈身俯就,作為小飾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來王者,不都是這樣嗎?
那麼選購翡翠的準則是什麼呢?
首先,知情準則。
你要依照種水底色工這些基準,對你要買的翡翠是什麼種水色有個大體的分辨,比如是老藍水,你不要當成墨翠,這個價格便會差很大,比如油青,你不要當成翠色。
這個還是要多看多學才好,行業術語「翡翠無專家」嘛,不要太自信,謙虛點研究。
第二個準則,精品準則。
談到這個,首先要看看自己想要購買的寶貝有何種態度,如果只是喜好這個寶貝,想買回來把玩佩戴而沒有打算增值或者收藏等問題,那麼沒問題,只要喜好而且價格合適,即可打算入手。
但如果一些朋友本著增值收藏等態度,那麼這個寶貝就需要和今天講到的精品準則掛鈎了。翡翠收藏不同別的,不靠數量靠質量,寧收精品一件,不收普品一堆,僅有精品才具備收藏增值的空間,而普品,玩玩罷了,因市面上太多,自身增值空間不大。
第三點,有缺陷要慎重。
這個準則我想著重跟我們說下,首先一個缺陷便是裂,如果有貫穿裂的翡翠,是肯定不要買的,特別是手鐲。
由於手鐲最容易獲得外力觸碰,如果具有貫穿裂,那麼其穩定性會大打折扣,很有可能不小心便會碰斷,可以說手鐲特別是高檔手鐲,如果具有貫穿裂,無論種水色調如何,一文不值。
其次要分清裂和石紋,便是已然內部癒合的裂隙,一般來講石紋對穩定性不容易產生多大破壞,少量的石紋也可以證明為天然翡翠,而且石紋輕微不容易破壞美感,但石紋較多,就會對價值產生破壞了,自然如果不介意,這也同樣是砍價的一個籌碼。
一些缺陷並不翡翠自身的缺陷,但也會對價值產生破壞。比如手鐲的圈口,50到60之間的圈口是通常的,靠中的部分也同樣是大部分女同志合適的圈口,過大和過小的圈口要謹慎購買,比如四十幾的圈口或者六十幾的大圈口。
有的朋友會認為圈口越大越值錢,其實這是個誤區,僅有在大部分人適宜的範圍內才會具有價值,四十幾的圈口成年人相當難戴上,視作童鐲其價值必然就低了,畢竟沒多少人捨得花大價錢給孩子買個種水色俱佳的鐲子;
而六十幾的圈口通常適合於老人,手相當僵硬不像年輕人手有機會收縮具備彈性,這些會對鐲子的價值產生比較大的破壞,讓鐲子陷入一個四不像的尷尬境地。
了解更多的翡翠知識歡迎找諾帆緣翡翠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評論。
內容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