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今,賓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縣公安局、縣城管綜合執法局等部門,在賓縣全縣範圍內開展依法治理生產經營冥紙冥幣專項整治行動。專項整治行動以「中元節」為時間節點,依法打擊生產、銷售冥紙冥幣等違法行為,持續淨化賓縣生態環境,樹立良好祭祀習慣和文明社會風尚。
賓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分成7個執法檢查組,出動執法車輛23臺、執法人員115人,行動覆蓋了縣城內和各鄉鎮所在地,對城鄉接合部、街道和醫院、殯葬中心等重點區域附近的業戶、市場進行監督檢查,共收繳違法生產銷售的冥紙冥幣170餘公斤。
近年來,賓縣市場監管局不斷加大冥紙冥幣治理力度,堅決遏制生產、銷售冥紙冥幣違法行為反彈趨勢,並保持常態化高壓態勢,對移風易俗,走向文明祭奠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小造紙廠藏身長嶺湖旁小村
專門生產燒紙 廠邊「挖坑」直排廢水
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長嶺湖附近的陳家窪子村突然出現了一家造紙廠,「他們在廠房邊挖了個坑,造紙的汙水就直接排到坑裡,不說那味,這汙水滲到地裡,環境怎麼辦?」
14日上午,記者在投訴市民李先生的帶領下來到距離長嶺湖不遠的東湖釣場後方的陳家窪子村,走了5公裡的泥路後,找到了一處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大院。雜草叢生的大院內有一棟灰色主樓及一排臨時用房。在院內記者看到,距離主樓約5米處有一個滲坑,坑內滿是黃色汙水,還散發著刺鼻氣味。
「這是個造紙廠,今年3月份搬來的,老闆是外來的。開始誰也沒注意,後來我偶然發現他們居然直接往地裡排放造紙產生的工業廢水。這幾天下雨,汙水被稀釋了,要不味兒更大。我們就在這附近住,真的很擔心會汙染環境,影響我們的生活。」李先生說。
記者走進該廠房看到,衛生環境很差的廠房內擺放著數十個已生產成型的紙軸和一些切好的成品黃紙,還有一些造紙設備,但現場沒能找到負責人。
記者連續兩天到該廠尋找負責人未果後,終於聯繫到在該廠工作的一名蘇姓工人。據蘇某說,該廠所在的位置應屬建國村,是今年4月份開始運營的,老闆姓李。
「造的就是燒紙,效益不好,沒咋賺錢,清明和七月十五能賣得好一點,一天能賣兩個紙軸。」他同時表示,老闆以前從事建築生意欠下不少債務,平時不太露面,也不常在哈市,有事都是微信跟工人溝通。對於造紙廢水排放問題,蘇某稱「我們在地下埋了大罐,水排到罐內再循環使用。」但被問及記者未能找到汙水處理設施時,蘇某未予答覆。對於該廠是否有執照、環評手續等問題,蘇某表示自己只是幹活的,並不清楚。
近年來,哈市已全面禁止焚燒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冥幣和紙人、紙馬等迷信殯葬用品。最近幾天,哈市城管局還發布消息,將強化對祭祀用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對違規生產、加工冥紙、冥幣等殯葬用品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對因生產、加工祭祀用品導致嚴重汙染環境、危害公共安全的小造紙廠、小作坊,堅決依法取締。
哈爾濱市針對生產、運輸、銷售、焚燒冥紙冥幣環節進行全鏈條治理,對街區、點位存在大量焚燒冥紙冥幣痕跡的,失責街區、部門及有關人員將被問責。如此嚴厲的禁令下,生產燒紙的造紙廠藏身風景區附近小村,是否經過審批?記者也將向環保等部門作進一步求證。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郝欣 張智威文/攝
編輯:馬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