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一直是千古難題。
我同事的妹妹最近比較糾結,因為當初生的是女孩,婆婆不太高興,藉口家裡忙,對她不管不顧的。
可現在她婆婆生病了,全家就她一個全職媽媽不用上班,老公就想讓她回家照顧婆婆,但她心裡很不舒服也很糾結。
該怎麼辦?
都說坐月子,是婆媳關係的試金石。因為重男輕女,就對媳婦和孫女不管不顧的婆婆,任是誰也不可能心裡沒有疙瘩。
所以,不知道對方經歷過什麼,就絕不要隨意勸人大度。
作為女人我們都知道,女人生孩子,是拼了命地帶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生產後往往身體虛弱、內心脆弱,再加上家人、親朋好友大多把注意力放新生兒身上,更是容易感到失落和不被關注,那種內心的孤獨和難過,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
兒媳婦從婆婆那裡感受到的,外人無法感同身受。
本來婆媳關係就已經是全天下最難打理的,而女人坐月子可能就是婆媳矛盾的放大鏡,所有的婆媳關係都容易在月子裡達到高潮,正所謂「婆婆好不好,月子見分曉」。
因此,只要是有正常情感的人,恐怕很難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盡心盡力地去照顧婆婆。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什麼都不做或者奚落也是不對的。
理智點考慮,嚴格說,其實婆婆並沒有照顧兒媳和孫子的義務。
自己的孩子自己照顧和養育,本就是天經地義的。因此,我們都不要對婆婆照顧月子和孩子抱有過多指望和期待,真的遇到那樣的神仙婆婆是命好,遇不到也要理解為「正常現象」。
婆婆的英文翻譯就是最好的詮釋:mother-in-law,婆婆只是法律上的媽媽,所以不要用親媽的標準去期待她。
但拋開情感,從法律的角度,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雖然婆婆不是媳婦的親媽,但那是老公的親媽,照顧婆婆是老公的義務。而夫妻作為一體,對於老公的義務,做妻子的不聞不問,也不合適。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具體怎麼做更好呢?
1、不管心裡多麼失望難過,在婆婆病了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基本的探望是應該做到的。不說端屎接尿,碰到了,端茶遞水還是可以做的,不說親手燉湯炒菜,需要時訂餐安排不該拒絕。
哪怕做這一切,不會帶有任何情感。
2、如果自己無法像機器人一樣不帶感情地伺候婆婆床邊,可以讓老公去照顧,因此而產生的經濟壓力、生活不便等,自己一力承當就好,做好支持。
如果家庭條件較好,也可以花錢請保姆或者護工,總的來說,要在行為結果上配合老公對婆婆盡到贍養義務。
聽到過一個說法:任何婆媳矛盾的根源,都是老公的不作為。
深以為然!
像朋友這樣,就算婆婆病好了,因為始終是老公的親媽,這剪不斷的關係,以後是要繼續相處的。
如果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未來的情形大抵就是:媳婦心裡有氣,婆婆心裡有氣,老公自然也有氣,就會影響家庭關係和夫妻和順。
因此,必須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關鍵人物就是丈夫。
先找丈夫平靜地溝通,讓他知道自己是有感情的人,自己的做法是基於月子裡的待遇,自己能做的最多只是義務上的照管。雖然做不到完全沒有隔閡,但是,自己依然願意出錢出力支持他贍養老人。
一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是夫妻,不能因為這件事影響了長久的夫妻關係。
總的來說,女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情感和責任要區分開,同時讓老公參與進來,做好紐帶的角色。
人心都是肉長的,一個愛老公的女人不會對婆婆差;一個愛兒子的婆婆,也不會對兒媳太狠心。
——END——
作者:菈媽,多平臺籤約作者,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