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的第22屆全國機器人錦標賽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開幕。本屆大賽共設六大類48種比賽項目,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全國74所高校的138支參賽隊在線切磋過招。參賽隊伍及人數達歷屆之最。
開幕式直播 74所高校138支參賽隊在線見證
12日上午9時,大賽開幕式以在線視頻直播方式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大禮堂舉行。
開幕式上,志願者手舉大賽會旗和74所參賽高校校徽入場。本屆大賽首席顧問、中國工程院秦裕琨院士發來賀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原理事長、大賽主席鍾義信教授,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FIRA)副主席、大賽執行主席洪炳鎔教授,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校長、大賽副主席晏世經教授分别致辭。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大賽副主席劉清友教授,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大賽副主席劉宏教授,大賽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楊先一教授,以及74所參賽高校的近千名師生在線見證大賽開幕。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副校長、大賽副主席何志偉教授主持開幕式。
秦裕琨院士在賀信中說,他相信,從機器人足球發展起來的中國機器人文化藝術,定會在中國大地上開花結果,並將會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現在機器人技術不但在陸地上完成各種作業,而且向宇宙各角落發展,水下、空中也成為機器人生存的空間。因此未來的機器人無處不在,將人類的生活方式徹底改變。
鍾義信教授在致辭中說,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日新月異,讓我們攜起手來,通過人工智慧和智慧機器人技術與應用創新成果,為國家強盛,為社會進步,為人民幸福,為民族復興中國夢,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洪炳鎔教授在致辭中回顧了全國機器人錦標賽自1999年在哈工大啟動以來,從技術層面已走過的三步曲:從機器人足球賽,到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再到機器人舞蹈。目前,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將機器人舞蹈作為機器人文化藝術基礎來推動新的研究領域,這是一項原創性研究領域,其重要意義不亞於計算機象棋打敗人類的象棋大王。
晏世經校長在致辭中表示,由於疫情影響,今年第22屆錦標賽調整為線上展示問辯與評議的方式舉行。但同時,我們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線上競賽不但擴大了參賽高校數量,為全國青年大學生交流智慧機器人關鍵技術、培養科學精神與創新能力拓寬了平臺,而且為未來開展國際競賽交流探索了新模式、新路徑。
作為本屆大賽總裁判長,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王進戈教授代表全體裁判員宣誓。川大錦江學院機械工程專業學生陳瑞代表全體參賽隊員宣誓。
本屆大賽裁判長團隊陣容強大。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控學院副院長陳雯柏教授、西北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室主任史豪斌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劉學君教授、西華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軍民教授、成都理工大學科學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鄧星橋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機器人研究室主任黃鴻教授、廣東海洋大學機器人研究室主任王慧教授等7名裁判長也將遠程進行評分。
線上「機甲大戰」火熱開啟
代表國內高水平的各類機器人亮相
開幕式後,隨即開啟的線上「機甲大戰」中,代表國內高水平的各類機器人做出踢足球、越障礙、水中漫遊等高難度動作,盡展才情。
據悉,大賽包括輪式移動機器人、仿人型機器人、空中飛行機器人、水下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和智慧機器人創意比賽六大類。機器人足球賽、機器人舞蹈、機器人體操比賽、機器人對抗賽、水下機器人拉力賽等48個比賽項目,762場比賽,看點十足。
順應國內外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大趨勢,本屆大賽新增智慧機器人創意比賽,智慧機器人創新設計、機器人智能感知技術、機器人智能決策算法、新型機器人關等4種比賽項目全新亮相。此外,吸塵器機器人、智能教育機器人、寵物機器人等3種服務型機器人亮相賽場。由於疫情原因,大賽採用網絡在線比賽方式進行,持續到12月14日結束。
全國機器人錦標賽是國內頂級機器人賽事,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支持下、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FIRA)的指導下,先後在北京、深圳、成都、哈爾濱、佛山等城市舉行,迄今已成功舉辦22屆。中國機器人足球之父、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副主席、哈工大教授洪炳鎔擔任歷屆大賽執行主席,是國內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水平最高的機器人賽事之一。
洪炳鎔教授表示,全國機器人錦標賽是我國原創性的研發工作,即機器人文化藝術的推廣和普及,也就是用機器人來做青少年的教育,用機器人來發展文化藝術,開創新的領域,用機器人來做娛樂、休閒等方面,將來也會有很大的市場。在這些方面,我國走在前面。
洪教授認為,目前從技術發展的動態角度考慮,在特別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人類所不能生存的地方可由機器人來代替,例如太空探險、月球工作等;另一方面可用機器人的遠程操作,比如用機器人來代替遠程的外科手術等。
中國工程院蔡鶴皋院士表示,不管機器人技術怎麼發展、怎麼普遍應用,人的因素是第一的,不可能用機器人來完全取代整個社會。所以,將來對廣大青年來說,對高、精、尖的專業素質培訓是必要的。
大賽緣何花落川大錦江
本屆大賽的承辦方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在川內同類院校中,率先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聚焦「國際成都」產業升級轉型需求,重點圍繞機械、計算機、電子等方面開展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與技術、智慧機器人等研究。學校響應國家人工智慧人才儲備戰略,致力於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培育多學科、跨學院、有特色的研究團隊,促進科技創新,努力培養出一大批人工智慧領域的優秀人才。
在前幾屆機器人錦標賽中,川大錦江學子累創佳績。本屆大賽,川大錦江參賽隊將參加4個大類的比賽。
母海燕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