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蓋世太保全稱「國家秘密警察」,是德國在納粹時期,直轄於納粹黨「黨衛隊」的武裝力量,負責將納粹黨高層的決議,全部徹底貫徹到納粹德國的方方面面。
而手段不限於對異己者進行殺戮,肆意抓捕不同意見者,是納粹黨維持其納粹帝國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時因為蓋世太保在執行任務中,可以不經過德國既有的司法體系。對那些可能不滿意納粹德國統治的人,進行有罪定刑。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蓋世太保在德國做到了「一手遮天」的概念。納粹帝國統治下的百姓,無不擔心自己,在哪一天不小心,就被蓋世太保安上「不滿納粹政府」而被剝奪人權。
至於老百姓對蓋世太保的恐懼到了那個程度,我們可以類比一下,中國明朝時期的錦衣衛、東廠,以及民國時期的軍統、中統等,他們用殺戮、剝奪人權,製造社會恐懼,讓平民老百姓不敢反抗他們所效忠的政府。
然而在二戰時期的德國,縱使蓋世太保「一手遮天」了,在德國內部有個機構,它依舊不敢惹,且這個機構還不是由納粹黨直轄的機構,機構的名字叫諜報局,歸屬於德國海軍編制。
他們的領袖卡納裡斯在整個二戰期間,因為自身的功績與權力的增大,還拿到了海軍上級的軍銜,在海軍這個體系內可謂是「位高權重」。
諜報局的職能跟它名字中的「諜」字息息相關,它是德國軍方在一戰之後,保留下的較為完整的情報機關。根據諜報局在1936年12月21日,跟蓋世太保籤署的分工協議,可知諜報局有權統籌整個德國的情報體系,擁有反間諜、刺探情報、招募線人等權限。
在德國一戰戰敗的大裁軍背景下,諜報局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毫無建樹的狀態,僱員一度只有150名。然而隨著納粹的上臺,並開始積極的擴充軍備,在海軍體系下的諜報局也隨之水漲船高,僱員的人數越來越多,在二戰之中的最高水平,曾達到了15000人左右。
由諜報局組建的情報網絡,囊括了整個歐洲大陸,以及不是戰爭中心的中東、南北美洲。1936年3月,納粹黨準備收復由一戰戰勝國佔據的萊茵蘭之時,諜報局的特工頭目卡納裡斯,在德國正式出兵前,跟納粹領袖會面達到了17次,時間周期僅4個月,簡而言之,一個月會面3次以上。
由此可見在納粹擴張的時候,諜報局是提供了第1手資料,為納粹高層做決策,做好了情報採集。也正是這層「作用」,「一手遮天」的蓋世太保,拿諜報局幾乎沒有大的辦法,或者說是不敢惹。
諜報局的特工,四處以招募、拉攏特工為目的,介入蓋世太保清算不同意見者的行動,讓蓋世太保無法放開手做,蓋世太保的領袖海德裡希,也僅僅是指責諜報局越權搞警察的職責。
甚至不可一世的海德裡希,還要厚重臉皮,跟諜報局領袖卡納裡斯在動物園騎著馬,一起拉家常,緩解諜報局與蓋世太保的關係。
而除了諜報局,若其他納粹組織以及非納粹組織,跟蓋世太保作對,早就以莫須有罪名取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