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威。
上周盤點了2007年以前的《手機11強選手》,85後宅爸的共同回憶,激起不少共鳴,今天我們接著來盤點2007到2019,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手機。
當然,標題只是我的片面之詞,安卓粉不服來戰。
以上都是廢話,下面才是正文。
Sony Ericsson
C905
(2008年代)
當代最強拍照手機
搭載Cyber-shot相機,
擁有超高解析度的810萬像素,
相機領域佼佼者索尼一發力,
直接將手機攝影拉抬到入門相機水平,
在當年可說是「王者戰青銅」的程度。
相比14年的iPhone6還停留在800萬……
這臺C905可謂尖端之作啊。
BlackBerry 9000
(2008)
黑莓機的封頂之作
使用者主要為商務人士,
都要踏入觸控手機的時代了,
為何還有一群人堅守鍵盤佔掉半屏的黑莓機呢?
打字快呀。
但因為鍵盤手機的式微,
黑莓也就起起落落落落落了。
iPhone 3GS
(2009)
改變手機應用生態
iPhone3G的進化升級版,
雖然外觀沒啥變動,
但與初代相比在軟硬體都有大大提升,
用戶可以通過APP Store付費下載app,
為蘋果帶來日後大量收入的基礎。
(蘋果真的很會賺錢)
iPhone 4
(1997)
蘋果的革命性大爆發
醞釀以久的蘋果終於在此迎來大爆發,
市場也正式分裂成iOS與安卓兩大陣營。
成為業界標竿的高清顯示屏,
500萬像素鏡頭的升級,
推動美圖秀秀等修圖軟體的流行,
開啟「網美人人皆可為」的時代,
隔年的iPhone4s也是賈伯斯的最後遺作。
Samsung
Galaxy SII
(2011)
極致輕薄的安卓娛樂機
安卓也不是吃素的。
提到安卓不能不提三星,
提到三星不能不提
一投入市場就聲勢大漲的S2,
雙核心手機+可替換電池設計,
全部藏進8.49mm的輕薄機身裡,
不簡單不簡單,
在當代也是旗艦機海中的老大哥呀。
iPhone 5
(2012)
更輕更薄更強大
將屏幕從3.5寸升級至4寸,
提升螢幕解析度及色彩飽和。
在安卓陣營還在
「死機、重開機、清後臺、換手機」的輪迴中,
iOS的滑順體驗足足甩開五條街,
至今仍是許多果粉認為最經典的手機。
秉持經典就是要永久流傳,
隔年發布iPhone5s及塑料版iPhone5C,
隔四年再用餘料發布同尺寸的iPhone SE。
(蘋果真的很會賺錢)
New HTC One
(2013)
國貨的崛起
雙Beats聯名喇叭、全機金屬,
4.7寸薄邊框大螢幕,
不錯的音樂與攝影表現,
是當代年輕人幾乎人手一支的熱銷機。
打了一手好牌,
卻因為相機紫光問題節節敗退,
HTC過往的雄風一去不復返啊(拭淚)
小米2s
(2013)
國產性價比之王
在旗艦機種動輒4.5千的年代,
小米用一半價位、同等規格,
徵服廣大群眾的心。
安卓基礎加上深度客制MIUI,
優化上手卡頓的糟糕體驗,
給不想被iOS束縛又想保有順暢的人群,
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iPhone 6(2014)
iPhone 7(2016)
iPhone 8(2017)
一款機殼,一用就是三年
三年來,外型幾乎不變,
一款手機殼可以用三年,
蘋果可以說是非常環保了,
懷疑是產品設計師集中託管的結果。
外型沒亮點,軟硬體來湊,
加入Apple Pay、3D Touch……
族繁不及備載等引領潮流的新功能,
iPhone7起更取消3.5mm耳機孔,
順勢推出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
(蘋果真的很會賺錢)
Samsung Note7
(2016)
首款被禁止帶上飛機的手機
三星在「前衛」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首款偽裝成手機的,
移動式不定時炸彈。
這隻手機具有獨立思想,
主人永遠不知道它想什麼時候引爆,
由於對人類使用十分不友善,
也被戲稱為「新型生化武器」之一。
iPhone X(2017)
iPhone XS(2018)
帶動瀏海屏的流行
蘋果的外型一直是行業標竿,
瀏海屏一出,雖被攻擊到不行,
但各大廠家無一例外的,
也給自家手機寶寶安排上了瀏海,
真是口嫌體正直,
真香。
除了外型,手機安全也是業界標竿,
蘋果首度推出Face ID,
紅外線建構臉部3D模型,
隱隱嘲笑虹膜解鎖、
屏下指紋等各廠引以為傲的技術,
蘋果仍在手機安全大佬的道路上,
穩穩前行。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的盤點內容。
原創不易,果粉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漫畫有點好看),都歡迎轉發讓更多人看見。
安卓粉如有異議,也請轉髮帶評論,讓更多人看見您的意見。
我們下周見,拜拜!
▼ 你只有3秒機會,關注這個帶娃奇才。
我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