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已得知,李誠儒老師將退出演員請就位2的綜藝節目,說實話李誠儒老師的退出是在意料之外,更是在情理之中。
至於離開的原因,李誠儒老師沒有明確的說出,但他在採訪中透露出的信息已經非常的明確了,堅持著屬於自己的執著,不認可沒有演技卻給了S卡,將所謂的公平原則打破,因為無法忍受,站在公平的角度來評判這個事情導致這一話題引起了激烈的社會討論。
遊戲的規則難道不是最初就定下的嗎,一味的將規則修改,那麼公正何在?
古人言,無規矩不成方圓,而節目不能因為自己的炒作而引起無數的話題,有了流量失去了公平,那麼所謂的意義何在呢?
節目對於演員的評級有失著公平,隨意的S卡發放,看似是對演員的鼓勵,但怎麼不看是對剩餘39演員的不公平呢?
李誠儒老師對郭敬明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句話總結的確實是到位的,但為何郭敬明會頂著一定會被罵而還要講S卡給小鮮肉呢?不得不說或許郭敬明看上的是小鮮肉身上的流量,想要為自己的之後的電影鋪路,這樣的想法好似是真實一般。
節目中那個唯一敢於直接說,更不怕得罪人的耿直老李走真的是要走了,但這樣的選擇或許也是非常好的,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
李誠儒老師的退出其實也早有苗頭,在最新一期他所說的話語明顯的軟了下來,甚至都懶得與郭敬明相掰扯,全程都是一種,你說的都對,我是要撤了的感覺,反正是要走了也就不多囉嗦的感覺。
李誠儒老師一向都是耿直老實,有話更是直接就說,他看中的更是演技而不是流量,他認為來到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作為老師級,需要的就是實話實說,而不是所謂的商業吹捧,但結果卻用事實證明了,他的存在與節目是格格不入的。
可以看到主持人大鵬站在節目組的角度,有些挑事甚至是拉偏架的趨勢,沒辦法,他的比較拿著節目組的薪酬,更不能不為節目炒作話題,不然他的作用在哪。
郭敬明也仗著自己是新進的導演,一直在用理論知識來點評各位學員,但他忽略的是真實的發生,好似有些胡攪蠻纏,大部分的演員獎演技拋之腦外,可以又做作的表演讓人看得直接划過或者是倍速播放,也只剩下一些老的演員來撐起了臺面。
而李誠儒老師的點評,說話被各種嗆到不行,不說話又被點評來發言,說老實話,總感覺到他被迫利用著,而說好話卻又被評價為不敬業,這樣的行為正如他自己所言,如鯁在喉,如坐針氈的感覺。
而大導演陳凱歌更是因為自己電影無極對李誠儒的暗諷,說他是梨園世家而出的子弟,更是說他的思想太保守,沒有打開自己的格局面對整個世界,更是說他活在過去的世界中的老藝人,明朝暗諷的行為不禁讓人對陳凱歌大開眼界。
指明了李誠儒在藝術方面的見底和造詣都存在著問題,而面對陳導的反擊,李誠儒只是冷漠的一笑並沒有說任何的話,看到這裡的我們,只能默默地心疼他,其實無極這部電影一直都存在著爭議,更是遭人詬病著,但也只有李誠儒一人敢說實話,卻不曾想得罪了陳導。
被大導演盯上也就算了,卻不想連我們的主持人大鵬,都在對他指手畫腳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一期在李誠儒點評後,大鵬都會對其話語進行反駁,更是明目張胆的站隊,這樣來看的話,節目最慘的不是被淘汰的演員更是不被低估了的演員而是獨自一個而坐、每期都說著大實話的李誠儒。
不料到頭來成為了一個受人指責的老藝術人,看到這些很多粉絲更是一邊倒的態度,而更讓大家多看到的是陳凱歌與爾冬陞一直都在進行著互捧模式,而趙薇與郭敬明一直在忙於甩鍋,或許真的是與這個環境過於的格格不入著。
即使所有人都說好話,但自己依舊還會說真話,更稱自己財大氣粗,本就不需要這樣的資源來抬高自己,但是他的存在就是不予許有人講公平玷汙和胡來。
可能所有的節目中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是雖然無法去改變遊戲的規則,但因為有他這樣的人存在,粉絲朋友們就會一直相信正義的存在。
這個世界非常的需要不同的聲音,而演員們更需要真正的評價,而不是商業的吹捧模式,尊重所有的演員,更是致敬一個經典。
突然想到了在之前的節目中因為需要節目的槽點,將大咖剪輯成為了類似神經病的角色,更是導演們互相的撕扯,而這次的演員請就位依舊將么蛾子整的無限大。
不得不說整個節目最有趣的一點,不是演員們的演技,而是各位大導演的辣評,看到各位演員聽到評價後的反應,而現在唯一敢於說真話的李誠儒老師一走,只怕這個節目會更加的無趣吧。
在這個節目中李誠儒來時可謂是飽受冷眼,從第一期開始的S卡事件,認為不好的人就應該被淘汰到與郭敬明的大戰和解卻不想又遭遇了陳凱歌的捧殺,一件又一件不間斷地出現,必然是傷了這位老藝術家的心。
要讓很多的人說實話,這個節目真不是什麼藝術的殿堂,就是個足足的名利場,像李誠儒老師這樣的藝術家真的沒有必要湊到一起玩,或許如陳凱歌所說,鬥蛐蛐、喝茶會更開心吧,擦亮自己的眼睛。
最近幾年選秀節目的大火,不少的團體都邁進了演藝行業,到沒有演技必然會受到質疑,辣眼睛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著,啟用的都是有流量而無演技的小鮮肉,雖是爛片卻依舊有很多人捧場,但想說的是不要把觀眾當傻子,現在所有人的欣賞水平都在提高著,光有流量沒有演技,絕大部分人是不會買帳的。
不要到最後砸了自己的招牌,卻在哭訴著沒有演技。
李誠儒三十年的演藝生涯,起起伏伏的人生經歷,性格直接,不夠圓滑,但他卻是有這個資本的存在。
不要為片酬與流量扭曲了當做演員的初衷與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