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期報導,29歲的外企金領徐小姐,因一年多的月經不調而到醫院治療,診斷居然是卵巢功能減退。經醫生詳細詢問,原來徐小姐近幾年來因為事業正處於上升期,不想過早懷孕影響前程,有時性生活後,為確保萬無一失,常會選擇服用緊急避孕藥,這一年下來竟然吃了十多顆。
緊急避孕藥真的是萬無一失的救命稻草嗎
有的女性為了一時的快樂,或貪圖方便、省事,常把緊急避孕藥當作是亡羊補牢的好辦法,經常使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劉豔提醒,緊急避孕藥是有副作用的,經常使用會帶來健康隱患,導致月經紊亂、卵巢早衰等問題。
短期會出現噁心嘔吐
緊急避孕藥並不能作為一個常規的避孕手段,一年使用不應超過3次。其實,使用過緊急避孕藥的女性一般都會有噁心、嘔吐的情況,有的還會出現乳房脹痛、頭痛、頭暈、乏力等,這些症狀一般較輕微,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而有些婦女用藥後會有陰道點滴出血,但一般無需處理。比較大的影響是月經改變,多數女性用藥後月經會按時來潮,但也有一部分婦女經期會提前或延遲。劉豔提醒,緊急避孕藥的避孕機制,主要是抑制排卵和阻止孕卵著床,使精子穿透阻力增大,從而發揮速效避孕的作用,但並不能100%避孕成功,如果月經延遲1周,應該做尿妊娠試驗,以明確是否是緊急避孕失敗。
濫用可導致卵巢早衰
不少女性在服用緊急避孕藥前都沒有細看副作用的說明,不知其危害,因此有的人甚至一個月連服三五次。由於長期盲目、大量地服用緊急避孕藥,很容易導致月經紊亂,有的在多次吃藥後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導致盆腔炎性疾病,從而加大了不孕不育、異位妊娠的風險。
劉豔表示,無論是哪種成分的緊急避孕藥,都含有大劑量的孕激素,為的是迅速起到抑制排卵的作用,但同時會使宮頸黏液變黏稠,還會影響子宮內膜改變,阻止受精卵著床或者子宮功能性失調出血,這些會引起子宮出血。
特別是對於少女而言,多次服用緊急避孕藥容易使月經紊亂,加上少女的一些內分泌生殖器官還未發育成熟,如果服避孕藥的話,會對卵巢、子宮的發育(包括性激素的發育)都有不好的影響。
而最終的影響,則是由於內分泌紊亂,對卵巢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甚至造成卵巢提前「衰老」。
緊急避孕藥並非人人適合
使用緊急避孕藥一般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即便如此,有的人是不能服用緊急避孕藥的,如急、慢性肝炎或腎炎患者。由於激素類藥物要在肝臟代謝,從腎臟排出,緊急避孕藥由於都含有大劑量孕激素,無疑會加重肝腎功能負擔。另外,緊急避孕藥會使凝血功能亢進,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使血糖升高,影響甲狀腺功能。所以,各種血液病、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患者均應避免應用。婦科腫瘤、乳房疾病等激素依賴的疾病患者,應該禁止使用緊急避孕藥。
值得一提的是,哺乳期婦女最好採用其他避孕方式,儘量少用避孕藥或者緊急避孕藥來避孕。否則除了會影響乳汁分泌之外,還可能對新生兒產生間接的影響。
盤點緊急避孕藥的優缺點
緊急避孕藥有什麼優點?
緊急避孕法有何優點?當然,是起到緩解「緊急」的作用。避孕方法大體分為長效方法和短效方法。對人工流產婦女的調查表明,大部分是由於沒有採用避孕措施,或使用短效避孕措施失敗,或不當。
緊急避孕法是一種特殊的避孕方法,顯然,它最適用於「緊急」的情況。比如安全期時間推算錯誤,使用保險套破漏,忘記服短效口服避孕藥等等,到妊娠發生的這段時間,就是緊急避孕藥的用武之地,此時用藥,可防止意外妊娠。
從精子與卵細胞相遇、結合,到穿過子宮腔,著床在子宮內膜上,中間差不多有七八天的時間。緊急避孕藥的原理是,打亂排卵在輸卵管中的運行速度和子宮內膜的發育速度,使子宮內膜與受精卵的發育不同步,不利於著床。還可以於孕激素產生拮抗作用,阻礙胚胎的生長發育,從多方面產生避孕效果。
緊急避孕藥物常用藥物
用於緊急避孕的藥物主要有雌孕激素複合製劑,常用左旋十八甲基炔諾酮和炔雌醇。左旋十八甲基炔諾酮常用於單純孕激素的製藥。在多年的臨床觀察中,這兩種方法在緊急避孕過程中的表現很令人滿意。近年來新發現的米司酮也很有希望作為緊急避孕的新藥物,目前主要用於終止早孕這一方面。
服用緊急避孕藥要求
緊急避孕方法對服藥的時間要求比較苛刻。必須在無避孕措施的同房後或短效避孕措施失敗後的72小時之內服藥,超過72小時效果將不能保證。如果出現了避孕失敗的緊急情況,女性朋友要抓緊這一避孕良機,儘快就醫服藥。如果真的意外懷孕,人流雖可以解決,但無論哪種人流方式都會對婦女的身心造成傷害,容易發生併發症,影響婦女健康,影響今後的夫妻生活。
流產或多或少都會對女性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做好避孕措施,多種避孕方式一起實施,最大限度的防止懷孕,也是把女性痛苦降低到最小。
緊急避孕藥給女性帶來的副作用
新婚的小張和先生不想馬上要孩子,也不願意採用其他避孕措施破壞感覺,因此常在事後感覺「不妙」的情況下用緊急避孕藥來「補救」。然而近兩個月,小張出現了月經紊亂。看了婦科專家門診後,她才知道原來是經常服用緊急避孕藥惹的禍。
只能用於事後「救急」
緊急避孕是指在無防護性生活或避孕失敗後的一段時間內,為了防止妊娠而採用的避孕方法,藥物避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
某省第二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馮亦軍對記者說,「緊急避孕藥」這個名字起得特別形象,顧名思義,這種藥就是在非正常的緊急情況下服用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女性在遭受了意外傷害、或因其他原因進行了無防護性生活、或者避孕失敗如安全套破損、滑脫以及錯誤計算安全期等,這時可考慮服用緊急避孕藥。
馮主任表示,在性生活後1-2天內服用,成功率可達到90%以上。儘管如此,馮主任反覆強調,她個人不提倡這種避孕方式,因為它畢竟只是一種事後的「補救」,絕對不可作為常規避孕方法;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千萬別使用。
避孕方式擇優選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仍有部分人對懷孕和避孕的方法知之甚少。很多青少年錯誤地認為,第一次性交或在性交之後用水、皂液或溫可樂之類衝洗陰道,就能衝走精子,防止懷孕,其實這樣很容易導致意外懷孕的發生。而在避孕失敗後,又自己到藥店買緊急避孕藥處理,實在不行才起到醫院「求救」。
馮主任提醒,使用緊急避孕藥後的性生活,如果不採取其他避孕措施,極有可能也會發生意外妊娠。因此,從長久來說,還是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避孕方式。
(1)新婚夫婦:以男用保險套、女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為佳。由於新婚婦女陰道較緊,不宜上環和陰道隔膜。想在半年後懷孕的,不宜用長效避孕藥(針),因為用了長效避孕藥,其停藥後半年方可懷孕,否則對胎兒不利。
(2)探親夫婦:以男用保險套、女服用探親避孕藥片為佳,不宜採用安全期避孕法,因為兩地分居的夫婦相逢,情緒激動,往往會「即興排卵」或「提前排卵」,安全期推算不準,很容易導致避孕失敗。
(3)哺乳期婦女:以男用保險套,女用陰道隔膜加避孕藥膏為佳;不宜用口服避孕藥,因為它可影響乳汁的分泌和嬰兒的生長發育。
(4)獨生子女夫婦:以女性宮內節育器為佳,如需要再生,取出宮內節育器即可。子女幼小,男女雙方不宜行結紮術,以防子女意外;雖然男女都能夠再通,但畢竟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不再想生育了,則以結紮術為最佳。
(5)更年期婦女:以保險套、避孕膜、避孕栓為佳,不宜用口服或注射避孕藥。因為更年期婦女,卵巢功能已逐漸衰退,這時往往表現為月經紊亂,而那些口服或注射避孕藥物,會加重經期的紊亂。
吃緊急避孕藥後懷孕怎麼辦
短效口服避孕藥 停用後即可懷孕
周蘭萍建議未生育的年輕女性採用短效口服避孕藥避孕,這種避孕藥的優越性在於停藥後很快就能懷孕,對胎兒發育沒有不良影響;而長效口服避孕藥避孕一般含有較大劑量雌激素、孕激素,一般主張停藥三個月到半年時間才可以懷孕。
另外,周蘭萍指出,短效避孕藥有很多種,需按說明書服用,不能出現漏服,以免造成避孕失敗。一般要從月經第五天開始吃藥,需服21~22天,如果當日漏服,可在12小時內進行補救;漏服3天以上,建議取消該周期避孕,採取另一方法避孕。
緊急避孕藥 不能當作常規避孕措施
不少女性在房事過程中未採取避孕措施,事後才服用緊急避孕藥。對此,周蘭萍指出,緊急避孕藥含有較高劑量的孕激素,對身體有較大影響,可能會出現早孕反應、陰道不規則出血等不良反應。因此,緊急避孕藥只能作為一種臨時補救措施使用,一年不能使用超過三次,多次使用會造成月經紊亂。
緊急避孕失敗懷孕 寶寶風險需視情況而定
曾有女性朋友向家庭醫生在線諮詢:服用緊急避孕藥仍然懷孕,會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周蘭萍表示,國內緊急避孕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方孕激素類緊急避孕藥,一種是抗孕激素類緊急避孕藥。如果使用的是抗孕激素類緊急避孕藥,如米非司酮之類的藥品,對胎兒有潛在影響,從優生優育的角度出發,建議人工流產;如果使用毓婷等單方孕激素類緊急避孕藥,從目前的臨床隨訪結果顯示,避孕失敗懷孕生下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健康的。
周蘭萍還指出,哺乳期女性生產42天後生殖系統就恢復正常,需要避孕。順產女性,生產42天後即可以上節育環避孕;剖腹產女性生產3個月後也可以上節育環避孕。除了使用節育環避孕外,哺乳期女性還可以使用保險套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