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6歲的小侄子不知為何迷上了跳舞,跳得煞有介事,嫂子笑稱:「你這麼喜歡跳舞,回頭幫你報個舞蹈班吧。」
小侄子開心地差點跳起來,但是堂哥卻堅決反對說:「男孩子跳什麼舞蹈,沒看到人家舞蹈班裡的都是女孩,男孩跳舞提臀扭腰的,像什麼話?學個跆拳道吧,多男子漢。」
其實堂哥這種論斷並不少見,就連英國備受關注的喬治小王子,因為對外公開的課程表上顯示有「芭蕾課」,美國一媒體節目主持人和現場觀眾就當場嘲笑喬治小王子作為一個男孩,卻學習芭蕾課,太不夠「男兒氣息」。
雖然我們的社會進步很多,但是很多父母依然保有傳統的性別觀念:女孩就該溫溫柔柔,安靜玩布娃娃,男孩就該風風火火,活潑玩小汽車。
如果女孩過於活躍,就會被別人說成是不夠穩重,沒有女孩樣,男孩太過於安靜,就會被別人說成窩囊,沒點男子氣息。
其實這些都是父母的性別偏見,而父母的這種性別偏見除了不斷限制孩子,還會讓孩子止步不前。所以父母們不要再對孩子灌輸性別偏見了。
讓「男女平等」的觀念從小就烙印在孩子心裡,具體父母可以這樣做:
1、衣服玩具沒必要刻意分男女
很多父母懷孕時就想千方百計知道孩子的性別,從而提前為孩子做準備。
如果是女孩,就會準備粉粉嫩嫩的小玩具或者小衣服,包括玩具也是購買比較女孩化的,比如洋娃娃、毛絨玩具。但如果是男孩,卻又完全換了另一張裝束和準備。
其實這就是父母的性別偏見,覺得女孩就該粉嫩嫩,喜歡洋娃娃,男孩就該粗糙,喜歡小汽車,但實際上孩子們最初根本沒有性別之分,男孩也會喜歡洋娃娃,女孩也會喜歡小汽車恐龍。
我有了女孩後,儘量避免給她買那些粉嫩的小裙子,會給她的衣櫃準備不同種類的衣服,有類似男孩的衣服,也有很女性化的衣服,可以讓她自由選擇。她喜歡恐龍汽車,我不會責怪她那不是女孩玩的,而是儘量滿足她。
其實當我們給玩具、衣服貼上了「性別偏見」後,男孩女孩在無形中就收到了限制,失去了接觸探索其他世界的機會,也會讓他們的未來發展得到限制。
就比如最近獲得UFC冠軍的張偉麗,如果她的父母局限性別偏見,覺得打拳格鬥不是女孩該做的事,從而阻止她,那麼或許我們就少了一個冠軍。
2、從小告訴孩子男女平等,告訴他們性別只是外在
其實縱觀現在社會,現在各行各業對性別的限制已經不是那麼嚴格,很多男性做化妝、烹飪,跳舞、比女性還要出色。而女孩也可以當經理、賽車手。
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拋下性別偏見,告訴孩子們男女平等,而且要尊重他們的興趣發展。
陳冠希曾講過一件事,他女兒出生後,秦舒培曾表示想讓女兒以後學芭蕾,但陳冠希卻表示女兒不一定要學芭蕾,她也可以當個發明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也是我們父母需要學習做到的,不要總是對孩子灌輸性別偏見,要告訴他們男女平等,男孩可以在家帶娃做家務,女孩也可以賺錢養活一家人。
我們為人父母,要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不要被外界的性別偏見限制,讓他們可以勇敢去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