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立的人格,任何他人的幹擾行為,都是在加重焦慮。」——知陽
有位朋友給我發消息,說她被父母逼著要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
只是因為那個男人在事業單位工作,收入穩定、家境優渥,在老家縣城有一套房。
她的父母認為,只要她能夠嫁給這個男人,下半生將過上無憂無慮的穩定生活。
然而朋友卻認為她自己還年輕,並不想早早地過上「家庭主婦」的生活。
一邊是生她養她的父母,一邊又是自己強烈的意願。當兩者產生衝突的時候,她不知道到底該作何選擇。
一段時間裡,自己開始變得焦慮不已。
對於這位朋友的情況,我直接予以了肯定答覆:「做一個獨立的自己。」
01 看不見的「牢籠」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一類人,他們非常喜歡操縱別人的行為、情感,甚至是價值觀。
這類人的這種表現,通常我們將其稱之為「掌控欲」,或者「支配慾」。
他們喜歡用操縱別人的行為來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把別人當成「提線木偶」來滿足自己的這種掌控欲。
當然,類似的心理暗示產生的原因和前提條件都是極其複雜的。
其中有一種很常見的操縱行為,是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同時也是讓人難以擺脫的——情感操縱。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德綁架」。
就比如文首朋友那個案例一樣,她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一路前進的。
直到考大學的時候,她故意在填寫志願時儘可能選擇了一個距離父母很遠的城市——美其名曰那所大學的專業好,但其實她就是想要逃離父母的「掌控」而已。
朋友的父母就是一個過度控制子女的典型案例,他們有兩個比較讓人難以反駁的理由:
一是作為長輩,更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給子女更好的人生建議;
二是作為家長,以父母的身份來管教孩子本身就是義務範圍內的事情。
原本這兩個合情合理的理由,一旦變成了一種以「我這麼做是為了你好」而存在的情感綁架之後,就會變成「情感操縱」。
就好像很多戀人之間,強勢的一方以類似的理由來操縱另一方的情感時一樣,他們會用「我做這些,只是因為我太愛你」的說法來為自己的掌控欲掩飾。
實際上如「我是為你好」、「我只是太愛你」、「這樣是為了你」等情感操縱的掩飾之詞背後,真實的本意是在說:
「如果你違背了我的意願,那你就是一個令人失望的人。」
這種看似「為你好」的付出或者掌控,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他們只是在滿足自己掌控他人的欲望,以統治他人的情感為代價實現自我的價值和意義。
說得嚴重一點,不管是父母還是愛人,過度控制他人的行為,都是對人格的不尊重。
可對於當事人來說,因為情感的羈絆,所以並不能清楚意識到這一點。
因而這種情感的操縱就像一個看不見的「牢籠」一般束縛著自己,激烈的內心矛盾會讓人變得壓抑,久而久之就轉化為了無盡的焦慮。
02 拒絕成為他人的「玩偶」
做一個獨立的人,不僅僅只是簡單地能夠獨立生活,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備自己獨立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一個人作為個體本身該具備的權利。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來過度幹涉他人自由的思維和意志。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拒絕成為他人手中的「玩偶」,但首先我們需要認識自我,認可個體獨立性的事實。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因而也就會產生獨立的看法,制定獨立的計劃,堅守自己的原則。
這些是基於不同的人生經歷、生長環境以及受到的教育而產生的,所以我們需要意識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去迎合他人?
當你在迎合他人的想法和觀點時,實際上就是在強迫自己去走一條別人認為正確但你卻不認同的道路。
尤其是在面對如父母、師長、愛人的情感操縱時,我們很難去質疑他們。
一方面不能質疑他們所說的話,另一方面自己又想要嘗試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種情感的操縱和矛盾的心理,就會讓我們開始不敢真實表達內心的感受,從而產生強烈的社交焦慮症。
與此同時,我們因為沒有經歷過自己內心想法的過程,所以對於未知的恐懼就會加大。
再加上被情感操縱的矛盾,焦慮就加重了。
縱觀當下所有焦慮者的情況,無外乎都是這兩者綜合因素造成的。
03 做一個獨立的人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或許已經被情感操縱之後,緩解焦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個獨立的人。
這裡的「獨立」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
不管是你的父母還是愛人,當身邊的人試圖以各種看似善意的方式幹涉你的生活、情感時,不妨先問問自己:
「他們的決定真的符合自己的意願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就不用過多糾結,直接拒絕好了。
你需要用「人格獨立」的理由,來跟幹涉你的人進行溝通。既要表達出你內心的真實想法,又要儘可能用理性的溝通方式來交流。
不過有一種極端情況是,即便你不忍心看到父母傷心,也要堅定自己的抉擇。
第二種情況是要認可並尊重他人的獨立性。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不想成為一個被操縱的「玩偶」,但同時自己也不能做一個企圖操縱他人情感的掌控者。
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之前,就要意識到並做到認可和尊重他人的獨立性。
尤其是在愛情方面,尊重對方的獨立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愛一個人,愛的應該是對方這個個體,而不是愛自己想要的那個人。
「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
當你能夠足夠尊重他人個體的獨立性之後,那麼你就能夠意識到做一個獨立之人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人生始終都是為自己負責。
為了能夠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我們要想辦法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有更多選擇的話語權。
在不斷成為獨立的自己過程中,不僅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加充實,而且還能在一次次成就感的滿足中獲得更多自信。
從而緩解焦慮,過上真正屬於自己的無悔人生。
要知道:你的獨立,就是你的底氣,才是你人生成就的基石。
—END—
當你在愛情問題上遇到父母的「情感操縱」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我是知陽,感謝您的閱讀。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