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為我太愛你了」:做一個獨立的人,是緩解焦慮的第一步

2020-12-23 騰訊網

「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立的人格,任何他人的幹擾行為,都是在加重焦慮。」——知陽

有位朋友給我發消息,說她被父母逼著要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

只是因為那個男人在事業單位工作,收入穩定、家境優渥,在老家縣城有一套房。

她的父母認為,只要她能夠嫁給這個男人,下半生將過上無憂無慮的穩定生活。

然而朋友卻認為她自己還年輕,並不想早早地過上「家庭主婦」的生活。

一邊是生她養她的父母,一邊又是自己強烈的意願。當兩者產生衝突的時候,她不知道到底該作何選擇。

一段時間裡,自己開始變得焦慮不已。

對於這位朋友的情況,我直接予以了肯定答覆:「做一個獨立的自己。」

01 看不見的「牢籠」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一類人,他們非常喜歡操縱別人的行為、情感,甚至是價值觀。

這類人的這種表現,通常我們將其稱之為「掌控欲」,或者「支配慾」。

他們喜歡用操縱別人的行為來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把別人當成「提線木偶」來滿足自己的這種掌控欲。

當然,類似的心理暗示產生的原因和前提條件都是極其複雜的。

其中有一種很常見的操縱行為,是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同時也是讓人難以擺脫的——情感操縱。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德綁架」

就比如文首朋友那個案例一樣,她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一路前進的。

直到考大學的時候,她故意在填寫志願時儘可能選擇了一個距離父母很遠的城市——美其名曰那所大學的專業好,但其實她就是想要逃離父母的「掌控」而已。

朋友的父母就是一個過度控制子女的典型案例,他們有兩個比較讓人難以反駁的理由:

一是作為長輩,更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給子女更好的人生建議;

二是作為家長,以父母的身份來管教孩子本身就是義務範圍內的事情。

原本這兩個合情合理的理由,一旦變成了一種以「我這麼做是為了你好」而存在的情感綁架之後,就會變成「情感操縱」。

就好像很多戀人之間,強勢的一方以類似的理由來操縱另一方的情感時一樣,他們會用「我做這些,只是因為我太愛你」的說法來為自己的掌控欲掩飾。

實際上如「我是為你好」、「我只是太愛你」、「這樣是為了你」等情感操縱的掩飾之詞背後,真實的本意是在說:

「如果你違背了我的意願,那你就是一個令人失望的人。」

這種看似「為你好」的付出或者掌控,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他們只是在滿足自己掌控他人的欲望,以統治他人的情感為代價實現自我的價值和意義。

說得嚴重一點,不管是父母還是愛人,過度控制他人的行為,都是對人格的不尊重。

可對於當事人來說,因為情感的羈絆,所以並不能清楚意識到這一點。

因而這種情感的操縱就像一個看不見的「牢籠」一般束縛著自己,激烈的內心矛盾會讓人變得壓抑,久而久之就轉化為了無盡的焦慮。

02 拒絕成為他人的「玩偶」

做一個獨立的人,不僅僅只是簡單地能夠獨立生活,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備自己獨立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一個人作為個體本身該具備的權利。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來過度幹涉他人自由的思維和意志。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拒絕成為他人手中的「玩偶」,但首先我們需要認識自我,認可個體獨立性的事實。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因而也就會產生獨立的看法,制定獨立的計劃,堅守自己的原則。

這些是基於不同的人生經歷、生長環境以及受到的教育而產生的,所以我們需要意識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去迎合他人?

當你在迎合他人的想法和觀點時,實際上就是在強迫自己去走一條別人認為正確但你卻不認同的道路。

尤其是在面對如父母、師長、愛人的情感操縱時,我們很難去質疑他們。

一方面不能質疑他們所說的話,另一方面自己又想要嘗試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種情感的操縱和矛盾的心理,就會讓我們開始不敢真實表達內心的感受,從而產生強烈的社交焦慮症。

與此同時,我們因為沒有經歷過自己內心想法的過程,所以對於未知的恐懼就會加大。

再加上被情感操縱的矛盾,焦慮就加重了。

縱觀當下所有焦慮者的情況,無外乎都是這兩者綜合因素造成的。

03 做一個獨立的人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或許已經被情感操縱之後,緩解焦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個獨立的人。

這裡的「獨立」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

不管是你的父母還是愛人,當身邊的人試圖以各種看似善意的方式幹涉你的生活、情感時,不妨先問問自己:

「他們的決定真的符合自己的意願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就不用過多糾結,直接拒絕好了。

你需要用「人格獨立」的理由,來跟幹涉你的人進行溝通。既要表達出你內心的真實想法,又要儘可能用理性的溝通方式來交流。

不過有一種極端情況是,即便你不忍心看到父母傷心,也要堅定自己的抉擇。

第二種情況是要認可並尊重他人的獨立性。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不想成為一個被操縱的「玩偶」,但同時自己也不能做一個企圖操縱他人情感的掌控者。

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之前,就要意識到並做到認可和尊重他人的獨立性。

尤其是在愛情方面,尊重對方的獨立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愛一個人,愛的應該是對方這個個體,而不是愛自己想要的那個人。

「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

當你能夠足夠尊重他人個體的獨立性之後,那麼你就能夠意識到做一個獨立之人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人生始終都是為自己負責。

為了能夠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我們要想辦法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有更多選擇的話語權。

在不斷成為獨立的自己過程中,不僅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加充實,而且還能在一次次成就感的滿足中獲得更多自信。

從而緩解焦慮,過上真正屬於自己的無悔人生。

要知道:你的獨立,就是你的底氣,才是你人生成就的基石。

—END—

當你在愛情問題上遇到父母的「情感操縱」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我是知陽,感謝您的閱讀。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80%的狗狗分離焦慮,因為主人做了這件事……
    其實這幾種都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的症狀,有這種狀況出現證明狗狗特別依賴你,你的離開會讓它產生 壓力,最終導致心理疾病。簡單來說,就是狗狗不願意和主人分離,迫不得已和主人分開後,心理壓力增大,產生一系列異常反應。
  • 緩解狗狗緊張情緒,減少分離焦慮?
    【狗狗分離焦慮徵的症狀】1、帶來許多驚喜如果你的狗狗罹患分離焦慮症,那就有可能會在你出門回來後發現許多驚喜,例如隨地大小便,隨意翻箱倒櫃,亂抓沙發家具,或是無故吠叫,都是典型的焦慮症常有的表現。4、跟緊主人不放平常非常黏人,仿佛主人向前一步、他也一定要跟進一步一樣,只要主人不在他眼睛的視線範圍,他就會開始著急,直到看見主人才放下心,這樣已經算是非常嚴重的分離焦慮了。症狀較輕的狗狗還可以獨處一陣子,時間長了才會開始有症狀。
  • 變成「控制狂」緩解不了關係焦慮
    當控制欲摧毀了愛情,發熱的頭腦才慢慢冷靜:「為什麼我不能放手,給他多些自由?」曾克制理性的你,為何在感情中變得偏執?想要萬無一失的安全感控制欲增強,是因為愛情讓我們暴露軟肋。不確信戀人是不是喜歡自己,需要用對方的包容和服從來確認自己值得被愛。
  • 電影《綠皮書》:緩解身份的焦慮,從接納自己開始
    正是這種身份的焦慮,才讓他鼓起勇氣,用演出的方式去改變白人對黑人的固有觀念。今天的文章,我想結合電影《綠皮書》的故事情節,來說說身份的焦慮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怎樣緩解這樣的焦慮。我們常說,人在落魄時,會看清人的本性。其實,我們早知道人性的本質,只是在落難時看得更加「透徹」。因為我們的身份如何、地位怎樣,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情冷暖。
  • 大膽愛 | 用10分鐘買房,這只是「獨立女性」思文的第一步
    「你是你,我是我,我們在一起。」有人曾經對思文這樣描述婚姻的完美形態,她和程璐,只做到了前半句。於是,他們決定告別婚姻束縛,做回百分百自由的個體。    思文從不認為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婚姻」,自己只是將它結束而已。因為,她和程璐在不斷的相處之間,尋找到了一種健康而又更加永恆的相處模式,這正是婚姻帶給他們的收穫,絕非一無是處。
  • 叛逆女孩VS 焦慮媽媽 如何緩解焦慮 做到高質量陪伴
    「叛逆」女孩太孤單 家長怎樣才是最好的陪伴本期節目講述了兩個家庭的故事,為第一個家庭答疑解惑的名師團嘉賓有:北京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副主任張馳,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教師孫海山,府學胡同小學教師李鴻捷,史家小學教師溫程。
  • Love Myself(二):愛自己的第一步是經濟獨立
    松子每次見到父親,都會做那個鬼臉,唯一笑著面對父親,是影片結尾,松子踏上了去天國的階梯。弗洛伊德說: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無可否認的,原生家庭當然是有責任,並且責任重大。父親對松子的忽視,是她「缺愛」的源頭。但是,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即使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害,巨大到改變了你人生的軌跡。
  • 如何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 孩子們憑哭喜提熱搜來源:新浪微博不管是慄子還是上幼兒園哭的小朋友,他們出現的種種狀況,其實都是因為分離焦慮。我們千萬不能因為他們哭鬧而覺得煩躁,而是要想辦法幫助他們緩解和克服。在花花看來,這些錯誤的方法非但不能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反而可能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因此,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能做的是,幫助孩子正視而不是逃避它。
  • 夜讀|緩解焦慮的六個建議
    不想交往的,三觀不同的人,果斷斷舍離,把有限的精力留給值得的人。如果因為工作實在沒辦法遠離,那就當成普通的同事關係,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試圖成為朋友,心裡的期待降低了,就不會那麼累了。除此之外,去做那些我們堅持的對的事情,不過多把別人對自己的期待背負在身上。
  • 【安姐姐課堂】| 如何緩解焦慮?
    【安姐姐課堂】| 如何緩解焦慮?:「好焦慮呀」,那麼你會經常感到焦慮嗎?正常的焦慮正常的焦慮是建立在現實情況基礎上的,我們自己可以明確知道焦慮的來源。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而感到焦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事情的消失,焦慮情緒就會得以緩解,這都屬正常。
  •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時間:2020-12-02 18: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為大家分享壓力大焦慮怎麼辦,接下來小編就來介紹。
  • 面對疫情,如何緩解我們的焦慮與恐懼?
    面對疫情,固然要保持高度警惕、高度重視,但更要學會調節情緒,緩解焦慮。 面對疫情 如何緩解我們的焦慮與恐懼?大量的未知,以及網絡媒體各種信息的傾洩而來,會更加強化人們的焦慮。 但是正因為恐懼和焦慮,足見人們的重視和在意,這並不是壞事情。充分的知道這樣的情緒是如何而來,才能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告訴自己,接受恐懼與焦慮的存在,接受自己也可以恐懼,自己也可以焦慮,這些都是正常的,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如此,不要過度擔憂。
  • 致森爸森媽的一封信——我們和您一起緩解分離焦慮
    這是孩子開始成為一個能夠獨立生存的人的關鍵時期(Critical Period)。真愛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也是愛和被愛的人共同掙扎、共同成長的歷程。每年的新生入園,總會有一段不適應期,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要入幼兒園了,寶寶在爸媽的陪伴下一起到幼兒園報到。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爸媽感到難過。
  • 「對不起,我太愛你了,才會那樣做。」其實那只是藉口
    以前無聊的時候看的口水劇《我想和你好好的》,如今再看卻也讓我有了很多感觸。愛情裡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適不適合。劇中的喵喵和亮亮陰錯陽差相識並相愛。毫無疑問,喵喵做為一個模特是漂亮,大方,吸引人的,並且經濟獨立。而亮亮確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城市屌絲。
  • 把脾氣收起,只是因為太愛你
    「要不是太愛你,我也有脾氣。」看著微信最後王先生發來的消息,妮妮崩潰了,哭了起來,心裡夾雜著莫名的情緒。在這種心情中,有心痛、悲傷、遺憾和幸福。愛自己的親人,忍受自己的小脾氣這麼長時間,也很難過自己傷害了對方。
  • 你可悲,只是因為你愛得太用力了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松子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妹妹,童年時父母的關注點都在妹妹身上,她只能靠做可笑的鬼臉,吸引爸爸的注意,取悅爸爸,從小缺愛的松子形成了膽小怕事的性格,後來她成了一名教師,在班級旅行中班上的學生龍偷了錢,松子因為不願意輕易毀了學生的前途而被學校辭退
  • 幼兒園開學在即,推薦8本優質繪本,幫孩子緩解入園焦慮
    最讓家長揪心的,必然是孩子面對分離焦慮的哭鬧,所以,提前做好入園準備,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就很有必要。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推薦8本可以緩解孩子入園焦慮的繪本,讓孩子提前了解上幼兒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做好心理準備,用溫情的繪本,引導孩子學會安撫自己的情緒,減少哭鬧。
  • 沒有目標的學習和努力,只是無意義的焦慮
    定目標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這個適合包含兩點:一、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要制定獨屬於你自己的目標;二、這個目標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對你來說難度適中,努力之後可以達到會比較好。希望今天的文,對大家制定目標有幫助。
  • 戰疫護士日記:為緩解焦慮,我數紅豆慰相思
    早晨我回到住所,先把鞋子脫下消毒,再脫下外套、衣服分別浸泡消毒,然後洗頭洗澡,清洗衣服,打掃衛生。因為四天沒回家,衣服一直沒有換洗,更為了做好自己的個人防護,我一絲不苟地做完這些事,花了一個多小時,等到躺到床上休息時,已近中午了。今天是多雲天氣,春天的陽光絲絲縷縷從雲層裡透射進來,溫暖和熙。
  • 「抗拒戀愛、對愛冷感」你可能是逃避型依戀者:我只是太害怕受傷!
    沒有人不喜歡被愛,被愛是幸福的,只是有時候越是喜歡越是不敢靠得太近。人類有三種依戀類型,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和混亂型依戀,其中又以安全型依戀佔最大比例。▼安全型依戀:你愛我,我也會讓你感受到我的愛自白:享受彼此的親密關係,我深愛著你就如同你深愛著我一樣,我知道我們是對方最好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