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自8月10號開播以來,收穫了無數關注乃至好評。
有主演是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這三大頂級流量明星的原因,當然也有編劇對生活細節的精準捕捉,以及將人物塑造得鮮明突出的緣故。
活潑可愛、積極樂觀的李尖尖是全劇最耀眼的人物,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笑點,是這部劇妥妥的吸睛力啊!
而尖尖的性格養成和她爸李海潮密不可分,李海潮簡直是好男人中的好男人——熱心善良、淳樸寬厚、幽默風趣兼具其他各種美好品質。
大哥凌霄內心細膩、外表冷酷,只會主動向熟人散發光和熱。
而小哥賀子秋則懂事、孝順,願意向每個人散發光和熱。
大哥他爸凌和平是警察,是一個天天忙於工作而難以顧及家庭的男人,但十足珍重和李海潮的兄弟情義。
就是這樣一群性格各異且不依靠血緣關係來維繫親情的人組成了一個家庭。
這一家五口詮釋了這條哲理——「有血緣關係的,不一定能夠看作家人;沒有血緣關係的,但能夠長久關心、無私付出、彼此照顧的,一定能夠看作家人。」
但一部劇要想出彩,平淡溫暖的親情故事也許不足以維繫,所以,劇中的矛盾與衝突是關鍵。
尤其以這暴露人性的三點為重:
01以家人之名,謀利己之事
陳婷作為凌霄的親生母親,因為接受不了女兒意外去世的事實,總是把責任歸咎於工作繁忙的丈夫以及年幼的兒子。
但女兒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外出打麻將並且將兒子和女兒反鎖在屋內所致。
陳婷拋下兒子十年,這期間從來沒有聯繫過關心過凌霄。
她說這都是因為她有心理疾病的原因,可是她改嫁之後生的女兒都已經那麼大了,說明早已恢復過來。
說到底,十年不聯繫,是陳婷不負責任,一心只想著自己的體現。
因為現任丈夫來到中國做生意,她帶著小橙子一起過來,順帶去見了凌霄。
如果陳婷的丈夫沒有來中國,陳婷還會來見凌霄嗎?
見了凌霄之後,自私自利的陳婷其實也沒有多麼關心凌霄,更多的是關心小橙子這個女兒。
她不管凌霄接受與否,自作主張提前去見他;她求著要凌霄把對李尖尖的關愛分給小橙子,不顧凌霄上高三的寶貴時間讓他來陪小橙子。
試問,小橙子這個女兒是你的孩子,需要去陪伴,需要去照顧,那麼凌霄這個兒子就不是你的孩子了?
陳婷她媽同樣如此——自私自利、包藏心機。
陳婷她媽有兒子也有女婿,可就是總故意去麻煩前女婿凌和平,特意把小橙子帶去見凌霄,不管凌霄接受不接受,就是這麼自私有心機。
心裡打的小算盤也許就是以後凌霄有出息了,她這個外婆就可以像炫耀有錢女婿一樣來炫耀外孫了。
雖然女兒嫁了個有錢女婿,但她還是有不滿意的地方,責備嫁到新加坡離家太遠,自己哪享得到她什麼福呢!
連買個白菜都擔心自己會吃虧的人,還能不淺薄自私麼?
如果說陳婷和她媽是兩個以家人之名,謀利己之事的可惱可氣之人,那麼趙華光就是個可惡可恨之人。
趙華光雖說是子秋的生父,但對於子秋而言他只是個天天被外婆罵的陌生人罷了。
然而十八年過去了,當年的趙華光成為了一個鳳凰男,在得知子秋是自己兒子後,便開始處心積慮地來奪回這個兒子。
當然,奪回子秋並不是因為他愛子秋,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因為他和現任妻子沒有孩子,如果他能夠奪回子秋,那麼他們家的香火就能延續下去,繁榮下去,說白了,就是一心利己。
為了達到目的,他試圖用金錢說服李海潮,甚至下套陷害李海潮,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某種程度上,他的行為正如錢婆婆所罵的那樣——不算個人。
02以家人之名,砌疏離之牆
子秋的二姨賀蘭是個鄉下人,自從子秋被李海潮領養之後,她經常去城裡看望子秋。
然而,每次去看望子秋,二姨總是教育敦促子秋要多幫家裡做事,叮囑子秋要對李尖尖客氣禮貌,總是對李海潮千恩萬謝。
這樣的做法源於二姨虧欠心理與負疚心理,她總覺得子秋相當於是被白養的,不像凌霄他爸一樣給了李海潮錢。
二姨硬是要把「錢」和「情」這兩種東西放到天平上去稱,以此來達到心理的平衡。
二姨這樣做就好像在砌一面疏離之牆,刻意讓子秋和本已親密無間的一家人疏離起來。
這使得李海潮厭倦又惱怒。
終於,在子秋十八歲生日那天,李海潮的酒後一怒將這牆給推倒了。
自此之後,二姨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那樣教育子秋了,好爸爸李海潮不再有那種本來是親人卻被當成外人的心痛感了。
03以家人之名,襯外人之形
《以家人之名》中那些和他們一家五口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們也是全劇的一大亮點。
他們性格豐滿、層次分明,不僅推動劇情,還映射現實。
街坊鄰居裡的錢婆婆方婆婆們對男人有著刻板的成見,認為「大男人就是粗心大意」,「沒有女人,兩個大男人怎麼帶得好孩子」;
他們喜歡嚼舌根,經常對別人的家事評頭論足;
這些是他們性格中冷色調的一面。
但他們也有暖色調的一面,
他們主動上門關心生病的李海潮,出於好意勸說凌和平,錢婆婆還義正言辭地將趙華光趕走了。
如果說左鄰右舍嚼舌根的現象是中國式街坊的真實展現,那麼齊明月和她媽媽的戲份簡直是中國某些望女成鳳式家庭教育的生動再現。
齊明月媽媽把孩子的成績看作第一,一切以成績為標準,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輔導班。
她控制欲強,孩子挑衣服按她的喜好來;請凌霄他們吃飯時,女兒挑好了菜,可自己不喜歡,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去點菜。
李尖尖另外一個同學唐燦的媽媽也有控制欲強的一面,並且一家人虛偽又世故。
把這些外人們和李海潮一對比,高下立判,外人們的形象也因此襯託得更加鮮明生動了。
不得不說,李海潮始終尊重孩子意見,把孩子看作朋友,平等相待的教育方式讓人歡喜,讓人敬佩。
其實,我們仔細思考後可以發現《以家人之名》中,最易暴露人性的依然是有關金錢的這個點。
陳婷和她媽都認為李海潮是為了錢才照顧凌霄的;
趙華光相信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他輕視只開了個小麵館的李海潮;
二姨的虧欠感是因為她沒有為子秋給李海潮錢。
並且,編劇在「錢」與「情」之間,可以讓前者現成為主導,所以有了凌霄和和子秋的出國留學。
不出意料的話,後續「情」的部分將成為主導,只希望這「情」不要變質,而讓好劇變為爛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