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鐵核桃之無間風雲》正在黑龍江衛視中國龍黃金劇場、重慶衛視熱血劇場,以及多個網絡平臺播出。該劇成績喜人,高頻地登上全國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率前十榜單,觀眾反響強烈。
由於2017年在各地地面頻道的優異表現,該劇在2018年江蘇「城市之星」國劇頒獎典禮上,奪得「年度之星」大獎,還獲得了2018上海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最受觀眾喜歡的電視劇獎」。
傅程鵬
在觀劇熱度不斷飆升的同時,該劇主演傅程鵬因精確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獲得觀眾的喜愛。近日,影視獨舌採訪了傅程鵬,聽他講述戲裡戲外的精彩故事。
2015年,《鐵核桃》第一部在重慶衛視播出,取得了很好的收視成績。《鐵核桃之無間風雲》聚集第一部的原班人馬,由黃文利執導,傅程鵬、侯夢莎、任柯諾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文工團演員鄧遠達(傅程鵬 飾)臨危受命深入敵後,在成熟特工(侯夢莎 飾)的培養和幫助下,與國民黨情報處處長費思清(任柯諾飾)、行動隊隊長阮冰心(張慧飾)等鬥智鬥勇,最終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情報工作者的故事。
顯然,在內容上,《鐵核桃》跟《鐵核桃之無間風雲》並不是前作與續作的關係。前者的故事背景是抗日戰爭時期,後者是解放戰爭時期,是兩個獨立的故事。
但兩部劇又有一些內在的共同點——男主人公都具有堅定的革命信念、堅毅的意志力。在《鐵核桃之無間風雲》中,當鄧遠達成功打入敵人內部以後,上級給了他一個代號就叫「鐵核桃」。
一方面,這個設計為與《鐵核桃》產生勾連;另一方面,也比喻男主人公的意志,跟鐵核桃一樣剛硬。
「核桃給人的感覺是很硬的,叫鐵核桃,代表著更加堅毅、更加剛強」,傅程鵬說道。
此前,《鐵核桃之無間風雲》已在各地地面頻道播出過。當它在重慶衛視、黑龍江衛視這些不太強勢的電視臺上星首播時,仍舊有不錯的收視成績。
這無疑得益於該劇有環環相扣的強情節、引人入勝的快節奏,以及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和驚心動魄的年代故事。
這其中,劇作上的精巧功不可沒。劇中,文工團演員鄧遠達為了完成任務,又因長相酷似敵方王牌特工林雄波,故假扮林雄波潛入敵方內部,如履薄冰地做起情報工作。
傅程鵬說,以往的諜戰劇的主人公,一開始就是身經百戰的特工了。而這部劇中的鄧遠達,他是從一個菜鳥特工,經過磕磕絆絆,險象環生才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特工。
另一方面,鄧遠達要扮演跟自己性格、氣質、興趣都大相逕庭的林雄波。比如,林雄波是一個喝酒、打麻將、泡妞都精通的花花公子,而鄧遠達為人樸實,滴酒不沾,為人處世跟林雄波迥異。
「沒辦法,他不喝就穿幫了,敵人發現的話就沒命了,他就只能硬著頭皮喝」。
這種角色的錯位,身份的差異,碰撞出很多有趣的事情,產生了陌生化的喜劇效果,給人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這是這部劇「反套路」的地方。
「這種故事就會很有意思,人物設置也很有新鮮度,這也是很吸引我的地方。」在被問到這部劇為什麼好看時,傅程鵬如是說。
劇中,幫助鄧遠達不斷成長的葉淑婷,其扮演者侯夢莎跟傅程鵬搭檔近十年,從2008年的《狙擊生死線》第一次合作,到《我是特種兵》、《與狼共舞》,再到2017年的《鐵核桃之無間風雲》,兩人合作起來默契十足,溝通效率很高,表演遇到分歧,雙方也都可以坦誠地交流。
兩人搭檔出演5、6部電視劇了,可是再黃金的搭檔,久了也難免會讓人審美疲勞。傅程鵬說,《無間風雲》中,他跟侯夢莎之間嶄新的人物關係,可以打破這種感覺。
「以往電視劇中我倆的角色,基本都是我引領她,這次反而是她為我保駕護航。這會帶來很大的新鮮感」。可以說,不同以往的人物關係,讓傅程鵬和侯夢莎在劇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鄧遠達和葉淑婷,從一開始的互不順眼,打罵鬥嘴,隨著劇情發展,兩人的關係慢慢改變,並愛上了對方。
劇中,傅程鵬既要給戲外的觀眾表演,也要給戲內的敵對分子表演,這種「表演中的表演」,「既是一件過癮的事,也是一種挑戰」。
傅程鵬飾演菜鳥特工鄧遠達
在片場,這部劇並不是順著劇情拍的,可能在同一個場景,這一場傅程鵬演鄧遠達,下一場他就演林雄波,表演的複雜程度就加大了。
「在人物的轉換上,第一要把功課做好。」傅程鵬說,在開拍之前,他會鑽研和熟悉不同角色的人物小傳,區分他們的不同性格特徵,熟稔於心,還會設計一些兩人不同的細節。
鄧遠達演林雄波,傅程鵬展示「表演中的表演」
「在演林雄波時,不能痕跡過重,又不能讓林雄波的同事看出是假的林雄波」,傅程鵬說。
這部戲讓傅程鵬頗有表演上的收穫,「我覺得分寸感很重要」,不過,與其說是這部戲帶給了傅程鵬表演的啟發,不如說是,伴隨他閱歷的日漸豐富,其演技臻於成熟,才會對表演的分寸感、層次感更有體會。
199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的傅程鵬 ,畢業後進入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話劇隊成為專業演員。然而,就像許多年輕演員一樣,傅程鵬的成名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也經歷了漫長的跑龍套、演配角的階段。
到了2000年後,傅程鵬在表演事業上仍未有突破性的進展,這讓他陷入一種精神上的苦悶。「那段時間特別不順,要麼接不到戲,要麼接到的戲突然黃了」,傅程鵬在一次訪談節目上坦言。
然而,在事業的低谷期,傅程鵬沒有放棄學習。他很喜歡宅在家裡,看電影,看美劇,算是「韜光養晦」吧。
《我是特種兵》
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0年,傅程鵬獲得一個出演劉猛導演的軍旅劇《我是特種兵》的機會。
傅程鵬說,當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劇後來會那麼火。從這個劇開始,觀眾們知道了,有個演員叫「傅程鵬」。後來,他又主演了《與狼共舞》。這部劇讓更多的導演、製片人和影視公司注意到了傅程鵬。
《與狼共舞》
漸漸走出事業低谷期的傅程鵬,回憶起曾經,總結了三個原因:一是年齡,二是閱歷,三是自己的演技。「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這麼成熟,這麼有閱歷。」
所幸,當時的傅程鵬,不輕易服輸,不怨天尤人。「我不知道是誰說過一句話,說男演員沒關係,40歲以後才真正開始,我就牢記這句話,每次用這句話給自己打氣」。
一個在逆境中善於給自己打氣的人,有可能暫時陷入低谷,但通常能在厚積薄發中一鳴驚人。
傅程鵬的堅持和努力,不僅讓他遇到了《我是特種兵》,還獲得了其他寶貴機會。2015年,他出演了巴特爾執導、趙哲恩編劇的《突圍突圍》。2017年,他出演了閻建鋼執導、王成剛編劇的《覺醒者》。在跟巴特爾、閻建鋼這些大導演的合作中,傅程鵬不斷吸收著他們的養分。
「在拍《覺醒者》時,大家吃飯時還在聊戲,這種創作氛圍特別好…閻導跟演員說戲,從不用大喇叭對演員大喊,而是很細心地跑到你面前跟你說,用商量的口氣,會覺得合作得很舒服,也能學到很多」,傅程鵬說。
除了修煉為人處世之道,對於影視行業,傅程鵬也積累了很多經驗。
他主演的《與狼共舞》,可以說是「B級諜戰劇的典範」。所謂B級劇,就是指成本不太高,沒有大明星和大製作。《與狼共舞》的成功,向業界證明了,中小成本的電視劇,同樣能夠具備巨大商業潛力。
對於如何打造一部B級好劇,傅程鵬坦言關鍵要素有三:一是劇本。劇本是一部戲的根本,尤其是諜戰戲講究環環相扣,設扣和解扣要合理,要讓人覺得很驚險。「我們在討論劇本時,會以最極致的方式設扣,讓所有人都覺得男主角肯定完蛋了。但接著,我們又要用最極致的方式把扣解開,然後男主角脫險了…」
要素二是選演員。B級劇投資少,不意味水準低,「我們可以去找會演戲的、合適的演員,而不是貴的、名氣大的演員。因為名氣大跟會演戲未必成正比」,傅程鵬說。
除此以外,遇見一個有製片意識的導演也很重要,「像拍《與狼共舞》的黃文利導演,這點就特別好。比如遇到什麼突發情況,換其他導演可能就不拍了,而他的腦子轉得很快,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在不影響戲的情況下,把現場利用起來,能不浪費就不浪費。」
《與狼共舞》
高光下的傅程鵬相當審慎,「關注你的人更多了,這個時候你需要更加努力,把每一場戲演得更精確,爭取把每一場戲做到最好。」
演而優則導成為了今天影視界的新潮流。並且,傅程鵬同窗四年的上戲同學徐崢,已晉升為「十億票房導演俱樂部」成員。
被問及是否有可能在未來當導演時,傅程鵬坦言目前沒有這種打算。「我覺得現在來說,還是踏踏實實把戲演好,演戲是我的職業,也是我喜歡做的一件事。」
同時,傅程鵬也表示,在一些電視劇的前期策劃中,他都參與其中,而且有想過做一個「各方面都好,文本好,質感好,品相好,並且有好平臺播出的諜戰劇」。
對諜戰劇的市場,傅程鵬相對樂觀。他說,雖然現在軍旅、諜戰劇一直被其他題材的劇衝擊著,但是好劇還是會有觀眾的,比如最近的《風箏》、《和平飯店》。「打鐵還需自身硬,你還是要把劇做好,做好了就不愁沒有觀眾嘛。」
《鐵核桃之無間風雲》開播以後,他一直在認真看,還跟編劇劉紅焰私下交流了幾次,「在我還能演這類角色的時候,爭取再做一個好的諜戰劇」。
【文/何時志】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