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大師》黃渤因為與妻子徐靜蕾傷心離婚,在記憶大師醫療中心接受記憶提出的手術,後因妻子的要求去記憶重載的時候發生食物,錯誤的拿走一位殺人犯的記憶,利用錯誤的記憶破解一樁變態的殺人案,最後將殺人犯段奕宏繩之於法。電影的創意,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現在醫學技術如此的發達,人類的記憶真的能夠提取、轉移、重載嗎?如果將一個人的記憶放在另一個人的大腦中,那是屬於生命的延續還是道德的迫害呢?
從醫學家的角度來看,人的記憶可分為三類,分別是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和瞬間記憶。長期記憶,就是銘記在內心的,比如童年的幸福趣事;短期記憶,就是短時間需要記住,比如短期的工作計劃。瞬時記憶,就是需要瞬間技術加以利用比如常見的考試、課前提問等。無論是哪種記憶,記憶都存在人的一個器官中——海馬體。每當電視劇中的重要角色出車禍或者頭部受到撞擊產生失憶,就是海馬體受到傷害。海馬體,是哺乳動物一種獨有的器官,位於大腦的丘腦和內側顳葉間,主要負責大腦的長期記憶存儲。
同時,擁有轉換功能,可將瞬間記憶或者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存儲。例如,我們常常將短期的總結重新梳理整理為長期的總結,記憶的轉化原理與之相同。最後,可以隨時隨地的調取記憶,比如我們感覺某個場面似曾相識,就是海馬體調取以往某時的記憶比較後的結果。
現在的醫學如此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記憶轉移、重載可以實現嗎?迄今為止,沒有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記憶轉移,但是記憶轉移在海兔身上已經得到實現。研究人員 David Glanzman 對34隻海兔進行實驗,100分鐘中點擊5次海兔,記錄海兔尾巴防禦性退縮的時間;24小時以後,在對海兔進行5次電擊,再次記錄海兔尾巴防禦性退縮的時間,發現海兔尾巴最長可躲避50秒,比第一場時間明顯增加。
後將34隻遭受電擊的海兔與沒有遭受電擊的海兔進行RAN細胞提純,分別駐入同等數量、沒有遭受電擊的海兔中,觀察海兔對電擊的反應。科學家發現,被駐入電擊記憶的海兔明顯要比未駐入電擊記憶的海兔反射弧時間長。試驗表明,海兔的記憶可以成功地轉移和重載,對於人類是否真的可行呢?如果醫療技術足夠的發達,人類可以轉移或者重載記憶,你願意去嘗試嗎?
曾經大腦的轉移續用,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如果愛因斯坦記憶真的被轉移重載到另一個人的大腦中,我們可以利用愛因斯坦的大腦為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造福人類造福地球。但從道德的層面來說,記憶的轉移重載是否真的會被我們接受?接受記憶的人還是完整的個體,還是一種物質的載體,不再有人的價值。關於這些,你有什麼觀點與我們分享,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