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子仁,James Wan, 好萊塢鬼才導演。因為事業一直在美國好萊塢發展,很多人以為他是美國人,其實他是出生在馬來西亞的華裔,長在澳大利亞。
溫子仁大概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傳媒專業最有名的一位校友了,而且很多人都說他是在好萊塢裡商業價值最高的華裔導演。畢竟讓他名聲大噪的《電鋸驚魂》是一部成本只有120萬、拍攝只用了18天,但是卻賺了5000萬的電影。
一開始溫子仁的作品主要都是恐怖驚悚類的,如《招魂》、《潛伏》系列,後來他開始指導了《速度與激情7》《海王》等電影,此後他的受眾粉絲不再只是恐怖片愛好者了。
這張照片裡,溫子仁就站在我們的傳媒專業的教學樓前。那時候的溫子仁,還是一名普通的學生,每天在9號教學樓裡出入,和如今的我們一樣。
溫子仁也算是我的師兄了,哈哈
但是很神奇的,我們專業的很多老師,並不知道溫子仁是我們學校畢業的,似乎「溫子仁是我們校友」在華人圈裡流傳的更廣泛一些。也許,也是一種宣傳的噱頭吧。
我並沒有見過溫子仁,但是我曾經為學校整理過溫子仁接受RMIT的一段採訪。採訪中,我感覺到溫子仁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的思維很活躍、轉換得很快,就是那種腦筋比我們正常人轉得快好幾倍。
他和他的好朋友在大學讀書時,一同參加了一個名為「現代風格的殘暴恐怖類型片」的非官方電影團體「斯普萊克·派克」,這裡應該就是溫子仁恐怖電影之旅的開始了。他自己也在採訪中說:沒想過沒成功,就是愛拍愛寫。而且他說小時候就很喜歡聽恐怖故事,東方的、西方的,他都喜歡聽。
我個人並不是一個恐怖片愛好者,但我也看過他的電影。恐怖的內容不再評價(基本上我都閉著眼睛),但我太喜歡他電影裡畫面的質感和色調了。也許有人覺得老套,但是經典就是經典。一個畫面的色彩,甚至可以判斷這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哪個國家。就這點,我就很佩服。
前面說到很多專業的老師,並不知道溫子仁是我們學校畢業的。當我們提到溫子仁的時候,有時候當然是會表演出羨慕之情,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他。這時候老師會說:「你要做你自己的風格麼,而不是複製別人的。」
一方面我們的老師們確實是每個學生都能去探索自己的風格,去做自己;另一方面,我們的老師們,似乎並不覺得成為一個商業大導演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他們很多時候更願意讓我們去探索電影與社會、電影與環境、與人的關係。這一點,我覺得這些老師也算得上是藝術家了,哈哈。
在墨爾本的這些大學裡面,我其實挺慶幸自己選了現在的這所學校,也許排名不是很高,但是我很喜歡學校裡的氛圍、喜歡老師們和我們一起探討的感覺、喜歡可以24小時能用的剪輯師、喜歡各種可以外借的器材。
也許我永遠不會成為溫子仁,或者成為另一個什麼名人,但是我很感謝學校給了我自信、讓我豁達,讓我明白了其實做自己、忠於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是,一個愛瞎想愛寫作的人,歡迎你與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加油,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