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教育廳《吉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1-2022學年度中小學寒假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我市實際情況,市教育局決定,2021-2022學年度全市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為:普通高中2022年1月15日至2月27日,計6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22年1月8日至2月27日,計7周;2022年2月28日正式開學上課,教職員工提前一周上班。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假期起止時間做不超過一周的調整,但總的放假時間不得增加或減少,調整方案需報市教育局備案。為保證廣大中小學師生能度過一個豐富、健康、快樂、安全、有意義的寒假,市教育局做了科學周密的安排和部署。
各地各校要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組織培訓研修、學術交流、宣傳宣講等專題學習活動,做到學習培訓全面系統、宣傳宣講生動鮮活、研究闡釋深入精準,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見效。黨員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切實把方向轉化為方法,把精神轉化為動力,把學深悟透全會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力求弄懂做實有效果。廣大教師要積極以學促行,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在日常教研活動中設置專門研學內容。要針對不同階段學生心理特點,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和生動鮮活的形式,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健康生活·悅動吉林」活動工作方案》的相關要求,把寒假第一周作為我市中小學生「雪假」。各地各校要精心布置安排,引導中小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競賽、遊戲、展覽、社團、冬令營等豐富多彩的冰雪活動,培養冰雪運動和興趣愛好。學校要科學布置寒假體育作業, 有效利用寒假時間收看冬奧會競技項目比賽,家長和學生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加強體育鍛鍊,合理營養膳食,保證充足睡眠,科學預防近視,養成衛生健康生活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各地各校要深刻認識當前疫情形勢複雜性、嚴峻性,嚴格落實國務院、教育部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實提高政治站位, 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堅決克服麻痺思想、鬆懈意識。堅持屬地管理原則,不斷加強校園安全管控。堅持「日報告」「零報告」和請銷假制度。持續強化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師生防控意識,引導師生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通風、戴口罩、少聚集,無必要不外出。堅持體溫報告制度,開學前14天主動報告行程和體溫。建議寒假期間師生員工「非必須不出省」,如必須出省要向本學校領導和班主任報備,返吉後核酸檢測陰性後方可進入校園。如出現聚集性、群體性的感染病例,要立即協同衛健、疾控部門啟動應急預案。學校要加強外來人員管控,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
一是統籌做好假前工作。各地各校要對秋季學期以來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行一次精準學情分析,通過學生課堂表現、日常作業、學業質量監測等途徑,逐一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輔導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要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嚴禁隨意增減課時、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堅決禁止佔用寒假時間超標教學、集體補課、提前講授下一學期課程,嚴禁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
二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中小學有償補課和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嚴格執行教育部關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等相關規定,規範中小學校辦學行為和教師職業行為,堅持教育與實踐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全面整改與長效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強化責任,形成震懾。
一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科學合理布置假期作業,調控作業結構,提倡布置適合學生自主完成的活動性、實踐性、探究性作業,作業難度不超過國家課標要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理性對待電子產品,積極參與家庭勞動,按時規律就寢,閱讀主題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增加有益體驗,培養高尚情操。
二是規範校外培訓行為。堅決落實國家和我省「雙減」政策中關於「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的規定。暢通社會監督舉報渠道,加強日常巡查和線索核查,嚴懲重罰違法違規校外培訓機構特別是對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加強部門間監管合力,建立健全預收費監管等政策措施,組建培訓教材審核等相關專家隊伍,繼續大大壓減學科類培訓。
三是鼓勵支持寒假託管。各地各校要從本地本校實際出發,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堅持教師志願參與、學生自願參加、公益普惠原則,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承擔學生寒假託管服務工作。寒假託管要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
各地各校要紮實開展好寒假期間安全教育,將校園及師生的安全擺在首位。在學生集中離校前、返校前後等關鍵節點,通過升旗儀式、班隊會、學校網站、簡訊、微信等多種形式,對全體師生集中開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針對假期特點,重點開展疫情防控、冰雪運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盜、防寒防凍、防拐防騙、防沉迷網絡、防色情暴力、防侵權盜版、防性侵、防推銷、防酗酒滋事,遠離賭博、拒絕毒品以及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等方面安全宣傳教育,把寒假安全告知書發放到每名學生和家長手中,籤訂好學校家長學生三方安全責任書, 明確家長在假期的安全監護責任,引導家長加強對子女假期上網的教育管理,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自覺遠離封建迷信活動。同時,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組織師生、家長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知識。通過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廣大師生安全防範意識,確保寒假期間不發生安全事故,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各地各校要按照《吉林市教育局辦公室轉發吉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家訪工作制度的通知》(吉市教辦發〔2021〕56號)有關要求,在寒假前組織教師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多種形式,普遍開展一次家校銜接活動,及時通報學校有關寒期工作安排,取得家長理解和支持。寒假期間要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學生居家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情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面對的困難問題,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要重視做好防疫一線人員子女、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學生和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幫扶。
同時,各地各校要提前做好假期值班值守和安全巡查檢查等工作安排,確保假期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祝全市中小學生寒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