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九月迎來「開學季」,許久沒有新面孔加入的《新聞聯播》接連「上新」。
新亮相的兩位主播都是央視的「老熟人兒」了,此前是央視其他新聞欄目主持人此次是換到黃金檔節目——《新聞聯播》。
這檔自1978年開播擁有最高國民度的新聞節目伴隨我們走過42個年頭,每晚七點片頭曲響起,見證國內、國際新聞外交、軍事、政治變化。
聽了那麼多年開場片頭曲,你知道《新聞聯播》的片頭曲已經被申請註冊成商標了?
據查,中央電視臺在2016年提交新聞聯播片頭音的聲音商標註冊申請,現在有38類第20239687號、41類20239686號商標已獲準註冊。
既然《新聞聯播》片頭音樂都有了商標,那新聞聯播是不是也有商標呢?必須有!
據查,中央電視臺在2002年申請註冊了6件不同類的「新聞聯播」圖文商標,且全部獲準註冊。
有人疑惑,央視為啥只註冊6個「新聞聯播」商標呢?不怕別人侵權?
一方面,全國23個省市都有新聞聯播,都是系統內的兄弟單位維權意義不大,當然要是遭遇商業電視臺,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另一方面,新聞聯播家喻戶曉,少有「傍名牌」。據查,以「新聞聯播」為關鍵詞共有12件商標註冊申請,除了央視以外,所有申請無一成功。
無論是聲音商標還是圖文商標,一經註冊成功便享有商標專用權,但也難擋有人「耍小聰明」。
2006年有人用新聞聯播的諧音「馨吻臉脖」搶註為化妝品商標,截止日前商標還處於等待實質審查狀態,這意味著該商標大概率註冊失敗。
商標作為品牌建設的重要一環,兼具產權、商譽、藝術等多重價值,在逐利的時代背景下「傍名牌」現象屢禁不止。
隨著大家維權意識的提升,後期惡意「傍名牌」行為定會付出代價,畢竟新商標法商標侵權賠償力度最高賠償額500萬!(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截圖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