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聲音》第一季的播放成績與觀眾口碑都是有目共睹的,作為一檔有著超強生命力的音樂綜藝,第二季一經開播便備受觀眾矚目。目前已播的八期節目為觀眾帶來了超凡脫俗的極致視聽體驗。愛奇藝作為這檔節目的網絡獨播平臺,通過杜比全景聲、4K超清以及全景VR等領先視聽技術,彈幕、泡泡圈子等多重互動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為《夢想的聲音》第二季賦能。這是今年愛奇藝不斷為行業輸送優質文化內容的代表作之一,《夢想的聲音》第二季凸顯了愛奇藝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撬動用戶需求槓桿的能力。除此之外,它又是憑藉怎樣的特質在眾多「音樂+」綜藝中脫穎而出?
2017網綜趕超衛視綜藝
爆款頻出,「音樂+」氣候漸成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視、網絡綜藝節目製作能力與水平的不斷提高、觀眾文化消費能力全面升級以及全民審美需求的「更新換代」,電視以及視頻平臺的音樂綜藝已成為綜藝娛樂節目的主力軍。
音樂綜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4年央視的「青歌賽」。進入21世紀以後,音樂綜藝開始大規模爆發起來:2004年《超級女聲》的出現,改變了大陸音樂市場被港臺歌手佔據主要地位的局面,引領了「平民選秀」音樂的崛起,《星光大道》《我型我秀》《快樂男聲》《花兒朵朵》……等同類型音樂綜藝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讓觀眾應接不暇的同時,也不免產生了「審美疲勞」。
直到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2013年的《我是歌手》《全能星戰》等音樂綜藝的出現,掀起了「引進版權」熱,打破了此前以普通人為主,「草根造星」的常規路線,「明星導師制、全明星pk」的模式漸趨成熟完善。相比「平民選秀」的音樂綜藝節目,有明星參與的歌唱比賽真人秀更容易對觀眾形成長久吸引力。
截止時間:2017/12/26
到了2017年,音樂綜藝在形式上已經從最初單一的比賽模式,發展為選秀、競技、推理、互動、紀實、評論等元素混搭融合的節目類型,「多元化」是其最為顯著的標籤,「音樂+」氣候漸成;數量上,各大平臺累計播出音樂綜藝達38檔,較去年有顯著增長,其中愛奇藝30檔、騰訊18檔、優酷18檔、搜狐10檔、芒果TV7檔、樂視7檔;陣容上,由以往明星佔據主導地位、素人為陪襯,到放權素人選手,「星素結合趨於成熟」。
整體來說,今年網綜已然呈現趕超衛視綜藝之勢。在此之前,視頻網站其實並沒有具有自身基因特色的代表性音樂綜藝。今年夏天,愛奇藝打造的《中國有嘻哈》、騰訊視頻推出的《明日之子》在全民參與度、品牌影響力、推動音樂潮流發展等各方面開始超過老牌衛視音樂綜藝。
尤其是愛奇藝舉全臺之力、重磅推出的《中國有嘻哈》,將嘻哈這一小眾的音樂文化類型推向臺前,為多元化的音樂綜藝提供了新的參考方向範疇。當大眾音樂已經到了瓶頸期,愛奇藝敏銳地捕捉到年輕一代網際網路用戶的喜好,並使得節目與觀眾形成強互動,才誕生這一現象級「爆款」。這一「不走尋常路」的新模式新思路,引領了青年文化浪潮、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
截止時間:2017/12/26
事實上,愛奇藝不光在播出數量上完成了「領跑」,在音樂綜藝類型多元化上也「不甘示弱」。從今年愛奇藝音樂綜藝分布圖來看,其攬獲了《中國有嘻哈》《中國新歌聲》第二季、《夢想的聲音》第二季等多部全網獨播節目;在頭部版權內容上,愛奇藝囊括了《歌手》《跨界歌王第二季》《天生是優我》等眾多音樂綜藝。可以說,無論從題材創新力、頭部內容覆蓋率還是播放成績看,愛奇藝都精準地把握優質內容、領銜多部現象級綜藝內容釋放其勢能,用差異化的音樂內容詮釋音樂文化的內核。
用戶思維主導下
愛奇藝的科硬技如何為優質音樂綜藝賦能?
我們看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音樂綜藝都以國外引進版權類節目為主。隨著市場對原創類綜藝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原創能力亟待提升。作為在愛奇藝平臺全網獨播的節目,《夢想的聲音》第二季的成功再次證明了原創音樂綜藝節目在新模式的探索下,大有可為。該節目憑藉堅持音樂的「初心」、別具一格的「討教模式」、出彩的舞臺設計,獲得優異播放成績的同時,更在業內人士和用戶群體中收穫了良好的口碑,成為第四季度當之無愧的熱門音樂綜藝。
截止時間:2017/12/26
這是一個為「逐夢者」打造的舞臺。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夢想的聲音》不僅為優秀的歌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也為討教者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幫助無數默默懷才也敢於逐夢的潛力音樂人找尋到「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這裡,音樂綜藝不再是明星們的集體狂歡,素人選手在節目具有更多自主選擇權,堪稱音樂綜藝中「星素結合」的典範之作。節目現場導師與學員雙向交流的溝通的過程,與市場上眾多「喧囂」的綜藝相比,具備平等和諧友愛不做作等優良傳統,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夢想的聲音》第二季將「人文情懷」玩到了極致。
在微博上,主話題#夢想的聲音#閱讀量超過20億、討論數量超過630萬;節目相關關鍵詞#林俊傑 匆匆那年#、#林俊傑 張靚穎#等登上微博實時熱搜榜。此外,「林俊傑隔空挑戰tfboys」、「張靚穎顛覆白素貞」、「四郎貢布討教二連勝」等每期節目中的亮點也都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度,並出現了霸屏之勢。
優質的音樂內容,配上美輪美奐的舞美場景,是節目能如此大受歡迎的根本原因,而節目最終能呈現給用戶這種極致的視聽效果,愛奇藝的靈動音效——杜比全景聲音效技術,以及4K超清以及全景VR等領先技術也功不可沒,作為全網獨播平臺,愛奇藝強大的硬科技既提升了《夢想的聲音》的「質感」、也滿足了用戶對於極致音樂的體驗,更是其躋身頭部音樂綜藝矩陣的有力保障。
而愛奇藝視頻的「彈幕」和「泡泡」也為用戶的觀看體驗賦能,不僅平臺和節目方能及時收集觀眾的反饋信息,在這個愛奇藝獨家搭建的明星粉絲交流群和影視交流社區裡,用戶還可以盡情發表自己對節目的意見或者建議,表達對自己喜歡的明星或者素人的支持,讓高質量的音樂綜藝真正實現「互動式」觀看體驗。
綜上可見,以用戶需求為第一準則的愛奇藝,在領先行業的平臺技術實力加持下,用自身的「硬實力」有效提升了節目的視聽效果,而彈幕、泡泡圈子等功能又從另一個側面加強了觀眾的互動體驗,從而在用戶和內容兩方面實現共贏。愛奇藝與《夢想的聲音》第二季強強集合,有效提升了該節目在年輕用戶中的影響力,並通過年輕用戶與全國電視主流受眾的疊加,實現了全國範圍和全年齡層的覆蓋。最終助推《夢想的聲音》第二季播放量與口碑熱度的不斷發酵。
對於愛奇藝來說,不斷以高品質音樂內容打破同質化競爭壁壘的打法,也夯實了平臺的音樂綜藝影響力,更助推了音樂綜藝產業行業的進一步升級與更新。
把握年輕用戶娛樂脈搏
打造泛娛樂時代音樂強IP
一直以來,愛奇藝在音樂領域不斷創新,眾多頭部音樂綜藝IP、愛奇藝尖叫之夜演唱會、夏日青春漾等品牌均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今年「獼猴桃音樂節」計劃發布以來,愛奇藝進一步提升了年輕觀眾用戶的音樂體驗,讓他們在泛娛樂時代盡享各類音樂盛宴。
在音樂綜藝方面,《中國有嘻哈》為其圈出了航空母艦級別的「自留地」後,愛奇藝明年會繼續打造《中國有嘻哈》第二季;而張藝興擔任「全民製作人代表」的國內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偶像練習生》也將於明年年初搬上愛奇藝屏幕 ……
從2018年愛奇藝「蓄勢待發」的音樂綜藝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在秉承了其一以貫之的精品化內容戰略的同時,也將在全新的領域展開角逐,挖掘「音樂+」綜藝節目的新常態。也可以解讀為,愛奇藝將在「新式選秀」上繼續進行「縱深化的發展探索」,不遠的將來,「新式選秀」或將繼續成為一個重要的音樂綜藝創新領域而存在,並且這一特徵也將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無論是今年熱播的《中國有嘻哈》《中國新歌聲》第二季《歌手》《夢想的聲音》第二季,還是明年的待爆節目單,都彰顯出愛奇藝在音樂綜藝領域的「垂直化」戰略布局,完善泛娛樂內容構建的行動力,音樂IP多維度開發與科技賦能相得益彰,不斷為行業輸送新鮮的文化內容,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為用戶提供音樂娛樂的更多可能性。
作為視頻平臺的「執牛耳者」,愛奇藝不僅擁有優良的內容製作能力,在對用戶需求的把控能力上,對題材創新及音樂綜藝舞臺的把控能力上,都把握得相當精準。只有永遠將「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增加用戶對平臺的粘性,永遠年輕、永遠保持活力、永遠具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