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這一年李連杰也去了好萊塢

2021-01-09 電影侃

由於排名第九位的電影類型敏感,所以沒有列入,敬請諒解,謝謝。

第1位:《風雲之雄霸天下》,票房4153萬,由劉偉強執導,鄭伊健、郭富城、楊恭如和舒淇主演,跟《古惑仔》一樣改編自漫畫,能取得冠軍寶座,除了炫目的特效,也只能說那時候的鄭伊健太紅了。

第2位:《我是誰》,票房3885萬,由陳木勝和成龍聯合執導,成龍主演,影片還是走著跨國拍攝的模式,成龍也開始玩起失憶套路。

第3位:《行運一條龍》,票房2773萬,由李力持執導,周星馳、鄭秀文、葛民輝、吳孟達、吳君如和舒淇主演,其實這不算是周星馳很出色的一部電影。

第4位:《龍在江湖》,票房1692萬,由王晶自編自導,劉德華、梁詠琪、關秀媚和吳志雄主演,王晶的一部反英雄類型的幫派片。

第5位:《賭俠1999》,票房1437萬,由王晶自編自導,劉德華、張家輝、和朱茵主演,那時候的張家輝雖然演技已經很不錯,但是沒有遇到盡情展示的機會。

第6位:《98古惑仔之龍爭虎鬥》,票房1288萬,由劉偉強執導,鄭伊健、舒淇和鄭浩南主演,陳浩南此次的對手是司徒浩南。

第7位:《濠江風雲》,票房1030萬,由鄧衍成執導,任達華、方中信、鄭則仕和郭可盈主演,影片跟《跛豪》和《五億探長雷洛傳》一樣同屬傳記類電影,只不過知名度要低的多。

第8位:《殺手之王》,票房1029萬,由董瑋執導,李連杰、曾志偉、梁詠琪和任達華主演,現在這部影片也被列入香港經典動作片的行列,只是當時票房不理想,最重要的是李連杰拍完這部影片後就去好萊塢發展了。

第10位:《九星報喜》,票房1003萬,由高志森執導,張國榮、吳倩蓮、黃百鳴、黎姿和鍾鎮濤主演,喜事系列電影也開始遇冷了。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推薦排行榜1998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這一年李連杰也去了好萊塢
    1:「風雲英雄統治世界」,41歲起的票房5300萬,由劉偉強執導演員鄭伊健 郭富城 楊恭如和舒淇改編自《危險少年》等漫畫,可以贏得冠軍除了令人眼花special亂的特效外,一個只能說 鄭伊健當時太受歡迎了。香港電影推薦排行榜
  • 1998年成龍、李連杰、周星馳票房集體被打敗,哪部電影這麼厲害?
    雙周一成 1990年至1999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基本都被這三個人統治了。這十年裡的票房冠軍三位大咖佔了9個,分別是周星馳5個,成龍3個,周潤發一個,唯一的一次「雙周一成」丟掉了冠軍是1998年。在這一年成龍、李連杰、周星馳、劉德華遭集體潰敗,都沒有拿到票房冠軍。
  • 香港電影票房歷年排行榜1969年—1989年
    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在統計西片的情況下,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能否堅守住本土陣地?本次統計從1969年開始,因香港從1969年開始有正式的統計!顏色加深的為港片,黃色為非港片的華語片,白色為西片!
  • 周潤發、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電影對決,票房差距,造就不同境遇
    上個世紀90年代的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赴美發展的熱潮。1993年,隨著吳宇森的赴美成功,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開始把目光聚焦在北美電影市場之上。而周潤發、成龍、李連杰三位港片票房霸主,也在90年代先後走入好萊塢的大銀幕。 在香港電影市場之上,周潤發、成龍、李連杰進行過多番的票房爭霸。
  • 李連杰,成龍,周潤發好萊塢電影票房統計!
    而成龍好萊塢電影還有國內報導的雙主角電影加持,面子上總算過得去!然而真正在好萊塢當第一主角電影並且取得口碑和票房上成功的只有李連杰一個中國演員!在上世紀末,香港電影市場迎來大蕭條,那時的大陸電影市場還沒發展起來,周潤發、李連杰、成龍等華人巨星都相繼去了美國發展!
  • 成龍、周星馳、李連杰被「群滅」,這一年香港電影發生了什麼
    這一年是香港電影由盛轉衰的關鍵年份,也正是在這一年,連續獲得三年票房冠軍的成龍,儘管推出了質量上佳的《我是誰》,但仍然丟掉了年度冠軍,周星馳則繼續《算死草》的衰頹趨勢,《行運一條龍》只收穫了2000多萬票房,排在年度第三,李連杰最後一部港產電影
  • 周潤發李連杰成龍三位華人巨星主演的好萊塢電影票房數據大盤點
    好萊塢一向以排外著稱,他們製作的電影在選角上必然首先考慮的是白人,其次是黑人,最後才會考慮到亞裔。在上世紀末,香港電影市場迎來大蕭條,而那時的大陸電影市場還沒發展,周潤發、李連杰、成龍等華人巨星都相繼到了美國發展。雖然成龍周潤發和周星馳的票房壟斷地位加上李連杰在DVD市場上的首屈一指可以稱得上是香港影壇的四大天王,實力都是旗鼓相當。
  • 成龍、周星馳、李連杰被「團滅」,這一年香港電影發生了什麼
    我們知道,整個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票房榜單,基本被成龍、周星馳和周潤發三人統治,從1990年到1999年的10個香港年度票房冠軍中,周星馳獨佔5個,成龍佔了3個,周潤發1個,而「雙周一成」唯一丟掉的冠軍發生在1998年。
  • 香港電影票房歷年排行榜1969年—1989年(含西片)
    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在統計西片的情況下,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能否堅守住本土陣地?本次統計從1969年開始,因香港從1969年開始有正式的統計!顏色加深的為港片,黃色為非港片的華語片,白色為西片!
  • 那一年,成龍、李連杰、周星馳遭「團滅」,是哪部電影那麼厲害?
    當談到香港電影,這是一個很懷念的記憶,很久以前的香港電影非常精彩,在香港電影中,我們不得不提到周星馳、李連杰和成龍,他們中的三位,都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電影之王,他們也是高票房的代名詞,每個人都創造了自己的電影時代,周潤發是警匪片的代表,周星馳是喜劇片的代表,成龍是動作片的代表,從1990到1999,香港電影票房,基本上是由這三人主導的,近10年來,9位票房冠軍被三位大巨星佔據
  • 成龍、李連杰、周潤發主演的好萊塢電影票房數據大盤點!
    在上世紀末,香港電影市場迎來大蕭條,而那時的大陸電影市場還沒發展,周潤發、李連杰、成龍等華人巨星都相繼到好萊塢發展。在周、成、李三人之中,周潤發是最先進入好萊塢的一個。1995年拍完了《和平飯店》之後,周潤發便選擇了離開香港、前往北美。
  • 香港電影票房歷年排行榜1990年—2019年(含西片)
    1992年,著名的「周星馳年」,這也是第3次香港年度票房top10沒有一部進口片,這一年本土片佔比達到了最高峰,港片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次包攬冠亞軍,周星馳的《行運一條龍》排第5,周潤發主演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替身殺手》拿下第9。98年也是20年來首次top10進口片數目高過港片了,《007》又回到了top10直接拿下年季+進口片年冠,《拯救大兵瑞恩》則是進口片年亞,《蟲蟲危機》是有記錄以來首次動畫電影進入香港年度票房top10。有7部進口片打入前十,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
  • 香港90年代票房影響力排行榜,劉德華排不進前三!第一毫無疑問
    1991年出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1:雷老虎》大獲成功,當時的票房高達3069萬,是當時香港票房排行榜的第七名。並且後來的《烈火戰車》和《天地雄心》分別也獲得票房3380萬以及2400萬的票房,憑著英俊的外表和日益精進的演技成為一名永遠的天王。第四名李連杰說到李連杰以前的電影,大部分人腦子裡第一呈現的可能都是黃飛鴻了。
  • 香港電影票房總榜1998年
    1998年,《還珠格格》在中國大陸上映,風靡全亞洲;「世紀賊王」張子強被判處死刑,美英空襲伊拉克;WIN98發布,馬化騰創立騰訊.這一年是風起雲湧
  • 成龍,李連杰,周潤發好萊塢電影成績統計!
    他們四人代表著香港影壇的最高成績!上世紀90年代後期,香港影壇開始衰落,除了周星馳之外,周潤發,成龍,李連杰幾人開始前往好萊塢發展,在好萊塢影壇,周潤發,成龍,李連杰都有擔任第一主角的好萊塢電影,然而取得的成績大不相同!
  • 1998年,趙文卓接替李連杰,合作正東電影,拍了一部經典卻被禁映
    90年代末,李連杰在袁和平的推薦下,前往北美拍攝了《致命武器4》,由此開啟了自己的好萊塢電影之路。隨著李連杰的遠赴好萊塢,「正東電影」進行了架構重組,崔寶珠執掌了重組之後的「正東電影」。而「正東電影」的logo,也從之前的「藍天紅日」,換成了「藍海藍天」。
  • 去好萊塢發展的成龍 李連杰 周潤發誰成就最高?我用數據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好萊塢是電影的夢想之地,也是全世界電影人趨之若狂的地方,在那裡一夜成名,家財萬貫的例子數不勝數 在我國的電影人之中,就有三位在香港達到了演藝巔峰之後,受邀前去好萊塢進行發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三位在好萊塢的成績表,看看誰的成就最大 下面我就按當年去好萊塢的時間的先後進行排列
  • 李連杰的好萊塢電影之路,成就一代國際功夫巨星。
    總之,李連杰的名字不止在亞洲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力,還波及到了其他地區,這也引起了好萊塢電影製作人的注意。 打入好萊塢,開啟國際功夫巨星的電影之路 上世紀香港電影黃金十年,從1990年到1999年,這個時間很快要走到了末尾。
  • 鄭伊健攪動風雲,老牌電影巨星在1998年的光芒都被他搶了
    繼《古惑仔》系列之後,王晶的最佳拍檔公司又看中了香港漫畫家馬榮成的作品《風雲》,再次由文雋執筆改編,劉偉強執導,在1998年推出電影《風雲雄霸天下》。鄭伊健與日俱增的人氣,加上漫畫十年積累的粉絲基礎,再配上當時先進的電腦特技,電影一上映就大受歡迎。高人氣的回報自然是票房大賣,《風雲雄霸天下》在香港斬獲4153萬港元的票房,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 2018香港電影市場票房前10名,好萊塢8部,韓國2部,華語片0部
    2018年,華語片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上表現出色,扛住了好萊塢大片的強勢進攻,在年度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佔據5席,票房前4名全是華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