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眾在哪裡,宣傳報導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裡。」
1月25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我們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一時,「融媒體」再次成為業內話題的焦點。
事實上,近年來,媒體融合成為大潮,傳統媒體向融媒體轉型之際,也產生了不少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融媒體傳播案例。
1月28日,電影頻道又推出了一支由21位青年演員演員共同演繹的音樂公益廣告片《贊贊新時代》,引發熱議,上線十小時,微博話題量8.8億,全網播放量1634.5萬。這支時長僅3分鐘的短片,再度為融媒體的內容創造者們帶來實踐啟示。
找準受眾,以「新時代中國+新時代青年」破題
區別於以往的傳統新聞宣傳,融媒體的宣傳傳播要求策劃者首先要顧及受眾,盲目地生產與分發只會帶來更為龐雜的工作量和不盡如人意的傳播效果。據介紹,《贊贊新時代》在創作之初就大膽創新,讓新時代青年與新時代中國的主題結合,精準對位青年群體,實現了從創作到傳播的「一氣呵成」。
《贊贊新時代》脫胎於2018年春晚同名歌曲,是電影頻道在2019年新春推出的《光榮與夢想—我們的新時代》系列公益廣告片的第一彈。原創歌曲在過去的一年中,歌曲《贊贊新時代》獲得了很好的傳唱度,幾乎成為了各大盛典活動的固定曲目,不少青年歌手、偶像團體都曾演唱。
如今,由馬思純、王俊凱、王源、關曉彤、江疏影、陳學冬、李易峰、佟麗婭、楊洋、楊紫、張一山、張天愛、張翰、林允、歐豪、歐陽娜娜、易烊千璽、周冬雨、鍾楚曦、景甜、董子健等(按姓氏筆劃排序)21位青年演員共同演繹,陳思誠執導的這支音樂公益廣告片更為這首歌再添一把青春活力。
從歌曲到短視頻,《贊贊新時代》的創作和以往的側重抒情和肅穆感的正能量歌曲有著明顯的不同。不論是朗朗上口的詞作、旋律,還是熱情洋溢的音樂片,都令該片不失親民色彩。歌曲的創作者以「贊贊」二字破題,直接和網際網路上流行的「點讚」緊密結合,頗具電子舞曲風格的曲風呈現出十足的「年輕態」。
在《贊贊新時代》公益廣告片的畫面中,觀眾不僅可以感受到喜氣洋洋的春節氣氛,還能體悟到活潑熱情的青春氣息;不僅能發現日新月異的新農村元素,還能看到熟悉的現代化城市景觀。其中,紅燈籠、紅扇子、紅舞獅等傳統文化元素,長安街為首的各城市的代表性景觀,以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航天等諸多反映國家發展的正能量元素都在音樂廣告片中細緻地輪番呈現。
21位青年演員身著彩色衛衣,在畫面中載歌載舞,與鏡頭前的觀眾互動,邀請屏幕前的人們也一同借著新春佳節氣氛歡快唱跳。
「新時代中國+新時代青年」,這種讓青年演員代表年輕人發聲,號召年輕人發聲,再由年輕人發動全社會關注、傳播的創作理念,貫穿了從歌曲創作到廣告片創作再到廣泛傳播的全過程。
「跨界創作+價值引領」青年電影人的社會責任感是內核
媒體融合不是單純的不同媒介形態的組合,也不僅僅局限於單一形式的新媒體互動,流量往往不會深入人心,為融媒體而生的原創內容是整合傳播的原生動力。
反觀《贊贊新時代》,由專業音樂人、演員、導演共同打造,每一位創作者都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在特定主題吸引力下,各盡才智,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條多種創作體裁、多種藝術形式、多種傳播形式的融合之路,音樂攻佔了受眾的耳朵,畫面吸引了受眾的眼球,而演員的演繹和詞作的表達則與受眾的「腦」和「心」形成共鳴,可謂「攻佔五感」。
《贊贊新時代》這樣一個有機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和多種媒介載體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聚合力,與其表達青年電影人拳拳愛國之情,彰顯自身社會責任感的精神內核不無關係。短片究竟要表達怎樣的價值觀?要傳遞給受眾怎樣的信息和情感?價值的引領成為了融媒體的重中之重,只有核心價值站穩了,融媒體傳播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
時下,媒體技術和信息環境的變化、革新已為媒體融合搭建了「天時」與「地利」,而「事在人為」,掌握「人和」者才能在這個廣闊的平臺上一展風採。融媒體傳播若想具備較強的生命力,開放的創作姿態和不懈的創新理念是通關法寶,於此,《贊贊新時代》的案例已做出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