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作為中國版權協會「遠集坊」第三十一期「建軍節特別節目」,《大地上的行吟——左權盲藝人演唱會》在騰訊、愛奇藝、快手、抖音、咪咕等多家新媒體平臺同步直播,42萬人(次)在線收看了演出。從傳統民歌到抗戰民歌,從傳統曲藝到劉紅權獨特的表達,現場和線上觀眾都被深深吸引。尤其是劉紅權的《瞎瞎活了這輩輩》《問天問地問爹娘》《一把黃土把娘埋》等歌曲,通過蒼涼質樸的演唱,喊出了盲藝人對命運的詰問,更唱出了人生的艱辛與平和。現場很多人落了淚。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激動地說:「2017年10月以來,『遠集坊』舉辦了30多期活動,不乏名人大家,但這一期是草根的,也是最接地氣、最感動人的。演唱與說唱過程中,現場的嘉賓感動得無不落淚。」
演出開始前,閻曉宏致歡迎辭。他說:「今天是八一建軍節,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93年前的今天,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遠集坊』舉辦了本期特別節目,邀請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左權盲人宣傳隊的優秀代表,蒞臨『遠集坊』為大家表演精彩的革命文藝和民間文藝節目,謳歌革命英雄,弘揚社會主義優秀文化,致敬人民子弟兵,致敬建軍節。」
作為主持人,劉紅慶從自己所著《左權將軍》說起,說「八一」和「左權縣」是有關係的。而民歌,從《詩經·有瞽》起就有一個傳統,就是由盲藝人傳承的一個傳統,這是曲藝形成的一個理由。盲藝人劉紅權和王樹偉演唱了一組經典情歌,而弓宇傑現場奉獻了從民歌演唱家劉改魚那裡學到的《桃花紅,杏花白》,曹彥明奉獻了《山小雀飛在圪針上》。
說到瞽傳曲藝,年僅20歲的盲藝人張建忠演唱了蓮花落《發財養豬》,劉紅權演唱了高平鼓書《穀子好》,王樹偉演唱了三弦書《百歲觀花》。
說到太行抗戰,盲藝人們演唱了《逃難》《紅都炮臺》《左權將軍》《擁護八路軍》《土地還家》《感謝共產黨·新中國》。
東方出版社社長張德軍在現場觀看了演出,他說:「這場演出的感受,我有12個字:『根正苗紅,根深葉茂,勵志感人』。『根正苗紅』是,5000年瞽史傳承,《清明上河圖》中人,抗戰烽火中組建,紅色基因代代傳。『根深葉茂』是,這音樂植根人民,紮根生活,接地氣、走人心,大地行吟,直播互動,傳播廣、受眾多。『勵志感人』是,盲藝人自強不息,勵志萬千殘障身,人生路無論坎坷,黃土陽光最動人。」
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林玉平曾經在左權縣擔任縣委書記,他在網上留言說:「看了全部節目,容量大,站位高,內容生活味兒足,祝賀左權盲藝人。」
在現場觀看演出的還有中國誠通控股集團總裁李洪鳳、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人事部主任張偉、北京超星集團總經理闕超、中國盲文出版社社長黃金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董事長趙紅仕、北京中視瑞德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王旗、華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熊志遠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活動結束,現場觀看的嘉賓舉行了一場小型座談會,大家表示非常感動,深深體會到盲藝人們面對磨難和挫折的頑強堅韌,更切身領略了革命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左權盲藝人的表演,作為傳統藝術、革命文化在新時代的重要傳承和發展,恰恰體現出了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的核心價值,並展示和弘揚了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
「遠集坊」由中國版權協會、國家版權創新基地主辦,命名源自《楚辭·離騷》的「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遊以逍遙」和唐朝詩人韋應物的詩「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2017 年9月以來,這裡已舉辦30期主題講座,特邀有影響的出席嘉賓多達500餘人。
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主流媒體採訪報導了本次活動。(記者 杜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