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院士:現有研究更支持歸國留學生韓某為此輪哈爾濱疫情傳播源

2021-01-19 廈門網

  困擾人們多日的哈爾濱疫情反彈的傳播鏈源頭浮出水面,在28日「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系列新聞發布會第51場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省醫學科學院院長張學教授就哈爾濱市疫情反彈韓某極有可能為傳播鏈源頭一事做了解讀。

  張學在會上介紹,4月15日,黑龍江省疾控中心將有關兩個批次採樣,送至中國疾控中心,進行全基因組測序。「我們送的兩批樣本,拿到了21人的全基因組序列數據。中國疾控中心、哈爾濱醫科大學生物信息專家對基因組序列數據分析發現,這些基因組序列間99.99%是一致的。其中有18個人的基因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三人僅相差1-2個核苷酸。」張學說,對21人的基因組分析,確定為1個傳播鏈。也就證明,病毒是通過一個人傳開的。

  「通過基因測序分析明顯看到,這個傳播鏈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與中國人群中以往測過的病毒基因組序列是明顯不一樣的。」張學說,測序結果支持傳播源來自國外,是境外輸入病例。綜合考慮基因組測序分析、流行病學調查證據關聯等信息,目前更支持韓某是此次疫情反彈的傳播源。

  針對韓某結束居家隔離後,與家人聚餐並曾前往上海手術,到目前為止,並未造成其他人被感染的問題,張學分析,微生物感染有一個過程,IgM出現於感染的早期,IgG出現於感染中後期。IgG出現時可能已經完全治癒了。「等韓某解除在哈爾濱的居家隔離時,有關部門對其幾次進行核酸檢測,都呈陰性。但兩次IgG抗體檢測是陽性,證明其已有了特異性抗體。」它就相當於人的免疫系統把病毒給消滅掉了,此時的病毒通過飛沫、氣溶膠等方式傳染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這種情況下,韓某接觸的其他人沒有被感染是有可能的。從傳染病學角度講,也是說得通的。」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哈爾濱: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韓某與確診病例曹某存在關聯性
    新華網哈爾濱4月15日電(記者強勇)15日晚,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哈爾濱市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布會,就社會關注的境外輸入既往感染者韓某相關信息進行發布。  韓某,女,22歲,於3月19日從美國抵哈,當晚22時左右通過「手遞手」方式轉運至家中,並按照當時政策規定,執行了居家隔離觀察。
  • 鍾南山院士最新研判: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檢驗人如何應對?
    12月19日 12月19日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疫情期間如果政府包機接留學生回國,他們畢業後會歸國服務嗎?
    涿沐清風觀點:最近,由於國外疫情爆發,很多留學國外的學生家長想讓政府包機接自己的孩子回國。我不禁想問這些家長,你讓孩子出國留學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想把他的國籍變成美國、英國嗎?還是想他學成歸國服務人民呢?
  • 5名在華緬甸留學生由邊境歸國,中國學校疫情防控得很好
    中新社·華輿訊 據緬甸金鳳凰報導 7月29日中午11點,5名在中國學習的緬甸留學生完成學業,從邊境返鄉。據悉,由於目前是全球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5名留學生在中緬政府的協助下,打破常規,通過木姐市邊境地區1號國門入境。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主席鍾南山院士,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曄光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科主任侯凡凡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院士,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謝曉亮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院士等9位院士,與來自全國的500位臨床、檢驗、病理及醫學大數據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
  • 2016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歸國佔比近八成
    來源標題:2016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歸國佔比近八成 昨日(22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透露,「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
  • 教育部:2016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歸國佔比近八成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16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歸國佔比近八成本報訊(記者 任敏)昨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透露,與此同時,隨著辦學質量的提升和監管體系的完善,中國對留學生吸引力不斷增強,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雙向流動之外,我國中外合作辦學領域也蓬勃發展。「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
  • 境外歸國者患上新冠治療費用自理,憑什麼?我們也是炎黃子孫!
    境外歸國者患上新冠治療費用自理,憑什麼?我們也是炎黃子孫!4月8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文章論證新冠病毒來源。論文由來自德國和英國的研究團隊共同撰寫,第一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的彼得·福斯特博士。
  • 歸國留學生就讀高職不是鄙視與輕蔑!
    受疫情影響,延遲了兩月有餘的會議終於在上周順利召開。代表們紛紛提出各類建議,其中倪閩景的建議瞬間在網絡上走紅並引起諸多談論。 新聞報導標題不負責!真實意願被曲解 熱議是由一則新聞標題引起:「因疫情歸國的留學生可入學高職高專」。
  • 國外疫情結束遙遙無期,無數中國留學生已準備休學了
    另據韓國教育部消息,45%在韓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未返校,其中多數或將退學。據出入境數據顯示,6.78萬名就讀韓國境內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中,有3.09萬人至今沒有進入韓國,佔比45.6%。據悉韓國多數大學將於3月23日前開學,韓國教育部推測未返校中國留學生或將辦理本學期休學。
  • 一個韓某某毀掉一座城的?
    從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布新冠肺炎以人傳人的方式流傳於人群當中,到3月18日武漢首次出現確診和疑似病例雙零新增,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的努力之下,武漢終於迎來最後的殲滅戰。4月24日,「最難啃的硬骨頭」重症、危重症也隨之清零,這是一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這是一場生命之戰,尊嚴之戰,全民之戰,無硝煙之戰終於取得勝利。
  • 硬核院士:23歲留學蘇聯,周總理為他餞行,學成歸國填補諸多空白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沈國舫眼中青春的魅力正在於此。沈國舫,1933年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嘉善縣。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林學家,林業教育家,森林培育學家,全國政協委員,曾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森林培育學和森林生態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是國家重點學科森林培育學的學科帶頭人。
  • 譚久彬院士榮獲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優秀...
    哈工大報訊(章笑荷/文 報宣/圖)10月21日,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哈爾濱國際會議中心環球劇場舉行。我校儀器學院譚久彬院士榮獲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譚久彬院士一直致力於高端裝備製造中的超精密測量技術與儀器工程研究。
  • 疫情下的人性百態:自私、傲慢、自視高人一等的歸國人員,比病毒更...
    而國外的民眾也不重視此次疫情,奉行著不檢測就不會確診,不確診那就是沒有病例,依然聚眾,簡直是不把病毒當「毒」看。隨著國外的疫情越來越嚴重,應對措施又「佛系」,海外的華人、留學生也陷入焦慮,很多人選擇回國。因此這段時間的入境人員頻頻成為輿論焦點,「回國添亂」「千裡投毒」的聲音越來越多。因此這段時間的回國機票也是漲到了天價,一個座位賣到了18萬。
  • 留學生回國佔比百分之80!莫讓「海龜」變「海待」
    你敢說留學生身份不香了麼?  新中國成立初期,從海外留學歸來的科學家人數就有將近2000多名。比如,錢學森,鄧稼先,華羅庚,陸學善,汪德昭,陳文貴,吳學周等,他們的歸來,為我國許多科學事業發展打下的基礎,也迅速創立了許多國內第一,是當時國家科技的中國,科學發展的中流砥柱。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中國推出了283名科學院院士,他們中中歐美留學生佔比70%。從中國科學最高獎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