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人氣女演員河智苑弟弟全泰秀逝世!全泰秀(正名:田汰遂)曾在《成均館緋聞》飾演反派,雖沒大紅,卻也打開知名度;據報導,他平時深受憂鬱症苦楚,但一直都有在治療,最近有好轉的狀況,近期才傳出有意回歸演藝圈,未料,韓國媒體21日證實他的死訊,享年34歲。
▲河智苑弟弟資料圖
全泰秀是女星河智苑親弟弟,他在2010年《成均館緋聞》闖出名聲,爾後又出演《沒關係,爸爸的女兒》、《全部我的愛》等戲劇,未料,2011年涉嫌酒後施暴被警方拘捕,漸漸淡出螢光幕。怎料,經紀公司21日晚間證實他的死訊,並透露他其實深受憂鬱症之苦,持續都有追蹤治療,近期才有點好轉,也有意回歸戲劇圈,仍舊在21日逝世,但公司聲明並未提起死因為何。
▲河智苑與弟弟
全泰秀10日前都還有在Instagram上更新動態,自拍照裡露出微微笑容,卻在21日突然離世,讓家屬陷入悲痛,他的葬禮由家人、親戚主辦,將以非公開、低調方式送他的最後一程上。
令粉絲心疼的是,河智苑爸爸2016年初才因心臟麻痺驟逝,由於父親平時沒有宿疾,突然傳出過世消息,讓全家都打擊很大,爸爸離世後,她曾透露,每個月都會陪媽媽外出旅遊,言談間釋出對家人的重視程度,未料,她21日再度歷經失去弟弟的痛苦,也讓粉絲相當心疼。
喜劇演員薩拉·絲沃曼(Sarah Silverman)在節目裡說怕抑鬱症會遺傳給下一代,所以不想自己生孩子,情願領養。雖然非常同情絲沃曼女士的擔憂(姑且認為這些擔憂需認真對待),卻認為這些擔憂表明我們誇大了基因的影響。這是最近出現的一種現象,此現象可通過最近先天與後天爭論的風向來解釋。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堅信環境因素對塑造性格起著重要作用,這一觀點引發了如「引起精神分裂症的」母親這樣粗陋,但又過於簡單化的概念。也產生了布魯諾·貝特爾海姆(Bruno Bettelheim)的缺乏母親關愛會導致自閉症的理論。
那麼,抑鬱症的遺傳機率有多大呢?
抑鬱症並沒有單一的基因標記,目前研究顯示可能多個基因同時決定其遺傳的機率。
但是科學家可以把同卵雙胞胎(由同一個卵子和精子孕育而成)和異卵雙胞胎(由不同的卵子和精子孕育而成)進行比較,看有何不同。類似的雙胞胎研究最近得出結論,抑鬱症的遺傳概率大約是40%。
這一概率看似很高,但要意識到遺傳率只指患抑鬱症的潛在危險率,並非抑鬱症本身。紐約市精神病藥學家安德斯·聖馬丁(Andres San Martin)醫生指出,「這並不是孟德爾基因學。」他堅稱「因果關係是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由「多種因素在多個層面」共同決定的。
人們想知道是否該怪我們自己,或者怪我們的母親。如果是你的基因造成的,那麼這不怪你,人心裡就會感到輕鬆。
抑鬱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遺傳病,遺傳的可能是一種容易患抑鬱症的「素質」。打個比方,某人身體較弱,容易感冒,而且他把"身體弱」這個「素質「遺傳給了兒子。那他兒子一生當中是不是一定比別人更容易感冒呢?
答案是未必。因為孩子可以通過體育鍛鍊,加強營養等後天努力,改變他的體質,使他的身體反倒比一般人更強壯,更不容易感冒。據說著名影星斯瓦辛格小時候就身體虛弱,通過鍛鍊卻成了健美先生。相信朋友們身邊也會有父母身體不好,子女卻很健壯的例子吧。
總之,抑鬱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遺傳病,不用對他的遺傳性過分擔心。同樣道理,對於遺傳了抑鬱症的」素質"的孩子,我們也可以通過良好的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最終可能使他們比一般人心理更健康,更不容易患抑鬱症。
點擊 「閱讀原文」 在線諮詢赴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