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吃貨點這裡 ↗↗↗↗
事情是這樣的。
家門口新開了超市,於是去趕個集,湊湊熱鬧。小兔崽子悄悄往購物車裡放了兩包方便麵,這還了得!小姑娘撅著嘴不高興,說:「這個又不是方便麵,明明寫的是伊面呀!」
小樣,別以為換個名字我就不知道你是誰!
▼
中國的飲食雖博大精深,但各地飲食皆有特色,很少有一種食物跨域卻又一樣的。
比如雲貴人稱為粑的東西,江南人叫粿。我們叫麥餅的東西,西北人叫饃。
雖做法材質上略有不同,但也是大同小異。
這「伊面」倒是特例,廣東有,揚州也有。一摸一樣。到底是粵菜還是淮揚菜?
也說不清楚了。
▼
伊面是什麼?這得從「伊面」的爹開始說起。
(那位,我不是在說鄭伊健啊!)
清朝時期有位伊秉綬,糊(fu)建人。出身世家,風流儒雅,是典型的有文化官二代。伊大人寫隸書很有一套,博古通今,融會貫通,自創了書法風格,成為大家。他的字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收藏,十年前一副立軸的拍賣價格是2w塊吧,現在不知道了,反正沒有他的面有名。
扯遠了。伊大人家中廚子很會做飯,還很會搞創新,升級了普通雞蛋面。伊大人用來招待賓客,吃得賓主盡歡,就此伊府麵傳入廣東;後伊大人做揚州知府,將伊府麵帶到江蘇,成為淮陽佳饌。
▼
伊面的做法是以雞蛋和面,擀平切成麵條,晾得稍幹後,盤成一定形狀,放入溫油中炸成金黃色,就成了伊府麵的半成品,吃的時候再加工。伊府麵可炒、可燜,也可以煮成湯麵。
正宗的伊府麵,應該是扁寬條,約有一釐米寬。
▼
最最有名的就是三鮮伊面。華豐三鮮伊面吃過的人都已經暴露年齡了。
先把半成品伊面蒸軟,放入油中炒好,再將蝦仁、海參、玉蘭片等輔料做成澆頭,澆在上面。
上海的兩面黃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煎得金黃酥脆的麵條,吃之前要「翻個身」,這樣才能吃出「外脆裡嫩」的最佳狀態,經過湯汁浸泡回軟。一碗麵配一碗蛋絲湯,一碟油,上來之後,喝口湯,再撈口面,
當然,如果僅是這樣,那伊面估計也只能演演古惑仔了,但作為一份有內含敢突破創巔峰的麵條,伊面也能做得高富帥!▼
蟹肉燒伊面
▼
咖喱海鮮伊面
▼
▼
伊府麵因為過油的緣故,保存時間不能太長,油一蛤喇,面就不能吃了。它和方便麵相同之處是在於都要油炸。這也算方便麵攀上了有文化的伊府麵親戚高枝吧,同宗同源。以至於很多人就誤以為方便麵就是伊面,反過來想,誰說老壇酸菜面就不是酸菜面了呢?不過方便麵在油炸之後還要經過很多道程序來保證長時間內麵條不變質。縱觀貨架上的方便麵,大部分都是「非油炸」、「不上火」的了。
算是進步了嗎?
所以說到底,鄭伊健和伊面是什麼關係呢?
偏不告訴你。
節選上次的文章《做給誰吃》的部分留言,被選入在此的留言者都可獲得隨食自製香腸一份,趕緊後臺與隨時聯繫留下地址吧~~
季潔
有沒有東西吃真的不重要,但是這個問題確實是我最想回答的………拿起鍋鏟做給他吃,做給他們吃…他有著堅實的臂膀,想念,時時想念…他明白責任,他無私的付出,他是我靈魂的伴侶也是我最願意,心甘情願為他做一切的人。他明白進退,明白給彼此臺階,他淡然的過著自己的日子,默默在背後給我撐起一片天,他從地獄把我救起,讓我在人間感受到了天堂的待遇。……他是我活下去,久久活下去的動力和勇氣,有他在,不枉此生。他讓我明白,原來殘酷的現實真的也有真愛的存在,不需要做什麼,彼此的心都明白,多了那份理解,懂得沉默,過好自己的日子……………拿起鍋鏟做給他吃,想準備一桌的豐盛佳餚,精緻點心,想配一杯精心調製的酒水,慢慢享用…想做給他吃,一直…不止是謝謝可以言說的,我願一直追隨左右,做到最好的自己…做給他吃
那個範
立害過抑鬱不喜人群,外出吃飯拍對都是有抗拒的,住到一起後有了個小廚房,買了鍋,下了各種菜譜app就學了起來,從最初的一顆番茄飯到瑞士雞翅、白花釀香菇⋯中式菜都還不錯,倒是做了回法式雞胸丟了分,肉老的像塊柴。
梅梅 🍵 🍃
我有一個朋友喜歡牛排,所以為了她,我學習牛排,結果牛肉店的牛肉都不行,買了很多工具,還有餐具,雖然最後還是肉很硬,還是選擇買現成的牛排,但是我還是謝謝她能給我這樣的力量去嘗試一件事情
Tang💛
只有我男人和我娘 讓我願意給他們親自下廚...去學怎麼燉燕窩 怎麼做滷肉飯...過程差點炸了廚房 CQ也是爆低 但是他們快樂我也開心吖. 再說說我男人給我下廚做的那些銀鱈魚吖 煎三文魚啊...吃完他說他們價值兩萬RMB一條 讓我記帳記著欠他多少錢...等零花錢不夠的時候提取🙄️
那麼這一次我們來聊聊
你吃過最印象深刻的麵條是……
美味的,
難以下咽的,
或是感動的,
或圖或文字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