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集的《非處方青春》校園劇終於大結局了。這部以醫學院學生為視角的青春校園劇開頭就以「校門被騙」和「密室救人」這緊湊的情節抓住了觀眾的心,但結尾卻讓人心存遺憾。
說好的」官宣CP」也僅限於拉個小手、靠一靠肩膀,沒有進一步發展,難怪網友們都直呼第二季快來。
縱觀全劇,與其說它是一部描寫醫學院大學生活的青春校園劇,不如說是一部關於醫學院大學生活的童話劇。正如莎士比亞所說: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這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部《非處方青春》正給我們編織了一部青春中所有美好在一起的童話。讓我們感覺就像喝了一杯夏日的冰凍檸檬水一樣,酸酸甜甜,非常輕鬆清爽。
因為,它的劇情既不像《三十而已》中那樣讓人愛恨交織、也不像《二十不惑》中那樣「接地氣」,主人公還要面臨就業壓力。
或許是他們的職業去向非常明確——醫學專業。不論做臨床還是搞研究,都妥妥地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所以,編導就盡情跳脫地給我們展現青春校園的各種美好,仿佛主人公們都生活在童話世界裡。
第一, 所有室友皆成了親如兄弟、愛如姐妹
本劇中出場的8位男女主人公,雖然來自不同家庭環境,但是家庭背景差距並不是特別大。性格雖然各有不同,卻「四海之內皆兄弟姐妹」。
男生宿舍中一片祥和。沒有誰因為睡覺打呼嚕而有意見、沒有誰因為喜歡自己暗戀之人,而心懷嫉恨、更沒有「當面喊哥哥,背後掏傢伙」,出現背叛友情,出賣朋友的齷齪。就連洗個澡,四個人還一起去。
女生宿舍中一片安好,沒有行為跋扈、欺負室友的、沒有愛佔小便宜、搬弄是非的、更沒有「見色輕友」、為了自己喜歡的男生搞「小動作」陷害姐妹的,就連助人為樂,還會「集體缺考」。
第二, 8個男女主人公一共組了4對CP。
大概是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吧,本劇這8個男女主人公的戀情都內部消化了。雖然前面有「小鮮肉」愛戀師姐,卻被師姐掐死在「萌芽狀態」,最終還是被其中一位女主藍七星給「收了」。
4個青春美少女中,沒有誰像《二十不惑》中的梁爽一樣被「小三」;也沒有像《愛我就別想太多》中有人戀上爹味兒大叔。4個小女生的青春萌動也僅限於另一個宿舍的4個男主之間了。這個真的很童話。
第三, 青春戀情、社團活動佔了劇情的80%以上。
既然是青春校園劇,當然離不開戀情和社團活動了。所以全劇中的把男女主人公們如何相識、如何產生一見鍾情、或者由小誤會變成小曖昧,都拍得十分淋漓盡致、誇大其詞。
比如:一起夜探解剖樓,是為了解開「鬧鬼之謎」,男女主卻加深了了解;幫助同學克服「恐高症」,居然安排了一場遊樂場「一日遊」,讓暗戀女神的男主又一次有了「可乘之機」。
後面更有趣的劇集是,居然把大家一起玩「狼人殺」的情景用穿越「小劇場」的形式展現出來。大概編劇覺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帶著觀眾一起入戲玩吧。
至於說到社團活動嘛,就更逗了。直接安排8個男女主人公因為各種原因,一起進了話劇社團。這樣也便於大家「集體行動」。光排練一個「梁山伯與祝英臺」,就佔了好幾集劇情,讓我們又一次在「戲中戲」細細品味這青春的「小曖昧」。
第四, 送西西母女回家的過程將這部童話劇推向了高潮。
本劇有一個核心是:這群醫學院的學生偶遇了一個在醫院的5歲小女孩西西,她的媽媽身患絕症,無依無靠。於是他們在生活上對西西母女給予各種關心,由此想體現出「醫者仁心」的大愛。
於是為了西西母女,8個人可以「集體缺考」期末考試,只為找到受委屈的小女孩。4個小女生可以違反校規,收留西西住在寢室;還有一個男主,為了幫他們,居然能長期在外面當補習班老師,賺醫藥費。
最後,在得知西西媽媽的病已經發展到晚期,無可治癒時,8個人又同時決定一起送西西母女回家。他們租了一輛麵包車,將車廂外貼滿「櫻桃小丸子」的貼畫,10個人就這樣踏上了「回家之旅」。
居然集體放棄了排練多時的話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而話劇社長和班主任也很爽快地答應了,這一切真的讓人感覺很童話。
在回家之旅中,這些少男少女們仿佛在野外郊遊。畫面中有放風箏的場景、有住農家樂的小「驚喜」、也有野外宿營的「不方便」。
最終,他們還是因為超載被攔在了小女孩西西的幼兒園之外。不過,兩位官宣「CP」哥哥姐姐帶著西西參加了的家庭運動會,又讓我們覺得這個童話還在繼續。
或許編導是想讓這個小女孩在母親離世之前,給她編織一個的童話,記得這世間的「美好」;更想給觀眾編織一個關於青春的童話,裡面沒有「假醜惡」、都是「真善美」。難怪最後結尾時,網友們直呼「還要有第二季」。不知你看過這篇文章後,會去看這部劇嗎?可以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