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觀丨臺灣文創設計作品欣賞

2021-02-28 生活設計工作室

「點·心設計邀請展」籌創於2006年,是由臺灣設計師合力促成的設計聯展,每年透過五十件作品來反應一個共同的議題,並在臺灣各地巡迴展出。

作品欣賞:

1.叢生

在編織藺草產品時,都會剩下許多的藺草廢材。將這些長度不足以編織的廢材重新整合,設計成如豐收般的黃金稻穗,並融合現代極簡的線條以及素材,創造出樸質與摩登的完美結合。


2.擔挑臺南

往往在外面吃飯時,坐在小凳子搭配小矮桌的店家用餐,輕鬆自在的氛圍總是讓人不自覺的聯想到臺南擔仔麵,想到老闆在烈日之下,揮汗挑著扁擔,沿街叫賣的畫面。

因此設計師希望能夠藉由小凳子的概念,讓大家用身體來感受臺南的樸實、自在與不拘謹,就像是一個被輕輕挑起的擔子,隨身攜帶著,難以忘懷的的美麗回憶。



3.騎食臺南
再次跨上單車,隨意自在地在臺南的巷弄中穿梭,以悠哉輕鬆步調,從大街到小巷,從老市區到新建築,用雙腳輕輕踩踏單車,留下悠閒的軌跡。

4.杯中南影
鐵花窗為臺灣傳統的美學,把其意象融入在設計當中,以臺南窗花造型為概念,設計出一系列咖啡杯套,可套用於紙杯隔熱使用。


5.早鳥茶倉《喜鵲篇》
臺南雖然不產茶卻擁有多元的飲茶文化。此設計是一款以陶瓷為主體的「茶倉」,木製的鳥兒停在茶倉上,可當作取茶的「茶則」。


6.磚筆

記得小時候在家門口玩耍,隨意撿起小石子或磚頭就可以開心的在地上畫方格玩跳房子,讓想像力奔馳,磚筆讓你拾回小時候的記憶,走出家門,我們公園見!


7.稱心壺意
稱心壺意乃藉由古代秤子掛起百年鐵壺的姿態來表達這之間的美,樸實的檜木木座取代秤錘呈現一種平衡又搖曳生姿的風情。


8.棒棒茶

棒棒茶為一長條型的茶包,造型靈感來自於日本茶道泡綠茶時的綠茶刷,在喝茶前先慢慢的攪拌一下,讓心情靜下來~折邊造型在存放時可摺疊不佔空間,在茶水裡攪拌時便會膨脹開來,給茶葉更多舒張的空間。
攪拌棒式的茶包,抽取時更衛生,同時不會有棉線掉進茶包或丟棄時纏卷不易的問題;省去加糖時攪拌的木棒,更有節約環保的意義。


9.分

以「分」為靈感,透過水泥堅硬吸水但又可折斷的特性,將分享的精神寄托在個杯墊之中。由兩個單體結合成若即若離的完整體,其形象來自於細胞分裂前藕斷絲連的那一刻。隱喻分享的善緣如同細胞分裂與複製一樣擴散。
再留下伏筆讓人們自行決定是否折斷杯墊分送他人。而折斷後裂痕的唯一性也象徵情感的唯一性。每當看到自己手上缺角的杯墊,便想起當初送給了誰。

10.請上座

板凳成為了一種趣味的媒介,加了三個旋椅,但卻保留了原始板凳的那份隨意。你可以把它當矮凳、扶手、高腳椅、梯子、雜誌架、邊桌……還是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吧!


11.啪啪走

鉛筆成群在那,是在偽裝古代的竹簡吧!竹簡是古代書籍,是書寫記錄工具;現在,文字離開竹簡,化身成為創作工具。
使用時把它折下來(啪!),它是一段生命的開始,離開舊有形式的束縛,啪啪走!趴趴走!走出無限可能、創意。


12.微笑的蟑螂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翻開許久未讀的書本時,一隻壓扁的蟑螂屍體映入眼帘。可惡的蟑螂,乾脆把它夾入書中壓得扁扁的,當作書籤吧!跟著蟑螂須,就可找到上次未讀完的書頁。

13.一筆

一筆,一隻雙頭彩色籤字筆。取中文字「一」為符號。「一」筆「一」畫、 「一」筆勾銷、天外飛來「一」筆。


14.「禮」之燭臺
臺南人十分親切好客,讓設計師參訪期間留下美好的回憶。設計師以平凡不起眼的素材-湯匙,來詮釋臺南的那平凡中隱藏的最大驚喜-友誼,亮紅色則象徵它的歡樂與澎湃。


15.香粽

每當想要送人禮物時就會很傷腦筋,一來怕不實用,二來怕太貴重,所以選擇日常用品來做發想,香皂和毛巾在傳統回禮都是主要禮品,將香皂形狀改成三角錐體,利用毛巾包覆成粽子外觀。三角錐體香皂有倒圓角,可以在洗澡時按摩身體。


16.窗椅
鐵窗是個跟隨臺灣已久的城市景觀,它代表了臺灣的景觀與臺灣人在生活上很重要的一部份。
臺南街屋保留了大量的鐵窗,設計師把原本應該出現在室外的鐵窗元素融合了另外一個具有十分強烈臺灣元素的「辦桌凳」,讓平凡又簡潔唯美的線條有機會融入在室內家居中。


17.時光包
帆布為主體,以活動式的提帶來調整日期,連結了與內容物的時間關係或時效性。不論生日、婚禮等重要的日子,或是購物日期、保存期限等,均能達到記錄或提示的作用。


編輯:程碧亮


相關焦點

  • 臺灣百年商業中心的文創轉型路
    西門紅樓朝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各層面發展,以「生活文創百貨」重新開啟了西區的文化魅力。打破一般商場思維,47個文創品牌進駐。販售皮革製品、陶藝品、圖像創作和生活雜物等。有充滿濃濃臺灣在地風情的設計、特色鮮明的本色創作,也有因應街頭潮流的臺灣自創品牌。每個店家都有「紅樓獨賣」商品,也會陸續在周末的時間舉辦工作坊,手作體驗等活動。
  • 臺北百年古蹟建築轉身生活文創百貨!入駐文創品牌全揭秘
    販售皮革製品、陶藝品、圖像創作和生活雜物等。有充滿濃濃臺灣在地風情的設計、特色鮮明的本色創作,也有因應街頭潮流的臺灣自創品牌。每個店家都有「紅樓獨賣」商品,也會陸續在周末的時間舉辦工作坊,手作體驗等活動。
  • 臺灣 ☞ 怎麼做文創,今年的臺灣文創精品獎舉了30個例子
    如同各大國際設計展,該獎項除延續前屆「建構華人優質生活」目標外,也迎合文創產業跨國跨界服務和科技發展的趨勢,今年特從30件獲獎作品中,針對5件完美表現臺灣本地風情的特別突出作品授予「趨勢特別獎」,成為本屆最大焦點。
  • 臺灣優秀文創產品點亮2019溫州文博會
    其中,5號館臺灣展區的參展商帶來了極具臺灣特色的文化藝術展品,從臺灣牛軋糖、臺灣黑糖、茶葉等臺灣伴手禮到創意琉璃、手工瓷器、陶瓷彩繪、編藝掛件等臺灣文創產品,充分展現出臺灣的傳統獨特技藝與現代創意設計的完美融合,多個展位銷售額突破10萬,臺客誠品帶來的伴手禮更是賣斷貨。
  • 探尋臺灣文創空間的設計與運營——阿客行天下第三期臺灣招募進行中!
    什麼才是真正的「文創」?如何打造出獨特又亮眼的文創產品?商業地產發展到今天,還有哪些路可以走?如何利用文創改變商業地產式微的現狀?如何讓設計更好地配合商業運營?面對歷史,除了緬懷,還能如何致敬?沒有親自品味過這些經典作品,如何感受臺灣建築大師的與眾不同?我們希望,這趟行程可以幫你找到滿意的答案。5大文創類型+多維度文創項目
  • 美術丨臺灣自由插畫師Krenz作品欣賞及設計思路分享
    Krenz,自由插畫師,目前在臺灣從事美術教育產業,教授透視、人體等課程。
  • 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 兩岸選手獲獎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蘇臺(揚州)文創論壇14日在揚州、臺北兩地連線同時舉行。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自2018年開辦已邁入第三個年頭。今年,兩岸選手們參賽依然踴躍。
  • 【設計資訊】Fresh Taiwan進擊巴黎 臺灣文創驚豔法國
    導言:一系列優秀的臺灣文創品牌將於九月亮相2014年巴黎家具家飾展,向歐洲展示臺灣設計的力量。為強化臺灣設計品形象,發揮更大的行銷效益,今年「Fresh Taiwan」臺灣館更整合串聯「Taiwan Design」及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徵選之「DESIGN & CRAFT」品牌業者,以及分別於各主題展館獨立參展之臺灣業者共達30多家,規模為歷年之最,以大臺灣館之形象,共同行銷推廣,強力曝光臺灣工藝設計的能量,吸引國際關注。
  • 臺灣文創不止誠品
    吳清友先生說,誠品是這個社會時空環境下「臺灣人的集體創作」,他用26年時間和一以貫之的人文思維,從一家書店開始,打造一個橫跨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多領域的文創平臺,經營著臺灣文創從業者的夢想。創始人程昀儀女士說,掌生穀粒販賣「臺灣人的生活風格」,在地是臺灣生活風格的一部分。
  • 尋根·共生第二屆(2020)中國數字文創設計大賽作品徵集開啟
    以「尋根·共生」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數字文創設計大賽於12月15日開始徵集作品,本次大賽緊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著眼豐富大眾精神文化生活,號召創意人士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合開發符合現代審美的文創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 設計師|臺灣珠寶設計製作夫婦雙人組王尊與高沁嵐作品欣賞
    他們擅長從中國、臺灣文化中,尋找人文脈絡來創作,呈現東方柔軟、婉約的內斂優雅美感,從簡約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創新。雖然創作者的力量很薄弱,但兩人認為作品透過傳播,可以使世界更加美好充滿正向的力量,珠寶設計作品多以呈現臺灣風情及保育議題為主,例如臺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保育鳥類——臺灣藍鵲等臺灣意象設計。
  • 成都文創企業與臺灣高校聯手創意參展成都創意設計周
    該展區的整體設計和文創理念,均出自臺灣玄奘大學臺灣青年文創團隊之手,他們把成都本土文化與臺灣元素完美融合,在成都創意設計周大放異彩。    校企合作典範    成都文創的臺灣表達    「這並非該企業首次與臺灣高校合作」。
  • 尋根·共生,第二屆中國數字文創設計大賽作品徵集
    以「尋根·共生」為主題的第二屆2020中國數字文創設計大賽正式拉開序幕,本次大賽分為四大徵集類別,期待中華文化愛好者們加入到文化傳承的隊伍中來,有更多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創作品湧現。            第二屆中國數字文創設計大賽國潮文創產品徵集故宮《石渠寶笈》、榮寶齋文化發展提供上百幅傳世經典書畫作品作為創作設計素材。
  • 臺灣文創,源於這批熱愛生活的文創先行者!
    因此臺灣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項目。知學學院[在地臺灣-探尋臺灣文創之路 第五季]將於2016年3月26日再次開啟!
  • 一木之城 | 臺灣文創成功的背後
    今日,一木為大家深度總結臺灣文創8大主題多個經典標杆項目,解讀臺灣建築住宅項目設計,從專業視角吃透臺灣文創成功關鍵點最具代表性的文創標杆項目建築設計作品:涵碧樓酒店/若山/W酒店/臺中大都會歌劇院景觀設計作品:
  • 「月亮城杯」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啦!
    12月14日下午,「月亮城杯」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蘇臺(揚州)文創論壇在揚州京格酒店隆重舉行,兩岸共51件作品獲「明月獎」。
  • 首屆南島文創設計競賽獲獎者在2014臺灣設計展開幕式上揭曉
    2014臺灣設計展開幕暨南島文創設計競賽頒獎典禮於8月1日晚在臺東盛大舉行。
  • 曾崇智(臺灣)水彩作品欣賞
    曾崇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創作西畫組 碩士臺灣世界水彩聯盟 理事科技大學講師、高中設計群教師作品欣賞《平凡的偉大》個展2017,「怡然」,星漾商旅,臺中2017,「神怡」,和顏牙醫診所,臺中2016,「爵音佳色」,中區區公所藝文展示區,臺中2011,「玩美」,大裡區青少年兒童服務中心,臺中聯展2017,Independent 獨立藝術博覽會,松山文創園區
  • 短短十年,臺灣文創是如何崛起的?附臺灣10大文創品牌案例
    民資全面進入時,產業生態和市場通路已趨於成熟,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臺北最後一家鑄字行、擁有整個華語世界最後一批繁體鉛字銅版模的日星,陸續受到出版和文創同行的青睞,設計兼具懷舊與創意的「鉛字小禮盒」、開發活版字體庫、向年輕人傳授活字印刷技術,日星也開始成為華人旅客到臺必須探訪的漢字聖地。
  • 松山文創園 ——臺灣文創產業啟示錄
    館中的「金點區」展示了臺灣近12年獲得的國際大獎設計作品,有自2000年以來獲得德國iF設計大獎、德國紅點設計獎與美國的IDEA等國際大獎,以及臺灣金點獎和臺灣「新一代設計競賽」的獲獎作品,各種創意和設計,展示出臺灣設計的強大原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