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太耿直容易得罪人,牢記鬼谷子這句教誨,助你贏得好人緣!

2021-01-18 鬼谷道

在職場上,你有沒有發現這麼一種現象:那些耿直、老實的人往往混的不咋樣。反而有城府、會拐彎的人能夠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如果你打算道德譴責,請出門左拐。很多事情,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懂得反思事情的因果關係。

對此,李白很有發言權。

很顯然,李白是個性情中人。他的人生有兩次「仰天長笑」。第一次是「得意的笑」。42歲的李白終於接到了唐玄宗的詔書,認為自己實現理想抱負的時機到了,欣喜若狂,寫下: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真性情躍然紙上。雖然李白的詩詞造詣很深,名聲也很大,但實際上他在職場上混的真不咋地,他這個人才華橫溢不假,但也是恃才傲物,職場上的禁忌基本上他一個人全犯了。

在賀知章的斡旋下,沒有經過科舉考試的李白,直接被保送到了唐玄宗跟前。一通攀談交心,唐玄宗決定給李白個機會,詔他進了翰林院。

主要是做什麼的呢?當然是對老闆歌功頌德。說良心話,李白一開始做的還是不錯的,比如寫出了「日出瞻佳氣,蔥蔥繞聖君」的詩句。只要李白再接再厲,升職加薪近在眼前。這不是重點,重點是:

李白髮現,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在浪漫主義情懷的慫恿下,他端起了酒杯。下班喝,上班也喝,以至於有一次上班時間喝酒,被老闆抓個正著,李隆基有點不高興。

我們不能光顧著譴責李隆基不講道理,李白有才是有才,但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哪家公司同意上班喝酒的?這也不是重點,李白上班喝酒,明擺著是在鬧情緒。鬧給誰看的?

老闆。

這就很像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整天要老闆哄著捧著,才願意幹活。說句不該說的話,90後、00後有很多這樣的人。事情做錯,老闆還不能說,一說就鬧情緒,或者直接辭職。

有朋友會說了,憑什麼對老闆卑躬屈膝的?

確實也是,但是老闆是那個決定你仕途的人,所以想鬧情緒就不得不謹慎點。又或者,即便你覺得懟老闆是你的人生愛好,那麼跟領導和同事的關係也應該搞好點不是?畢竟關鍵時候有人能幫說句話,比啥都強。

當有人問阿信職場問題時候,阿信經常會問:你在單位裡有背景嗎?這裡說的背景,並不一定特指的老闆,也可能是同事,或者領導。

如果你沒有也不孤單,畢竟李白也沒有。為啥呢?都被他給得罪光了。他是個真性情的人,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有時候我真想李白的情商真是負數嗎?

比如有一次,渤海國送來一封書信,因為是外語,大唐上下居然沒一個認識,唯獨李白除外。按理說,這是個好機會,不過李白開了個損人不利己的條件,如果同事高力士幫自己脫鞋子,自己就讀信。

李白以為是在羞辱高力士,但這是個很敏感的事情,因為高力士是李隆基跟前的紅人,只給老闆脫鞋子。李白這是幾個意思?難道是想把自家廚房也改叫御膳房?高力士最終還是屈從了。但是,你還指望高力士跟李白一起愉快的玩耍?

如果得罪高力士也就算了。領導楊國忠打算敲打下李白,讓他別以為能寫幾句詩,尾巴就翹上天了,於是寫了句:「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句)」送給李白。

李白呢?興奮的接招,直接就懟:「匹馬陷身泥裡,看畜牲如何出蹄(題)」。

友盡。

這時候,就剩著楊玉環躲在牆角裡瑟瑟發抖。我大李白這麼實在,怎麼會輕易放過呢?於是大筆一揮「讚美」道: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楊貴妃一開始還挺高興,把自己比作趙飛燕。但經過高力士一點撥才明白:趙飛燕瘦皮包骨頭,李白是在挖苦你胖啊!

李白幹嘛非要挑著燈籠進廁所,找死呢?阿信思來想去,李白是愚蠢,是單純?答案都不是。

他是個耿直的人,他實在看不慣李隆基的紙醉金迷,荒淫無度。高力士的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楊國忠的專橫無理、恃寵而驕。楊玉環的驕奢淫逸、揮金如土。

得罪了那麼多人,結果顯而易見,李白最終還是被開除了。這不重要,重要的李白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些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的小人,一個個受寵得勢,而像自己這樣剛直不阿、正直樸實的人,卻只能被開除了。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李白是幸運的,回顧自己顛沛流離的一生,他終於想明白了,於是他第二次仰天狂笑,這一次是「苦澀的笑」,在《笑歌行》中寫道: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

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

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

太搞笑了,太搞笑了。

曲意奉承,就能封公拜侯。

耿直實在,卻餓死在路邊。

張儀只靠著三寸舌,蘇秦所以不種二畝田。

很顯然,張儀、蘇秦是躺著中槍了,但是李白並沒有冤枉他倆,張儀靠口才,蘇秦靠謀略,兩人才得以縱橫天下。

不過很可惜,李白還是沒想的太明白,雖然他真的學過縱橫學。

平心而論:李白的遊說造詣確實不高,雖然他是明白曲直之道的。但是有些道理雖然能想到,卻做不到,還是等同於不知道。

「李白們」把縱橫家稱為是小人,橫加指責。阿信對此不敢苟同,縱橫家其實是個異類。有時候,衡量一個人不僅要從品德上考量,更要從言行上考量。君子的道德水準是合格的,但是他們直來直去,一張嘴就傷人,比如李白。他知道大唐公司內部腐朽,長期會出亂子,於是他採用正面牴觸,結果是自己被打發了。他是對的,但是他除了悲天憫人之外,什麼都沒改變,安史之亂還是發生了。

但是縱橫家呢?張儀加速了天下一統,蘇秦則減緩了六國滅亡。他們人品不過關,但從結果看,他們確確實實是做事的人。

阿信籠統的將職場上的人分為三類:

第一類君子,道德水平高,老實耿直,習慣直來直去,傷害自己,傷害別人,容易做冷板凳。

第二類小人,道德水平低,很有城府,習慣拐彎抹角,傷害別人,成全自己,容易做熱板凳。

第三類縱橫家,左手良知,右手良謀,有城府,會拐彎,成就別人,成就自己,也容易做熱板凳。

相信有朋友會說了,正直和屈曲難道不矛盾嗎?

當然不矛盾,比如鬼谷子就說「為直者,積於曲也」。阿信是這麼理解的,越正直的人,就越要學會拐彎抹角。

鬼谷小智囊:

大直若屈只是大道理嗎?如果你想說服一個人,就不能太直,要學會拐彎。最後我們用「直」和「曲」組織一套話術技巧,希望能對您有用:

直:你這人怎麼這麼不會說話呢?

曲:你很會做人,要是說話再提升一些,就更優秀了。

直:你真笨,教那麼多次都不會。

曲:你很聰明,只是還不夠認真,咱們繼續加油好不好?

將心比心講,你喜歡哪一個方式?

有時候,說服的最快方法,不是直來直去,而是拐彎抹角。

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團創始人鬼谷信原創出品,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做人切忌性格軟弱,牢記5句箴言,做一個有魄力的人
    鬼谷子:做人切忌性格軟弱,牢記5句箴言,做一個有魄力的人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大家,精通謀略,歷史上著名縱橫家蘇秦和張儀都是他門下弟子。這些人周遊列國,僅憑著從鬼谷子那裡學來的話術,一張嘴便能攪動戰國局勢,甚至讓一國滅亡。
  • 鬼谷子:牢記5句口訣,做人、做事不再優柔寡斷
    鬼谷子:老實人性格懦弱,背會五句口訣,做人不再猶豫不決現如今,殘酷的社會環境,激烈的競爭狀態,對於這種形勢的發展,「老實人」很難混下去的,或者說很難混的風生水起,要嘛就是背鍋好手,要嘛就是接盤照單全收!
  • 多少人敗在太老實?鬼谷子:做人不能太老實,3個口訣教你看人
    劇中有句經典臺詞: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所以這些處世哲學我們還是要學習一下的。鬼谷子精通百家學問,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也給後世留下了識人術,教你如何看破他人:做人不要太老實,牢記這3個口訣,看透天下人。老實人一般來說是誇讚一個人憨厚善良,沒有太多的陰謀詭計。他們相信「吃虧是福」,即使別人傷害了自己也是可以容忍的。
  • 鬼谷子「識人術」:牢記這4句口訣,教你識破天下人,準
    鬼谷子「識人術」:牢記這4句口訣,教你識破天下人,準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港臺的電視劇,小編曾經看過一個名字叫做《讀心術》的電視劇。這部劇中的辦案人員通過人物的各種微小動作,面部表情,然後判斷當事人當時的心理活動狀態,是不是有說謊,然後一步步的偵破案情。
  • 鬼谷子:老實人嘴巴太笨,牢記4句口訣,做個會說話的人
    生活中我們離不開講話,說話說得好是錦上添花,說不好則是雪上加霜,而一個會說話的人情商往往也高一些,哪怕遇見尷尬的情況,也能用一句話化解;但是不會說話的人,不僅容易得罪人,還常常吃力不討好。老實人嘴巴太笨怎麼辦?鬼谷子早就給出了4句口訣,教我們怎麼做個會說話的人。
  • 人到中年身邊小人難分辨,牢記鬼谷子3句口訣,制服他們服服帖帖
    有人說:「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比如曾國藩就建議: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君子看重名望,不要跟他爭名望。小人看重利益,不要跟他爭利益。可是躲,你是躲不掉的。只要有利益的地方,你風光的時刻,身邊就少不了小人。對於躲避他們,鬼谷子先生也是不答應的,他說: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
  • 鬼谷子:做人不要太單純,讀懂這一句教誨,道破現實人心!
    實在人通常基本都是心地善良的人,相對於其他人的要求通常避而遠之,最終反倒害了自己本身。鬼谷子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當初告知咱們,行事不可以太實在,反而是要多留幾個心眼兒,不可以損害自己本身的個人利益去成全其他人,那樣做會被別人充分利用,還可能會得到「傻好人」的榮譽稱號。
  • 鬼谷子智慧絕學:做人不要太老實,教你三招,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被譽為千古奇人,創建鬼谷門派。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鬼谷子的智慧絕學:做人不能太老實,教你三招,讓你立於不敗之地。
  • 鬼谷子:無福之人多半都是心軟之人,牢記這兩句話,福氣常在
    而鬼谷子曾經就告誡過自己的弟子:做人心不能太軟,無福之人多半都是心軟之人。對此,鬼谷子提出的自己的想法,牢記這兩句話,福氣會常在:1.做人要懂得分寸「分寸」這個詞是出自《戰國策·齊策》,其中提到「我無分寸之功而得此,然吾毀之以為之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得到了很大的回報,會讓自己的心不安。不少人都覺得把握分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當我們自己真正處在事情中時,會是一種「當局者迷」的狀態。
  • 做人越是老實,越是容易吃虧受欺負,牢記這三點,讓他們刮目相看
    不知道從何時起,做人老實似乎成為了貶義詞,有人甚至說,說人老實等於是罵人,這裡面固然有一些偏激的觀點,但做人太老實,就容易吃虧受欺負,卻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實。這裡面的道理,其實也很容易想得通,所謂「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個社會上從來不缺欺軟怕硬的人,你太過老實,那就容易被人視為好欺負的對象。那麼,老實人怎樣才能不吃虧受欺負呢?具體而言,老實人要想不吃虧受欺負,應該掌握以下三個厚黑技巧,心不狠,站不穩;做人越是老實,越是容易吃虧受欺負,牢記這三點,讓他們刮目相看。
  • 鬼谷子:人在低谷的時候,要牢記這4句話,有大用
    《鬼谷子》一書中指出,人在低谷的時候,要牢記這4句話,對你將會有大用。運用得當,說不定能助你擺脫困境,迎來新生。一、富貴誰人不欲,福祿豈能強求。每個人都想富貴榮華,但這些並不能強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生許多事命中注定,一昧強求只會讓自己徒增煩惱。
  • 鬼谷子智謀:心地善良的人,牢記這三句話,避免被小人算計
    不但自己應該得到的好處被人「放了鴿子」,還會被人說成是懦弱的老好人。這實在和我們設想的以誠相待、互相幫助的願景相差甚遠。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其實早就看透了人性,他時常告訴我們,做一個心軟之人總是受到別人的算計,其實是沒有讀懂這5句話。與其說做一個人畜無害的老好人,倒不如做一個有鋒芒的好人。
  • 鬼谷子處世:鋒芒太露容易吃虧,學會這3招,低調做人
    有一句我們放在嘴邊常說的話,就是「做人要低調」。但是說這話的人多,真正懂得低調人的卻少之又少。大多數說這話的人,很多都是自嘲而已,因為除了低調,他也可能實在高調不起來,所以就用這樣自嘲的方式來嘲諷自己。但是真正懂得低調的人,大多數都是「內有猛虎細嗅薔薇」。
  • 鬼谷子智謀: 心地善良的人, 牢記這三句話, 避免被小人算計
    不但自己應該得到的好處被人「放了鴿子」,還會被人說成是懦弱的老好人。這實在和我們設想的以誠相待、互相幫助的願景相差甚遠。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其實早就看透了人性,他時常告訴我們,做一個心軟之人總是受到別人的算計,其實是沒有讀懂這5句話。與其說做一個人畜無害的老好人,倒不如做一個有鋒芒的好人。那麼鬼谷子的這5句智慧箴言到底是什麼呢?
  • 如何獲得好人緣
    由於他被折磨得不象人樣子了,腳也瘸了,在探險隊裡又是一個低人一等的翻譯,所以幾乎全隊的人都對他持懷疑和鄙視的態度。可到後來,牛虻贏得了全隊人極大的信任和尊敬,徹底改變了大家對他的看法。他靠的是什麼呢?人與人相處,應當減少「火藥味」,增加人情味。表現自己固然沒有錯,但是若好勝心過強,表現過度,事事爭先,搶盡其他人的風頭,就不好了。國都表現自己很容易找來其他人的嫉妒和憎恨,成為他人慾除之而後快的對象,從而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所以,身在職場中的人,要時刻牢記「槍打出頭鳥」這句警訓,牢記謙遜才是中國傳統的美德。     第四,要誠以待人。    誠實是人的第一美德。
  • 鬼谷子智慧:不善與人交談的人,請牢記這3句話,避免禍從口出
    人都想在初次接觸時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最好能迅速拉近距離,但是如果說太過親密的話會起反作用,太過平淡也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可以看出,語言能力的重要性,會說話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但是有些人不善與人交流,很容易在交談中說錯話,說錯話就會得罪人,事業和生活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戰國時期的鬼谷子,被譽為千古奇人,他是謀略家的鼻祖,曾在《鬼谷子·謀篇》中提到:「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大意是與關係親密的人說見外的話,兩人就容易疏遠。
  • 鬼谷子:做人需善,不能太實在,層次越高越懂這4字含義
    但行善並不是一味做人老實,鬼谷子:做人需善,不能太實在,層次越高越懂這4字含義。正如戰國時期的能人孫臏與龐涓一樣,孫臏與龐涓是同窗,但論才能,孫臏要遠高於龐涓。後龐涓同在魏國共事,龐涓嫉妒孫臏才能,屢屢陷害,孫臏不以為然,最後龐涓設計誣陷孫臏叛國,孫臏而遭受到毒害,被挖去膝蓋,險些喪命。
  • 鬼谷子:做人太好說話,別人不會感激你,只會得寸進尺!
    齊景公的這餐飯屬於後者,在宴席中,他跟範昭推杯換盞,乖巧至極。是齊王下作嗎?不是,他不怕範昭,但是他知道晉國彪哥的胳膊太粗,得罪不起。所以一味的委曲求全,想讓彪哥放自己一馬。後世有個「墨菲效應」,指的是怕什麼來什麼。有時候,做人太柔弱,換來的恐怕是別人肆意踐踏。
  • 鬼谷子:做人不能太天真,做個精明的好人,五句話值得深深思考
    鬼谷子,在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是著名的縱橫家,才能卓越,在軍事、外交方面他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留下了《鬼谷子》這一揭露人性的傳奇之作。鬼谷子:做人不能太天真,做個精明的好人,五句話值得深深思考!一、相益則親,相損則疏。益者,利之也。損者,害之也。
  • 鬼谷子:牢記五句口訣,識破人心,打遍天下無敵手,果斷收藏!
    被譽為「謀聖」的鬼谷子,是道教祖師之一,兵法大成者。縱觀歷史,凡成大事者,皆有先知先覺的智慧。鬼谷子則主張要洞察事物的變化規律、揣摩人性的善惡。鬼谷子:牢記五句口訣,識破人心,打遍天下無敵手,果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