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你有沒有發現這麼一種現象:那些耿直、老實的人往往混的不咋樣。反而有城府、會拐彎的人能夠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如果你打算道德譴責,請出門左拐。很多事情,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懂得反思事情的因果關係。
一
對此,李白很有發言權。
很顯然,李白是個性情中人。他的人生有兩次「仰天長笑」。第一次是「得意的笑」。42歲的李白終於接到了唐玄宗的詔書,認為自己實現理想抱負的時機到了,欣喜若狂,寫下: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真性情躍然紙上。雖然李白的詩詞造詣很深,名聲也很大,但實際上他在職場上混的真不咋地,他這個人才華橫溢不假,但也是恃才傲物,職場上的禁忌基本上他一個人全犯了。
在賀知章的斡旋下,沒有經過科舉考試的李白,直接被保送到了唐玄宗跟前。一通攀談交心,唐玄宗決定給李白個機會,詔他進了翰林院。
主要是做什麼的呢?當然是對老闆歌功頌德。說良心話,李白一開始做的還是不錯的,比如寫出了「日出瞻佳氣,蔥蔥繞聖君」的詩句。只要李白再接再厲,升職加薪近在眼前。這不是重點,重點是:
李白髮現,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在浪漫主義情懷的慫恿下,他端起了酒杯。下班喝,上班也喝,以至於有一次上班時間喝酒,被老闆抓個正著,李隆基有點不高興。
我們不能光顧著譴責李隆基不講道理,李白有才是有才,但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哪家公司同意上班喝酒的?這也不是重點,李白上班喝酒,明擺著是在鬧情緒。鬧給誰看的?
老闆。
這就很像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整天要老闆哄著捧著,才願意幹活。說句不該說的話,90後、00後有很多這樣的人。事情做錯,老闆還不能說,一說就鬧情緒,或者直接辭職。
二
有朋友會說了,憑什麼對老闆卑躬屈膝的?
確實也是,但是老闆是那個決定你仕途的人,所以想鬧情緒就不得不謹慎點。又或者,即便你覺得懟老闆是你的人生愛好,那麼跟領導和同事的關係也應該搞好點不是?畢竟關鍵時候有人能幫說句話,比啥都強。
當有人問阿信職場問題時候,阿信經常會問:你在單位裡有背景嗎?這裡說的背景,並不一定特指的老闆,也可能是同事,或者領導。
如果你沒有也不孤單,畢竟李白也沒有。為啥呢?都被他給得罪光了。他是個真性情的人,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有時候我真想李白的情商真是負數嗎?
比如有一次,渤海國送來一封書信,因為是外語,大唐上下居然沒一個認識,唯獨李白除外。按理說,這是個好機會,不過李白開了個損人不利己的條件,如果同事高力士幫自己脫鞋子,自己就讀信。
李白以為是在羞辱高力士,但這是個很敏感的事情,因為高力士是李隆基跟前的紅人,只給老闆脫鞋子。李白這是幾個意思?難道是想把自家廚房也改叫御膳房?高力士最終還是屈從了。但是,你還指望高力士跟李白一起愉快的玩耍?
如果得罪高力士也就算了。領導楊國忠打算敲打下李白,讓他別以為能寫幾句詩,尾巴就翹上天了,於是寫了句:「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句)」送給李白。
李白呢?興奮的接招,直接就懟:「匹馬陷身泥裡,看畜牲如何出蹄(題)」。
友盡。
這時候,就剩著楊玉環躲在牆角裡瑟瑟發抖。我大李白這麼實在,怎麼會輕易放過呢?於是大筆一揮「讚美」道: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楊貴妃一開始還挺高興,把自己比作趙飛燕。但經過高力士一點撥才明白:趙飛燕瘦皮包骨頭,李白是在挖苦你胖啊!
李白幹嘛非要挑著燈籠進廁所,找死呢?阿信思來想去,李白是愚蠢,是單純?答案都不是。
他是個耿直的人,他實在看不慣李隆基的紙醉金迷,荒淫無度。高力士的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楊國忠的專橫無理、恃寵而驕。楊玉環的驕奢淫逸、揮金如土。
得罪了那麼多人,結果顯而易見,李白最終還是被開除了。這不重要,重要的李白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些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的小人,一個個受寵得勢,而像自己這樣剛直不阿、正直樸實的人,卻只能被開除了。
三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李白是幸運的,回顧自己顛沛流離的一生,他終於想明白了,於是他第二次仰天狂笑,這一次是「苦澀的笑」,在《笑歌行》中寫道: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
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
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
太搞笑了,太搞笑了。
曲意奉承,就能封公拜侯。
耿直實在,卻餓死在路邊。
張儀只靠著三寸舌,蘇秦所以不種二畝田。
很顯然,張儀、蘇秦是躺著中槍了,但是李白並沒有冤枉他倆,張儀靠口才,蘇秦靠謀略,兩人才得以縱橫天下。
不過很可惜,李白還是沒想的太明白,雖然他真的學過縱橫學。
四
平心而論:李白的遊說造詣確實不高,雖然他是明白曲直之道的。但是有些道理雖然能想到,卻做不到,還是等同於不知道。
「李白們」把縱橫家稱為是小人,橫加指責。阿信對此不敢苟同,縱橫家其實是個異類。有時候,衡量一個人不僅要從品德上考量,更要從言行上考量。君子的道德水準是合格的,但是他們直來直去,一張嘴就傷人,比如李白。他知道大唐公司內部腐朽,長期會出亂子,於是他採用正面牴觸,結果是自己被打發了。他是對的,但是他除了悲天憫人之外,什麼都沒改變,安史之亂還是發生了。
但是縱橫家呢?張儀加速了天下一統,蘇秦則減緩了六國滅亡。他們人品不過關,但從結果看,他們確確實實是做事的人。
阿信籠統的將職場上的人分為三類:
第一類君子,道德水平高,老實耿直,習慣直來直去,傷害自己,傷害別人,容易做冷板凳。
第二類小人,道德水平低,很有城府,習慣拐彎抹角,傷害別人,成全自己,容易做熱板凳。
第三類縱橫家,左手良知,右手良謀,有城府,會拐彎,成就別人,成就自己,也容易做熱板凳。
相信有朋友會說了,正直和屈曲難道不矛盾嗎?
當然不矛盾,比如鬼谷子就說「為直者,積於曲也」。阿信是這麼理解的,越正直的人,就越要學會拐彎抹角。
鬼谷小智囊:
大直若屈只是大道理嗎?如果你想說服一個人,就不能太直,要學會拐彎。最後我們用「直」和「曲」組織一套話術技巧,希望能對您有用:
直:你這人怎麼這麼不會說話呢?
曲:你很會做人,要是說話再提升一些,就更優秀了。
直:你真笨,教那麼多次都不會。
曲:你很聰明,只是還不夠認真,咱們繼續加油好不好?
將心比心講,你喜歡哪一個方式?
有時候,說服的最快方法,不是直來直去,而是拐彎抹角。
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團創始人鬼谷信原創出品,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