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名叫丁真的藏族小夥一夜爆紅。
天天上熱搜,閱讀量分分鐘破億。
在出圈小視頻裡,一身藏袍的他陽光帥氣,臉上掛著乾淨純粹的笑容。
這樣的原生態美男子,讓看多了選秀愛豆的吃瓜群眾眼前一亮。
迅速圈了一大波顏粉,被稱為「最帥康巴漢子」。
很快,他便收到了不少電商的直播帶貨邀請。
還吸引到了《創4》《明日之子》等等選秀節目和各家網紅經紀公司。
丁真的爆紅,除了顏值之外,也與他所代表的藏族文化有關。
比起千篇一律的職業網紅和流量愛豆,藏袍、牛群、賽馬這些陌生神秘的元素,勾起了人們的無盡嚮往。
一直以來,關於藏區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
很多都利用各種自然、人文奇觀,刺激觀眾的獵奇心理。
但真實的藏族生活是怎樣的呢?
12年前,有一部曾經被禁的紀錄片,難得地將鏡頭對準了普通藏民。
看完這部片子,你一定會對丁真和他的同胞們有全新的看法——
《西藏一年》
A Year in Tibet
影片按照一年中的季節,分成了《夏末》《秋》《冬》《冬末》《春》五個章節,記錄了八位普通藏民一年的生活。
極其客觀冷靜地,敘說著他們的婚戀、生活、信仰的點點滴滴。
藏區,遠遠不像刻板印象中那麼陳舊封閉。
相反,傳統與現代兩種力量,在這裡不斷碰撞出火花。
可能有不少人都好奇,藏族人的婚戀,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在藏族傳統中,一般是先由男方上門提親,然後女方親屬找法師進行佔卜,判斷兩人是否合適。
老一輩藏族人當中,既有一夫一妻,也有一妻多夫、一夫多妻關係。
在一妻多夫婚姻中,最常見的是兄弟共妻。婚嫁之時,默認女方將同時和兄弟幾人一同成婚。
央真的丈夫,就是三個親兄弟,三人對她都很好。
用當地人的話來說:
「三個丈夫是最理想的,一個種地,一個放羊,一個在外打工。」
而妻子的職責,就是在家做家務,帶孩子。
一妻多夫,是在條件艱苦的高原地區逐漸形成的特殊現象。
它能夠讓家庭內部的生產勞動更加集中,因此,被許多藏族人民所接受。
但這樣的傳統婚嫁習俗,在年輕一代的藏族人那裡,是越來越難以得到認同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進城打工,自由戀愛。
幾乎沒有人再願意接受包辦婚姻和一妻多夫。
比如20歲出頭的達珍,就在姐姐的強烈建議下離開了家鄉。
她在工作中認識了現在的男友,兩人目前感情穩定,已經同居。
這種對傳統藏民來說大膽叛逆的行為,在年輕人當中已經逐漸成為了主流。
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不僅體現在婚戀上。
更是滲透進了藏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20多歲的德吉,平時會參加婦女聯合會的活動,聽專家為女人們科普健康知識,還能領到免費的保險套。
懷孕7個多月後,德吉突然感到全身疼痛,卻想不出原因。
來到縣醫院接受產檢,被主治醫生檢查後告知:是青稞酒惹的禍。
她和其他藏族人一樣酷愛喝青稞酒,即便懷了孕,也沒想過要停止這個習慣。
這一點疏忽,讓德吉有了流產的風險。
但在她的家人看來,渾身疼痛和青稞酒沒關係,而是被遊魂上了身。
於是,在接受醫院治療的同時,他們也委託了法師,為新生兒製作法具,給母子二人祈福。
整個法具做工複雜,每個細節都有講究。
佛像代表身,經書代表語,上面的泥人代表家庭,四張紙片又分別代表了天子魔鬼、死魔、煩惱魔、瘟魔。
一邊是法師施法,驅除遊魂,祝福德吉母子平安。
而另一邊,醫院的醫生們,也經常需要藉助祈禱的力量。
由於醫護人員非常有限,醫生一旦病倒,就會耽誤全村人的治療,所以她們常常會去求佛保佑自己不要生病。
康復出院那天,醫生給德吉戴上哈達,祝願她身體健康。
在現代醫學基本普及的今天,藏人依舊保留著一些傳統習俗。
代代相傳的不只是先輩的文化,也是對家人朋友的美好祝願。
為德吉施法的法師名叫次旦,是當地備受尊敬的一位大法師。
從他的經歷中,我們得以一窺最神秘的藏人宗教信仰話題。
次旦一家祖祖輩輩都是法師,幫助村民驅除病害,解決困擾。
在傳統藏族文化當中,他們就是神與人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
過去,人們常常為冰雹等自然災禍所苦惱,這時往往就請他出馬,主持祭祀活動向神明祈願。
但自從1997年,縣政府購買了9個高射炮後,人們就改用炮轟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驅除冰雹了。
時代在發展,藏族人民的觀念也在改變。
次旦的業務範圍,隨之也漸漸縮小到了喪葬嫁娶上。
和資歷高深的次旦相比,次平的修行之路才剛剛開始。
他作為一個小喇嘛,生活在日喀則市江孜鎮的白居寺。
日常任務就是敬茶、洗碗,幫師父們跑腿,到處打打下手。
學經誦經的時間倒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不過,在他心中,學佛的念頭打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堅定了。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名僧人,也很慶幸自己能夠順利進入白居寺。
跟隨他的視角,我們能看到真實的寺院生活,其實並不像人們想像中那麼嚴肅莊重。
僧人們喜愛和附近的汪星人玩耍,還經常放它們進來串門。
遇上班禪大師來視察白居寺,次平和年輕僧人們更是興奮不已。
他們在彩排結束後還遲遲不肯脫下面具服飾,擠在一起不停地相互拍照留念。
那股按捺不住的興奮勁兒,和我們並沒什麼不同。
當然,僧人當中也有相對傳統的,比如次平的師父。
他認為現在的年輕僧人們太容易受到花花世界的誘惑,動不動就跑出去唱歌跳舞,網上聊天。
弟子次平愛看電視,還偷偷買來花裡胡哨的牛仔褲和耳環打扮自己。
師父認為,僧人就該和自己那代人一樣,恪守戒律,一心念經。
而次平則更接近當下普通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幹正事和玩樂兩不誤。
傳統的師父和新潮的次平之間,似乎總是有吵不完的架,這也讓師兄們很是頭疼。
不過,兩人並沒有就此心生隔閡。
因為有著共同的信仰,他們願意彼此傾聽理解。
師父雖然嘴上抗拒各種新花樣,但在帶次平去拉薩參拜時,還是給他買了雙時髦的新皮鞋。
自己年輕時靠雙腿,整整走了三天三夜的路才到達。
但這回卻願意叫輛車,載著兩人加速駛向拉薩。
同樣,看似最為傳統保守的次旦法師,也鼓勵四個孩子去外地讀書。
最小的兒子馬上就要去北京讀大學了。
火車開動,次旦獨自站在空蕩蕩的站臺上,向遠去的列車念著六字真言。
或許這就是一個西藏法師、一個貧窮父親能獻上的最好的禮物。
把孩子送出去,讓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好的教育,其實是現在很多藏族家長們的共同心願。
為此,無論多辛苦,他們也在所不辭。
甚至甘願在沒有保險設備的情況下,冒險為樓房翻新刷漆。
或是領著一天16元的工錢,完成江孜工地的任務。
婚戀、生活、信仰……每一個領域都存在傳統與現代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量。
就這樣在藏族人心目中奇妙地共生著,達到了一種平衡。
互相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試圖去改變彼此。
年輕人也在這樣的搖擺和試探中,逐漸找到了各自前行的道路。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古老文明的底色上,書寫著世代更新的光景。
這才是藏區的真實風貌。
丁真的生活也是一樣,不止有小馬、牛群、信仰。
也一樣有手機、網絡、流行音樂。
娛樂圈向他遞來的邀請函,就像通進江孜的現代鐵路。
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是給他的未來多了一種選擇。
他可以像其他藏區年輕人一樣,在火車轟鳴聲中向著未知的一切大膽邁步向前。
也可以留在草原,與天地為伴。
但無論如何,這終究是他的人生,由不得人們指手畫腳。
選擇權只在他自己手中。
在我們讚賞他的外表和生活方式的時候。
也別忘了,他是個鮮活的人,而不是供人獵奇消遣的觀賞品。
如果僅僅因為他開直播,就大呼「人設崩塌」。
僅僅因為聽說他要參加選秀,就百般阻攔。
那何嘗不是狹隘的成見在作祟呢。
草原生活固然純淨美好,但我們更希望看到:
走出草原,也可以保有內心的純粹;
留在草原,依然能夠保持好奇心和眼界。
路在腳下,希望年輕的藏族小夥、姑娘們,擁有自由精彩的人生。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在看」吧。
助理編輯:龍妙機